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课上知识点扩展
频分复用(FDM)是一种将多路信号调制到不同频率载波上,再合并为一路复合信号进行传输的技术。它在传统模拟交换机中用于实现几千路电话信号的并行传输,核心思想是**“一路信号一个频段,多路信号共享一条线路”**。下面用通俗的方式解释其工作原理:
1. 模拟电话信号的带宽需求
每路模拟电话信号(语音)的带宽约为 4 kHz(实际有效频段为 300 Hz ~ 3400 Hz,加上保护间隔,按 4 kHz 计算)。
2. 频分复用的分层调制(类比“车道划分”)
为了传输几千路信号,FDM 采用分层调制的方式,将信号逐步组合到更高频率的“超级群”中。以下是 ITU-T 标准的经典分层结构:
层级名称 | 包含路数 | 总带宽 | 频率范围 | 类比 |
---|---|---|---|---|
基带信号 | 1 路 | 4 kHz | 0~4 kHz | 原始语音 |
12 路基群 | 12 路 | 48 kHz | 60~108 kHz | 一个“小车队” |
60 路超群 | 5 个基群(60 路) | 240 kHz | 312~552 kHz | 五个“小车队”合并 |
300 路主群 | 5 个超群(300 路) | 1.2 MHz | 812~2044 kHz | 五个“大车队”合并 |
900 路超主群 | 3 个主群(900 路) | 3.6 MHz | 8.5~12.0 MHz | 三个“超大车队” |
3600 路巨群 | 4 个超主群(3600 路) | 14.4 MHz | 更高频段 | 终极“高速公路” |
注:实际系统中,3600 路信号通过多级调制,最终占据约 十几 MHz 的带宽,通过同轴电缆或微波传输。
3. 关键技术细节
单边带调制(SSB):每路信号通过 SSB 调制到指定载波频率,节省带宽(仅保留上边带或下边带)。
载波频率间隔:每路信号的中心频率间隔为 4 kHz(例如第 1 路载波 64 kHz,第 2 路 68 kHz,…)。
滤波器组:用高精度带通滤波器分离各路信号,避免邻道干扰。
传输介质:早期用同轴电缆(如 1.2 MHz 带宽的主群),后来用微波接力或光纤(模拟光纤早期也用过 FDM)。
4. 模拟交换机中的实际应用
在模拟程控交换机(如 1970s 的 AXE 或 EWSD 系统)中:
用户接口:每个用户话机输出 4 kHz 模拟信号。
复用器:通过 FDM 将数千路信号调制到不同频段,形成“巨群”信号。
交换网络:交换机的模拟空分交换矩阵(如继电器或电子开关)直接交换这些频分复用信号(无需解复用)。
传输:复用后的信号通过同轴电缆或微波链路传输到远端局,再解复用还原为单路信号。
5. 形象比喻
想象一条高速公路(传输线路):
基带信号像一辆辆自行车(每辆占 4 kHz 宽的车道)。
FDM 通过“立体交通”把自行车分层叠放:第一层 12 辆(基群),第二层 60 辆(超群),第三层 300 辆(主群)……最终几千辆自行车在同一时间共享同一条路,但各自在不同“高度”(频率)行驶,互不干扰。
6. 为什么后来被取代?
缺点:频分复用需要复杂的调制/解调设备,且易受噪声干扰,扩容困难(频带固定)。
替代:1980s 后,数字时分复用(TDM) 取代 FDM(如 PCM 30/32 路系统),通过脉冲编码调制将语音数字化,用时间片而非频率区分用户,效率更高且易扩容。
总结
频分复用通过“一路信号一个频段,多级叠加”的方式,将几千路 4 kHz 的模拟电话信号合并到十几 MHz 的带宽内,实现了传统模拟交换机的大容量传输。它是模拟通信时代的基石,直到数字技术崛起才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