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P-IoT/H52-111 真题详解(章节C),接入技术和网络设计 /Part1
文章目录
- 概述
- 单选1 /信号调制
- 单选2 / 5G用户面
- 单选3 /eDRX技术
- 单选4 /NB物理信号
- 单选5 /PSM
- 多选1 /LPWA
- 单选6 /5G
- 单选7 /eMBB
- 单选8 /5G Rel
- 单选9 /eLTE
- 单选10 /调制技术
- 单选11 /eLTE
- 多选2 /NB-IoT
- 单选12 /NB-IoT
- 多选3 /NB接入
- 判断1 /VoLTE
- 判断2 /eDRX
- 判断3 /接入技术
- 判断4 /NB部署
- 单选13 /LoRa
概述
华为云物联网 HCIP-IoT(H52-111)真题 700 道,题目已分类且包含相对详细准确的图文人工注解 ,欢迎进行相关题目的讨论。名为 <接入技术和网络设计> 的章节系列,主要包含以下方向的内容,
1、NB-IoT标准及解决方案介绍
2、LWPA接入技术相关
3、全代际移动通信技术(2G/3G/4G/5G…)
4、Wi-Fi/ZigBee/Z-Wave/6LoWPAN…
5、物联网解决方案网络设计、网络拓扑等…
真题全目录请参见,<IoT/HCIP/华为云物联网HCIP-IoT认证,自学建议> https://blog.csdn.net/quguanxin/category_12929470.html
单选1 /信号调制
关于3GPP-Rel-13版本NB-IoT支持的调制方式,不包含下列哪一项?
A.下行QPSK
B.上行QPSK
C.上行BPSK
D.下行BPSK
答案:D
解析:
两种调制技术:
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二进制相移键控其核心原理是,用两种相位状态(通常为 0° 和 180°)表示 1 比特(0 或 1)的信息。
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正交相移键控其核心原理是,用四种相位状态(通常为 45°、135°、225°、315°)表示 2 比特(00, 01, 11, 10)的信息。
下行链路(Downlink)
NB-IoT下行采用OFDMA多址技术(正交频分多址),子载波间隔为15kHz,固定使用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仅用于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无BPSK定义。
上行链路(Uplink)
上行采用SC-FDMA多址技术(单载波频分多址),支持两种子载波间隔。15kHz子载波间隔:支持QPSK调制。3.75kHz子载波间隔:支持BPSK调制(用于低复杂度终端)。
OFDMA 和 SC-FDMA 是多址技术
多址技术是在无线通信中实现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传输介质(如频率、时间、空间)的核心方法,通过资源正交化或准正交化区分用户信号。 关键技术包括: FDMA 频分多址、TDMA 时分多址、CDMA 码分多址、OFDMA/SC-FDMA 正交频分多址与单载波频分多址(4G/5G核心多址技术)。其中 OFDMA(正交频分多址),将频谱分割为大量正交子载波,用户并行占用不同子载波集合(如LTE下行)。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在OFDMA前增加DFT预处理,生成频域单载波特性(如LTE上行)。
NB-IoT物理层设计中,
在培训手册中,
单选2 / 5G用户面
5G的组网架构中,下列哪一项属于用户面功能?
A.PCF
B.AMF
C.SHF
D.UPF
答案:D
解析:
用户面功能(UPF)位于5G核心网与数据网络(DN)之间,是唯一处理用户业务数据流的网元。用户面网元的核心功能有,数据路由与转发、本地分流、QoS策略执行、业务测量与报告、移动性锚点。
单选3 /eDRX技术
eDRX周期可设置的最长周期为以下哪一项?
A.2.92 h
B.10.24s
C.310 h
D.10年
答案:A
解析:eDRX(Extend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扩展不连续接收)是物联网设备节能的核心技术之一,在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不连续接收)基础上演进而来。
对比DRX,相关优势和劣势如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PSM、DRX和eDRX并非 NB-IoT 特有技术,而是 蜂窝物联网(CIoT)通用的低功耗机制,被 NB-IoT、LTE-M(eMTC)、5G RedCap 等蜂窝通信标准广泛采用,三者均为 3GPP 标准化的蜂窝物联网省电技术。它们的具体中文含义,
单选4 /NB物理信号
以下属于NB-IoT上行物理信号的是哪一项?
A.NSS
B.SRS
C.NRS
D.NDMRS
答案:D
解析:NDMRS 是唯一的上行物理信号,专为 NPUSCH/NPRACH 解调设计,通过精简架构降低终端复杂度。NB-IoT 物理层设计遵循 “极简原则”:上行仅 1 种信号(NDMRS)、2 种信道(NPUSCH/NPRACH)。下行保留必要信号(NRS/NSS),剔除冗余功能(如 PMCH)。
补充,物理信号和物理信道的概念,
在NB-IoT通信系统中,“物理信号”(Physical Signal)和"物理信道"(Physical Channel)是两类本质不同的物理层实体,其设计目标和技术实现存在根本差异。 物理信号为物理层提供辅助服务,物理信道则是传输实际数据或控制信息的载体。
NDMRS(Narrowban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窄带解调参考信号 于 NPUSCH(上行共享信道) 和 NPRACH(随机接入信道) 的信道估计,实现相干解调。NSS(Narrowband Synchronization Signal)窄带同步信号(包含 NPSS 和 NSSS) 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LTE 技术,NB未使用)NRS(Narrowband Reference Signal)窄带参考信号
单选5 /PSM
下列状态不属于PSM省电模式的是?
A.传输态
B.群呼监控态
C.空闲态
D.休眠态
答案:B
解析:这个题在不少题库中的答案是错误的。这里的传输态==激活态,是一种老旧,不太准确的说法。而寻呼监控属于空闲态的一个部分。PSM(Power Saving Mode)省电模式,根据3GPP规范,PSM主要包含空闲态、休眠态和激活态(传输态)。
多选1 /LPWA
以下选项中属于LPWA的通信技术是?
A.NB-loT
B.ZigBee
C.SigFox
D.PLC-IoT
答案:AC
解析:
LPWA(Low Power Wide Area)即低功耗广域网,专为物联网设计。常被提及的包含,NB-IoT、SigFox、LoRa、eMTC/LTE-M。
在有的题库中,PLC-IoT(有线LPWA变体)/因复用电力线实现“广域低功耗通信”,被纳入LPWA生态。我认为这种说辞是错误的。LPWA,低功耗广域网的核心定义,偏向于无线网络。百科里也是有定义为无线网络的,如下,
PLC-IoT(有线LPWA变体)/因复用电力线实现“广域低功耗通信”,被纳入LPWA生态。我认为这种说辞是错误的。LPWA(低功耗广域网)的核心定义,偏向于无线网络。百科里也是有定义为无线网络的。其他机构的一些定义,
单选6 /5G
下列关于5G协议标准化进程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A.R17协议主要聚焦于uRLLC业务场景的标准化
B.R15协议主要聚焦于eMBB业务场景的标准化
C.R16协议主要聚焦于mMTC业务场景的标准化
D.5G协议Phase 1.1和Phase 1.2两个阶段,分别对应协议R15和R16
答案:B
解析:R15是5G的奠基版本,核心解决eMBB场景的高速传输需求,为后续演进提供基础架构。R16/R17逐步补全uRLLC和mMTC能力,推动5G从“人与人的连接”走向“万物互联”。Phase 1.1/1.2均属R15范畴,分别针对NSA和SA组网模式,与R16无关。
R16 的核心是uRLLC(工业自动化、车联网),mMTC仅作为补充完善(如NB-IoT增强),非主导方向。R17 同步增强 eMBB(如毫米波扩展至71GHz)、mMTC(如RedCap终端优化),并探索卫星通信、XR等新场景。
单选7 /eMBB
下列哪一种业务类型属于eMBB应用场景?
A.智能抄表
B.电网视频监控
C.分布式配电自动化
D.精准负荷控制
答案:B
解析: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是5G三大核心应用场景之一,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15年正式定义,旨在通过超高传输速率、广域覆盖和容量提升,为用户提供极致的移动互联网体验,适用于高清视频传输、虚拟现实等场景。下行峰值速率 ≥20 Gbps,上行峰值速率 ≥10 Gbps(ITU指标要求) ,用户体验速率提升至 1 Gbps(4G的10倍以上)。根据3GPP标准(TS 22.261),电网视频监控需要实时传输高清视频流,对网络带宽要求较高;智能抄表属于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分布式配电自动化和精准负荷控制属于uRLLC(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eMBB 增强移动宽带,在3GPP标准中的进化历史如下,
单选8 /5G Rel
下列选项中,属于5G标准 Rel-15版本中重点关注场景的是哪一项?
A.eMBB和uRLLC
B.eMBB
C.uRLLC
D.mMTC
答案:A
解析:参见百科,Rel-15代表第15个发布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即长期演进)无线通信标准。LTE是一种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和更低的延迟。rel-15是在LTE标准上的一次重大更新,引入了许多新的功能和改进,以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最终答案参见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650561509根据3GPP的规划,5G技术演进被分为两个阶段,Rel-15/16/17这三个版本称为5G演进的第一阶段,之后的Rel-18/19/20这三个版本称为5G演进的第二轮创新,也就是5G Advanced。
在5G演进的第一阶段中,Rel-15是5G的基础标准,
于2018年(NSA)和2019年(SA)分别冻结,重点满足增强移动宽带(eMBB)和基础的低时延高可靠(URLLC)应用需求。
Rel-16于2020年冻结,主要聚焦于eMBB的增强,低时延高可靠能力的完善,关注垂直行业应用及整体系统的提升,如面向智能汽车交通领域的5G V2X、面向IIoT领域的时间敏感联网等5G NR能力,以及定位、MIMO增强、功耗改进等系统性的提升与增强。 Rel-17在Rel-16的框架下对5G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增强,于2022年冻结,其面向5G XR、新型物联网等新业务需求,重点引入了许多全新的特性和技术,比如Redcap终端、上行覆盖增强、动态频谱共享、多播广播业务、多卡技术、卫星5G网络、卫星 NB-IoT物联网、下行1024QAM、定位增强、MIMO技术进一步增强(FeMIMO)、节能增强、URLLC增强、CA/DC增强、辅链路通信增强、无线切片增强等。
后边还有个类似的题目,3GPP R15版本,主要标准化了哪种场景?此时可以只选择 eMBB…
单选9 /eLTE
eLTE-IoT通过( )技术提高传输效率,提升系统容量?
A.小包快传
B.HARQ+ARQ
C.跳频技术
D.PSM
答案:A
解析:eLTE-IoT针对物联网场景中频繁的小数据包传输特点,采用小包快传技术优化数据传输流程。该技术通过精简控制信令、减少传输层协议开销,缩短连接建立时间,从而提升传输效率和系统容量。其实,我不太理解上边这句话,谁来指导我。
HARQ+ARQ主要用于可靠性传输,跳频技术侧重抗干扰,PSM是低功耗模式,均不直接提升传输效率。
单选10 /调制技术
R15版本中,5G下行的调制方式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256QAM
B.1024QAM
C.64QAM
D.QPSK
答案:B
解析:
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美 /'kwɑdrətʃɚ/ 正交(两路载波相位差90°)
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通过幅度+相位联合编码)
单选11 /eLTE
以下选项中,()是专门为行业物联市场开发的基于3GPP标准的窄带无线物联解决方案?
A.eLTE-IoT
B.wifi
C.PLC-IoT
D.Z-Wave
答案:A
解析:3GPP是制定全球移动通信标准的国际组织,其标准包括LTE、5G等。行业物联常采用基于3GPP的窄带技术(如NB-IoT)以满足低功耗、广覆盖需求。eLTE-IoT是华为推出的基于3GPP NB-IoT标准的解决方案,主要面向工业物联网应用。WiFi属于IEEE 802.11协议,适用于局域场景;PLC-IoT是电力线通信物联网;Z-Wave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均不基于3GPP标准。其目标市场包括:智能抄表(水/电/气)、工业传感监测、智能停车、园区物流等企业自建物联专网。
eLTE-IoT(Enterprise Long Term Evolution for Internet of Things)这里的e不是extend啦,而是enterprise,企业级长期演进技术。它是华为面向行业物联网场景设计的窄带无线专网解决方案,基于3GPP标准框架优化,专为低功耗、广覆盖、海量连接的工业物联需求打造。
eLTE是运营商LTE技术的企业级改造版本,支持在免授权频谱(如470MHz、900MHz)部署私有物联专网,摆脱对公网依赖。与公网LTE区别在于,牺牲峰值速率,强化覆盖能力、抗干扰性及设备密度支持。
多选2 /NB-IoT
NB-IoT通过下述哪些KPI指标评估网络覆盖?
A.RSRP
B.SINR
C.重叠覆盖率
D.PSM
答案:ABC
解析:我并没有找到很确切的资料。(//TODO)
NB-IoT网络覆盖评估主要考虑的指标包括:
RSRP(信号接收功率):反映当前路径信道损耗程度,主要作为小区覆盖的测量和小区重选的重要依据。
SI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反映当前路径信道的链路质量,通常以10倍显示,用于评估信号质量。
RSRQ(信号接收质量):反映当前路径网络负荷及干扰变化点,主要作为小区切换依据。
CSQ(信号强度):通过RSSI强度指示判定链接质量。
SNR(信噪比):信号功率与信道中的噪声功率比。重复覆盖率在某些资料中也可以作为一种评估指标,用于评估多基站信号干扰程度。
以上所有指标中,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是RSRP(信号接收功率)和SI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这两个指标。
甚至在有的题库中,这是个单选题,它们选择SINR,我觉得不太对,如果非得单选,我选 RSRP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 反映当前信道的路径损耗强度,用于小区覆盖的测量和小区选择/重选。SINR 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指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强度与接收到的干扰信号的强度的比值,主要反应当前信道的链路质量。
单选12 /NB-IoT
NB-IoT支持哪些部署方式?
A.带内部署
B.独立部署
C.保护带部署
D.带外部署
答案:ABC
解析:没有带外部署这么个说法。
多选3 /NB接入
在NB-IoT通信系统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上行链路,其数据发送者是NB-IoT终端设备,数据接收者是基站(eNodeB)。
B. 上行链路接入技术,SC-FDMA的低PAPR,可以延长电池寿命。
C.下行链路接入技术OFDMA,支持重复传输,穿透性强。
D.网络向终端下发控制指令(如固件升级)、配置参数或业务数据,属于下行链路。
答案:ABCD
解析:
接入技术,
下行:OFDMA(正交频分多址)基本原理: 将频谱划分为多个正交子载波,每个子载波独立调制数据,子载波间隔15kHz。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IFFT/FFT)实现高效频谱利用和抗多径干扰。下行链路固定使用QPSK正交相移键控作为调制技术。
调试技术,
下行链路(Downlink)- QPSKNB-IoT下行采用OFDMA多址技术(正交频分多址),子载波间隔为15kHz,固定使用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调制。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 仅用于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无BPSK定义。
接入技术,
上行: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基本原理: SC-FDMA将数据在频域分散到多个子载波上传输,但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DFT)预处理生成时域单载波信号,从而显著降低信号的峰均功率比(PAPR)。对于NB-IoT终端,低PAPR可减少功耗。
调试技术,
上行链路(Uplink)上行采用SC-FDMA多址技术(单载波频分多址),支持两种子载波间隔。15kHz子载波间隔:支持QPSK调制。3.75kHz子载波间隔:支持BPSK调制(用于低复杂度终端)。
判断1 /VoLTE
4G通过VoLTE技术,用户在语音通话时可不用回落至2/3G网络。
答案:正确
解析: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的蜂窝网络标准,核心目标是提供高速数据传输(理论峰值速率达100Mbps-1Gbps)和全IP化网络架构。4G包含两大主流制式:TD-LTE(时分双工)和FDD-LTE(频分双工),两者均基于LTE技术实现。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3GPP定义的3.9G标准,是向4G过渡的核心技术。其特点是采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提升频谱效率和数据速率(理论下行速率300Mbps)。LTE本身仅支持数据传输,无法直接承载语音通话,需依赖外部技术实现语音业务。4G是技术标准,LTE是实现4G的具体技术路径。严格来说,LTE是4G的初级阶段,后续通过技术增强(如LTE-Advanced)才完全满足4G标准。LTE专注于高速数据传输,而语音需通过附加方案(如VoLTE)实现。
VoLTE(Voice over LTE)是基于IMS(IP多媒体子系统)的语音解决方案,通过4G网络直接传输语音和视频数据包,无需依赖传统2G/3G电路交换网络。VoLTE需在LTE网络上构建IMS核心网,将语音封装为IP数据包传输,实现全IP化语音业务。LTE提供底层承载能力,VoLTE通过IMS提供语音控制和QoS保障 。
什么是回落?
当用户通过4G网络拨打电话时,若未启用VoLTE,手机会临时切换至2G/3G网络完成语音通话,通话结束后再返回4G网络。这一过程称为CSFB(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通话期间无法使用4G上网(如游戏掉线、视频暂停),切换过程需6-8秒,用户感知等待时间延长。
判断2 /eDRX
eDRX 技术进一步延长终端在空闲模式下的睡眠周期,减少接收单元不必要的启动,相对于PSM,大幅度提升了下行可达性。
答案:正确
解析:eDRX是物联网设备为降低功耗而设计的省电技术,通过延长终端在空闲模式下的休眠周期,减少接收单元的频繁启动,同时兼顾一定的下行数据可达性。相比传统DRX,eDRX周期更长(最长可达2.92小时),显著降低空闲状态下的能耗。
eDRX和PSM相比,实时性提升很大,
补充: eDRX、DRX、PSM等省电技术通常直接集成在物联网设备的通信模组(如蜂窝模组)中,由模组的基带芯片和协议栈实现,而非由上层应用处理器(AP)或外部软件控制。 且一般支持多种省电技术。
判断3 /接入技术
NB-IoT接入技术中,CP传输模式和UP传输模式,都支持无线侧RRC挂起和恢复流程。
答案:错误
解析:
CP(Control Plane) 传输模式(控制面优化方案)
模式通过控制面信令(如NAS消息)直接传输用户数据,无需建立数据无线承载(DRB)。数据与信令共享同一通道,适用于小数据包、低频率传输场景。适用场景:智能表计、环境监测等低频小包数据传输。
UP(User Plane) 传输模式(用户面优化方案)
模式通过传统用户面承载(DRB)传输数据,支持IP和非IP数据,并引入了RRC挂起/恢复流程以优化资源利用。适用场景:需频繁传输或较大数据量的场景,如,工业监控。
RRC(无线资源控制)协议管理无线资源分配、连接建立/释放、安全配置等。CP模式通过NAS层直接传输数据,无需建立DRB,因此不存在RRC连接挂起的上下文保存需求。数据交互完成后,CP模式直接释放RRC连接,不涉及挂起流程。
判断4 /NB部署
NB-IoT的部署方式是基于SingleRAN方式的平滑演进,运营商可基于现有蜂窝网络通过软件升级快速部署。
答案:正确
解析:SingleRAN(Single Radio Access Network,一体化无线接入网)是由华为提出的基站建设理念和解决方案,其核心目标是通过一套硬件平台支持多种通信制式(如2G/3G/4G/5G)的融合部署,从而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复用和运维成本的显著降低。NB-IoT设计时已考虑与现有蜂窝网络(尤其是LTE)的兼容性,其频段可复用LTE的带内频谱或保护带资源,无需新增硬件。SingleRAN通过软件升级支持NB-IoT,例如在现有LTE基站中开启NB-IoT功能模块,无需额外部署射频单元。
若运营商原有网络制式老旧(如仅支持2G),可能需要硬件升级才能支持NB-IoT的协议栈。对于需要更高容量或覆盖的场景,运营商可选择新建NB-IoT专用基站,但成本较高。NB-IOT部署方式:
培训手册,部署方式说明,
单选13 /LoRa
LoRa 技术适用于以下哪一项应用场景?
A.自动驾驶
B.智慧农业
C.工业控制
D.视频监控
答案:B
解析:LoRa(Long Range 远距离无线电),
作为一种扩频调制技术,最早由法国一家创业公司 Cycleo 推出,2012 年 Semtech(美国)收购了这家公司,并将这一调制技术封装到芯片中,基于 LoRa 技术开发出一整套 LoRa 通信芯片解决方案,包括用于网关和终端上不同款的 LoRa 芯片。自此,基于LoRa 技术的产品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LoRa技术在世界范围生根发芽,慢慢浸透到了物联网应用的每个角落,信驰达科技也适时推出了LoRa产品线。
其核心优势在于远距离传输(城市2-5km,开阔地15-20km)、超低功耗、强穿透性及高性价比。 比较适用于智慧城市与公共管理和智慧农业与资源管理,具体的如智能停车系统、智慧路灯控制 、环境监测、精准灌溉与土壤监测、牲畜定位与健康监测、温室自动化等。此外,智能输液系统,输液进度实时上报护士站,减少人工巡检(护理效率提升40%)。
呢?LoRa 随然需要自建私有网络,但是它模块成本较低,也不需要什么流量费用,我觉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