OpenAI与 Nvidia合作意味着什么
每周跟踪AI热点新闻动向和震撼发展 想要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前沿进展吗?订阅我们的简报,深入解析最新的技术突破、实际应用案例和未来的趋势。与全球数同行一同,从行业内部的深度分析和实用指南中受益。不要错过这个机会,成为AI领域的领跑者。点击订阅,与未来同行! 订阅:https://rengongzhineng.io/
在2025年9月23日,一项震动科技界的合作正式敲定:人工智能公司OpenAI与全球最具市值的半导体巨头英伟达(Nvidia)达成了一项总价值高达1000亿美元的战略协议。该协议的最终细节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由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与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亲自谈判并确定。随后,两人一同前往加利福尼亚,在英伟达总部对外发布这一OpenAI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计划。
这场交易被黄仁勋称为“规模空前”,标志着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又一次力量重组,也意味着资本与影响力正进一步集中在两家站在AI前沿的公司手中。黄仁勋目前掌管着市值接近4.5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上市公司,而奥特曼则带领估值已达5000亿美元的OpenAI,被视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AI创业公司。
OpenAI依靠英伟达高性能GPU的支持迅速崛起,而此次合作意味着双方将在下一阶段的AI超级计算设施建设上展开更紧密的协作。根据协议内容,英伟达将以每轮100亿美元的方式分期投资OpenAI,并提供其最先进的处理器,支持未来数据中心的构建。
尽管获得英伟达的大额投资,OpenAI仍计划承担部分债务,并可能自行建设和运营云服务设施。据悉,目前OpenAI的大部分计算任务仍部署在微软的Azure平台上,但公司内部已有声音表示,可能在未来一到两年内推出自主商用云平台,成为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和甲骨文等巨头的潜在竞争者。
据接近谈判的知情人士透露,奥特曼与黄仁勋的磋商主要通过线上会议及在伦敦、旧金山和华盛顿的面对面会晤完成,整个过程没有金融机构参与。此次合作的结构设计也极为精细,旨在避免OpenAI过度稀释股权。首轮100亿美元的投资将基于5000亿美元的公司估值,预计在交易完成后约一个月内交割。后续九轮融资将根据公司当时的估值调整。
在谈判过程中,OpenAI仅在签约前一天告知其主要股东和云服务供应商微软。今年早些时候,微软已不再是OpenAI唯一的计算资源提供方。据悉,黄仁勋在6月曾亲自告知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有关英伟达正在与OpenAI磋商合作的消息。
此外,该合作也恰逢甲骨文披露OpenAI将于2027年起在五年内投入3000亿美元采购其计算资源。年初,OpenAI加入由总统特朗普宣布的多方联合项目“Stargate”,由甲骨文和软银支持,旨在构建下一代AI基础设施。今后的所有OpenAI基础设施项目都将纳入Stargate计划之下。
目前尚未公布这一建设计划的具体地点和时间,但双方透露首个10吉瓦级的数据中心将于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自今年1月Stargate项目启动以来,OpenAI已评估了700至800个潜在选址方案,并接到来自北美各地开发商的提案。最终选址将考虑能源供应、审批进度与融资条款等多项因素。
尽管OpenAI已将英伟达列为“首选合作伙伴”,但公司高层强调合作并非排他性,未来仍将继续与大型云服务商和其他芯片制造商合作,以避免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
此次合作也让外界得以一窥OpenAI与英伟达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早在ChatGPT问世之前的2016年,英伟达首款DGX超级计算机便由黄仁勋亲自送至当时仍是非营利研究机构的OpenAI旧金山办公室。如今,双方不仅在AI领域扮演关键角色,更主导着全球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
2024年10月,英伟达首次通过参与66亿美元融资轮正式入股OpenAI,使后者估值达到1570亿美元。一个月后,OpenAI高层在东京与软银CEO孙正义会晤,商讨下一阶段的扩张方向。由此诞生了“Stargate”这一代号,现已成为OpenAI所有重大基础设施计划的代名词。
英伟达对OpenAI的巨额承诺仅是其宏大布局的一部分。就在上周,英伟达还向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合作开发数据中心与PC芯片。此外,公司还向英国数据中心初创公司Nscale投资近7亿美元,类似其此前对美国AI基础设施企业CoreWeave的支持,后者已于今年3月完成IPO。
然而,要支撑未来10吉瓦级别的AI算力建设,仅凭英伟达一家的投入远远不够。OpenAI表示,公司将以租赁方式使用英伟达芯片,并计划通过其他方式筹集剩余建设资金。高层指出,股权融资是成本最高的方式,因此公司将考虑举债方式支持扩张。
目前,OpenAI的高性能算力几乎已达到极限,公司CFO萨拉·弗里尔(Sarah Friar)公开表示,最大的挑战是“持续面临计算资源不足”的困境。未来何处承载OpenAI的庞大计算需求,仍是一个待解问题。
在奥特曼与黄仁勋就合作细节紧锣密鼓协商的同时,OpenAI的基础设施团队也在东京与软银的孙正义进行会谈,讨论更广泛的融资及制造支持方案。这些同步进行的全球对话,凸显出奥特曼野心的庞大规模,以及围绕OpenAI构建起的全球利益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