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目深度相机--10.双目视觉的主要步骤讲解分析
双目深度相机–10.双目视觉的主要步骤讲解分析
文章目录
- 双目深度相机--10.双目视觉的主要步骤讲解分析
-
-
- 一、步骤 1:系统标定(双目视觉的 “地基”)
-
- 具体操作与原理:
- 关键意义:
- 二、步骤 2:图像采集与预处理(提升数据质量)
-
- 具体流程:
- 三、步骤 3:立体匹配(核心难点:找 “对应点”)
-
- 技术挑战与常用方法:
- 输出结果:
- 四、步骤 4:深度计算(从 “视差” 到 “距离”)
-
- 核心公式(基于三角测量原理):
- 实例计算:
- 关键规律:
- 五、步骤 5:三维重建与后处理(优化三维数据)
-
- 具体流程:
- 六、步骤 6:应用输出(对接实际需求)
-
- 典型应用场景:
- 总结:双目视觉的核心逻辑
- 总结:双目视觉的核心逻辑
-
双目视觉技术是模拟人类双眼感知三维世界的原理,通过两颗(或多颗)相机从不同视角采集图像,最终计算出物体的 三维坐标(距离、深度、尺寸) ,核心应用于三维重建、目标测距、立体导航等场景(如自动驾驶的环境感知、工业检测的尺寸测量)。其技术流程可拆解为 6 个核心步骤,每个步骤环环相扣,需解决图像匹配、误差校正等关键问题,以下结合原理和实例详细分析:
一、步骤 1:系统标定(双目视觉的 “地基”)
核心目标:消除相机自身畸变和双目间的位置偏差,建立 “像素坐标” 与 “世界三维坐标” 的数学映射关系。人类双眼天生对齐,但相机镜头存在光学畸变(如桶形畸变、枕形畸变),且两颗相机的安装位置(间距、角度)也存在误差 —— 若不标定,后续计算会产生巨大偏差。
具体操作与原理:
- 标定工具:使用已知尺寸的 “棋盘格标定板”(如 12×9 格,每格边长 20mm,世界坐标已知);
- 采集标定图像:让双目相机从不同角度、距离拍摄标定板(至少采集 10-20 组图像,覆盖相机视野范围);
- 计算关键参数:
- 单目参数:对每颗相机单独计算 “内参”(焦距、主点坐标 —— 镜头光学中心在传感器上的像素位置)和 “畸变系数”(纠正镜头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