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中级习题与解答——第十一章_法律法规与标准化(2)
例题11
1、知识点总结
这道题的核心是理解中国商标法确立的申请在先原则(或称“先申请原则”)。
核心规则: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
判断标准:商标局依据申请人提交商标注册申请的申请日(如果邮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准)来判断先后。
关键点:在正常情况下,不考虑谁先使用该商标,只认谁先提交正式的注册申请。只有在同一天申请的极端特殊情况下,才辅以“使用在先”原则来判断。
2、最终选项:B
例题12
1、知识点总结
商业秘密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
构成商业秘密的三个要件:
秘密性:不为公众所知悉。
价值性:具有商业价值,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
保密性:权利人对该信息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如签订保密协议、制定保密制度等)。
侵权行为:
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2、最终选项:B
例题13
1、知识点总结
这道题的核心是理解著作权法中的自动保护原则。
自动保护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著作权(版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自动产生,不需要履行任何登记、发表、批准等手续。
这一原则是国际通行的《伯尔尼公约》的核心内容。
对于软件著作权:
软件开发者一旦独立完成了软件的开发(即程序代码等表达形式已经固定),无论该软件是否已经发表(公之于众),是否进行了著作权登记,是否得到了任何部门的认可,其著作权都已经自动产生并受到法律保护。
2、最终选项:D
例题14
1、知识点总结
- 著作权的自动获得:与上一题原理相同,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自动产生,无需发表或登记。
- 著作权的放弃:放弃著作权需要有明确的、正式的意思表示,例如公开发表声明宣布放弃著作权。仅仅丢弃作品的物理载体(如手稿)并不意味着放弃著作权。
- 侵权行为的认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行使了其专有权利(如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等),即构成侵权。
2、最终选项:A
例题15
1、知识点总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五条,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
科学发现(如发现一种新的自然现象)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如管理方法、游戏规则、计算方法)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动物和植物品种
原子核变换方法以及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
关键点: 单纯的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视为一种数学算法或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的表达)本身不能获得专利权。但是,如果这个计算机程序与硬件相结合,形成了一个能够解决特定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那么它就可以作为“发明专利”受到保护。
2、最终选项:D
例题16
1、选项分析
A. 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分析:这是《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明确规定的合理使用情形。合法,不侵权。
B. 免费表演别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分析:这是《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九项规定的合理使用情形,但有两个重要限制:“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只要满足这两个“免费”条件,就属于合理使用。合法,不侵权。
C. 将汉语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作品出版
分析:这是《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十一项规定的合理使用情形:“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已经发表的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这是为了促进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发展而设立的特殊规定。合法,不侵权。
D. 将少数民族语言作品翻译成汉语出版
分析:这是本题的关键。法律只单向允许“汉译少”,而反向的“少译汉”并未被列入合理使用的范围。 因此,将少数民族语言作品翻译成汉语出版,必须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否则就构成侵权。侵权。
2、最终选项:D
例题17
1、知识点总结
- 核心内容:一个国家或地区依照其本国专利法授予的专利权,仅在该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管辖范围内有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约束力。
- 通俗理解:专利在哪国申请,就只在哪国受保护。要想在多个国家获得保护,就必须分别向这些国家提交专利申请并获得授权。
- 本题应用:B公司拥有的两项专利是日本专利,只在日本国内有效。题目明确说明“未在中国和其他国家提出申请”,这意味着这两项专利在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不受专利法保护。
2、选项分析
3、最终选项:A
例题18
1、知识点总结
软件著作权
分析:软件一旦开发完成,无论是否发表,都自动享有著作权。这是自动获取的权利。
结论:该公司享有软件著作权。
专利权
分析:专利权需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并经过审查批准后才能获得。题目中没有任何信息表明该公司就软件技术申请了专利。
结论:该公司不享有专利权。因此,可以排除选项 A 和 B。
商标权
分析:中国的商标权保护遵循注册取得原则。题目明确说明“未进行商标注册”。因此,该公司对“好用”商标不享有商标专用权(即注册商标权)。未注册商标通常不受《商标法》保护,除非被认定为驰名商标。
结论:该公司不享有商标权。因此,可以排除选项 D。
商业秘密权
分析:题目明确指出“为确保其……优势,公司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以防止软件技术秘密的外泄”。这完全符合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
秘密性:技术领先,说明不为公众所知悉。
价值性:具有市场竞争优势,能带来经济利益。
保密性:已采取相应保密措施。
结论:该公司对该软件产品的技术秘密享有商业秘密权。
2、最终选项:C
例题19
1、知识点总结
从标准代号 “GB” 判断层级:
GB:代表“国家标准”(Guo Biao)。
行业标准:代号为行业拼音首字母,如“HB”(航空)、"SJ"(电子)等。
因此,题目中的标准是国家标准,而非行业标准。可以排除选项 C 和 D。
从标准性质判断是强制性还是推荐性:
强制性国家标准 (GB):代号为
GB
,没有后缀字母。涉及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国家标准 (GB/T):代号为
GB/T
,其中的“T”代表“推”(Tui)。生产、检验、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代号为
GB/Z
,其中的“Z”代表“指”,为仍处于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项目提供指南或信息。
2、最终选项:A
例题20
1、知识点总结
标准代号 | 全称与说明 | 类型 |
---|---|---|
GIB | 这个代号不正确。可能是拼写错误或干扰项。常见的中国国家军用标准代号是 GJB(国军标)。 | 无效/干扰项 |
IEC | 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它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负责电气、电子领域的国际标准。 | 国际标准 |
GB/T | 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荐性国家标准(Guo Biao / Tui)。其中的“T”表示“推荐”。这是中国的国家标准。 | 中国国家标准 |
ANSI |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它负责协调美国的国家标准体系,但其本身制定标准较少,主要是认可其他机构制定的标准为美国国家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