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创始人》
《The First 90 Days》书评:新职位履新的90天指南
引言:被“骗”读这本书的经历
我读这本书的经历颇为复杂,因为我最初是被书名误导的。中文书名是《创始人》,英文原名是《The First 90 Days》(第一个90天)。我本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创业和公司管理的书,一直想推荐一本创业相关的书籍给大家,结果读后发现它与创业无关,而是指导如何快速适应新工作岗位。
我不喜欢出版社这种起名方式——用一个毫不相关的名字来吸引眼球。如果有人真的是冲着创业买了这本书,岂不是被骗了?不过,这本书本身写得很好,主题也很有意义。我们的人生中经常会遇到换岗、升职或调部门的情况。我征求了很多书友的意见,大家都建议还是讲一讲,因为书的内容对很多人有帮助。
履新(新职位适应)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根据统计,在18年的工作生涯中,平均每个人会经历:
- 4.1次晋升
- 1.8次部门转换
- 3.5次加入新公司
- 1.9次调到新业务单位
- 2.2次换城市
这些变化加起来,平均每年约有0.75次(总计13.5次)。许多人进入新岗位后会感到不适应,甚至包括高薪空降兵。这在国内外大公司(如阿里、海尔)都很常见,导致混乱和失败。
关键概念:损益平衡点。新人进入新岗位时,先消耗价值(学习、适应),然后创造价值。平均损益平衡点在6.2个月(约半年)。通过学习方法,可以缩短到3个月甚至1个月,从而更快产生正向价值。
常见陷阱:导致履新失败的原因
新管理者容易陷入以下7个陷阱,导致恶性循环(不懂就指挥 → 大家不喜欢 → 业绩差 → 更用力做事 → 更讨厌):
- 固守擅长的事:用旧方法应对新环境。名言:“如果你是锤子,看谁都是钉子。”
- 深受“必须行动”思维所害:急于改变一切。参考成语“萧规曹随”——汉朝曹参继承萧何,不盲目行动,强调不要总觉得必须改变。
- 设立不现实期望:没了解情况就设高目标,导致团队混乱。
- 试图做太多:同时改变多个方向,像“闯进瓷器店的大象”,把一切打碎。
- 带着正确答案前来:预设解决方案,没调查就下结论。
- 专注于错误类型学习:只学专业技术,忽略团队氛围、关系和离职率。
- 忽视横向关系:只重视上下级,忽略跨部门合作,导致裂痕。
避免这些陷阱,能从恶性循环转向良性循环(建立关系 → 了解情况 → 关键点成功 → 认可 → 更容易做事 → 下一个胜利)。
90天履新计划:10个步骤
书强调:美国总统有100天证明自己,你只有90天。初期表现决定长远成败。以下是90天内要做的事,按顺序展开。
1. 自我准备(入职前)
- 建立明确分界点:办小仪式(如请亲友聚会),心理上告别旧生活,迎接新身份。
- 评估弱点:识别偏好(技术性问题如财务、产品;政治性问题如员工士气、部门关系;文化性问题如公平、合作)。找出盲点,弥补方式:
- 自我约束:设定计划,关注弱项。
- 团队建设:找互补人才。
- 寻求外部建议。
- 警惕优势:优势可能成阻力,避免总用强项(锤子看钉子问题)。
- 学习心态:重新建网络,警惕拖后腿的人(负面建议者,如老同事、家人),从支持者获取正能量。
2. 加速学习(入职后大半个月)
案例:软件工程师Kris急于指责团队,导致离职率上升。老板提醒:了解过去优势,别只挑刺。
- 心态:把学习视为投资,跟老板争取时间(不是偷懒)。
- 学习内容(过去、现在、未来):
- 过去:业绩如何?目标设定?措施效果?关键人物?
- 现在:愿景战略?流程?人员能力/态度?潜在危险/突破领域?
- 未来:机遇?所需资源?
- 信息来源:
- 内部:研发、销售、员工、管理者(单独约谈、观察、社交)。
- 外部:客户、供应商、分销商、分析师。
- 方法:结构化学习(设计类似问题,便于对比答案,发现矛盾)。
问自己:公司如何走到今天?一切存在都有合理性。
3. 调整策略
两种角色:英雄(大刀阔斧改革,如杰克·韦尔奇);管家(维护现有,如萧规曹随)。
- STARS模型(判断情境,决定角色):
- S:Start-up(初创):英雄为主(设规矩)。
- T:Turnaround(整顿转向):先管家,再英雄。
- A:Accelerated Growth(加速增长):管家为主,少许英雄。
- R:Realignment(重新组合):英雄为主。
- S:Sustaining Success(保持成功):管家为主。
- 每次决策都用STARS评估。
- 做好两件事:
- 调动改变决心(参考《Switch》:提供动力、方向;如张瑞敏砸冰箱)。
- 奖励成功行为(参考《商业的本质》:强调一致性,不只金钱,还需感激)。
4. 主动沟通(尤其是上司)
别被他人警告吓倒(如“我上司难处”),直接沟通。
- 与上司沟通的禁忌:
- 不要离上司太远(定期汇报,避免信息闭塞)。
- 不要让坏消息吓到上司(及早通报端倪,如三星事件)。
- 不要只带问题(提供方案)。
- 不要汇报流水账(用金字塔原理,限3件事)。
- 不要期望上司改变(承担100%关系责任,如孔子“君子求诸己”)。
- 要做的事:
- 提早明确期望(90天目标)。
- 问时间期限(争取学习期)。
- 在上司看重领域成功(配置资源)。
- 获得对上司有影响力的人好评。
- 5轮对话:
- 情境诊断(公司现状、任务一致)。
- 期望(目标统一)。
- 资源(权利、支持)。
- 领导风格(汇报频率、方式)。
- 个人发展(方向)。
5. 保障早期成功(入职60-70天)
- 目标特征:短期势头 + 长期基础。
- 行动:
- 抓住机会,调动资源实现。
- 明确鼓励/反对行为,展示领导风格。
- 建立威信(不是发脾气,而是展示能力,如电影《寒战》)。
- 用正当方式(别透支信誉),最好与上司关注一致。一把火够(新官上任三把火)。
6. 保持内部一致性
- 建立架构,确保正确行为延续。
- 诊断信号:员工是否有动力做错事?(结构问题)。
- 从战略着手:审视结构、流程、技能;调整顺序,形成闭环。
- 解决内部矛盾,动手术(英雄成分多),逼大家出舒适区。
7. 打造团队
- 评估6维度:能力、判断力、能量、专注度、关系、信任。
- 分类员工:
- 保持位置。
- 保持并发展。
- 换岗位。
- 低优先替换。
- 高优先替换。
- 留待观察。
- 推动变革:推(KPI、奖金);拉(愿景、文化,参考《Switch》)。
- 好公司如球队(参考《联盟》),不是家;移除不适者,提升士气。
8. 建立同盟
- 识别支持者,提供持续帮助。
9. 自我管理
- 用APP或工具记录每天事宜。
- 强化纪律,尤其前90天(如飞机起飞关键期)。
- 建知识体系:从家人、员工、领导获取支持,克服压力。
10. 加速转变
- 帮助每个人拥抱变化(工作是练习过程)。
- 分享方法,让团队适应新领导。
- 当全員稳定,团队就算成型。
结语:应用到现代社会
这10步帮助履新者系统适应新岗位:从准备、学习,到策略、沟通、成功、一致性、团队、同盟、管理、转变。现代社会变化快(如互联网冲击媒体),很多人转行失败(如电视台到互联网)。希望这本书帮大家成为“专业的旅行者”,在新岗位、新城市、新行业心中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