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日报#20250923
打工人日报#20250923
周二
知识点
Lookup-Table,LUT是什么?
Lookup - Table(LUT,查找表)是数字电路和计算机编程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数据结构与逻辑实现方式,以下从多个方面介绍:
1. 原理与概念
- 逻辑原理: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真值表概念的功能实现方式。以数字电路为例,对于一个具有 n 个输入变量的逻辑函数,其可能的输入组合有 2n 种。LUT 事先将这 2n 种输入组合对应的输出值存储起来。当实际电路运行时,LUT 根据输入信号的组合,直接从存储内容中 “查找” 对应的输出值,而无需通过复杂的逻辑门运算实时生成结果。
- 数据结构层面:在计算机编程中,LUT 可看作是一种键值对存储结构。输入值作为 “键”,通过特定的查找算法,快速定位到与之对应的 “值”(即输出结果)。
2. 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
-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LUT 是 FPGA 基本逻辑单元的核心部件。在 FPGA 中,每个可配置逻辑块(CLB)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 LUT。例如,一个 4 输入 LUT 可以实现任意的 4 输入逻辑函数。由于 FPGA 的灵活性,用户可通过编程配置 LUT,以实现不同的逻辑功能,这使得 FPGA 能够适应各种数字电路设计需求,从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到复杂的微处理器内核都能实现。
-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同样会使用 LUT 来实现逻辑功能。与 FPGA 不同的是,CPLD 中 LUT 规模可能相对较小,但多个 LUT 结合其他逻辑资源,也能完成较为复杂的数字逻辑设计任务,常用于实现一些对成本敏感、逻辑规模适中的数字电路。
3. 在计算机编程中的应用
- 图形处理:在图形渲染中,颜色查找表(CLUT)是一种常见的 LUT 应用。例如,在将图像从一种颜色空间转换到另一种颜色空间时,通过事先计算好不同颜色值在目标颜色空间的对应值并存储在 CLUT 中,渲染过程中直接查找 CLUT,能大大加快颜色转换速度,提高图形渲染效率。
- 信号处理:在数字信号处理(DSP)算法中,LUT 可用于实现复杂的数学运算。例如,计算三角函数时,由于三角函数的计算相对复杂且耗时,通过构建一个 LUT,将角度值作为输入,预先计算好的三角函数值作为输出存储起来。实际处理信号时,只需根据输入的角度值从 LUT 中查找对应的三角函数值,能显著减少计算量,加快信号处理速度。
4. 优势与局限
- 优势
- 速度快:避免了复杂的实时运算,直接查找输出结果,大大提高了处理速度,尤其适用于对响应速度要求高的场景。
- 灵活性高:在数字电路中,通过改变 LUT 的存储内容(即编程),可实现不同的逻辑功能;在编程中,LUT 可根据不同需求灵活构建和修改。
- 局限
- 存储需求大:对于输入变量较多的情况,LUT 需要存储大量的输入输出对应关系,占用较多的存储空间。例如,一个 8 输入 LUT 需要存储 28=256 个输出值。
- 精度受限:在一些基于 LUT 的近似计算应用中,由于 LUT 存储的是离散值,对于输入值处于离散点之间的情况,只能采用近似值,存在一定精度损失。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可编程逻辑器件)是一种由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通过编程来配置其逻辑功能的集成电路,在现代数字电路设计中应用广泛。以下从多个方面为你介绍:
1. 发展历程
- PLD 的概念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早期。当时,传统的数字电路设计采用分离式逻辑门搭建,灵活性差且成本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一次性编程的 PLD 应运而生,如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等,它们能实现简单的逻辑功能,但灵活性和资源利用率有限。
- 随着技术发展,出现了紫外线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UV - EPROM)技术,使得 PLD 可重复编程,典型代表是通用阵列逻辑(GAL)。
- 20 世纪 80 年代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 PLD 的集成度、灵活性和性能,成为现代数字系统设计的关键器件。
2. 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基本结构:通常包含可编程逻辑块、可编程互连资源以及输入输出模块。可编程逻辑块是实现逻辑功能的核心,由逻辑门、触发器等基本元件组成;可编程互连资源用于连接各个逻辑块,实现不同逻辑功能之间的信号传输;输入输出模块负责芯片与外部电路的连接。
- 工作原理:用户通过硬件描述语言(如 VHDL、Verilog)编写逻辑设计代码,经过综合、布局布线等步骤,生成配置文件。将配置文件下载到 PLD 中,配置文件会控制可编程逻辑块和互连资源的状态,从而实现用户所需的逻辑功能。例如,在 FPGA 中,配置文件会改变查找表(LUT)的内容和互连开关的状态,以实现特定的数字电路功能。
3. 主要类型
- 简单可编程逻辑器件(SPLD):包括 PROM、PLA 和 GAL 等。它们结构相对简单,集成度较低,一般适用于实现小规模的数字逻辑功能,如简单的编码器、译码器、状态机等。例如,GAL 器件具有电可擦除、可重复编程的特点,且其输出逻辑宏单元(OLMC)可灵活配置,在早期的数字电路设计中应用广泛。
-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由多个逻辑块和可编程互连资源组成,集成度较高,通常可实现中等规模的数字系统。CPLD 的逻辑块一般基于乘积项结构,具有较高的速度和稳定性。常用于实现一些对可靠性要求较高、逻辑规模适中的数字电路,如工业控制中的接口电路、通信设备中的简单协议处理模块等。
-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以其高度的灵活性和大规模的逻辑实现能力而著称。FPGA 主要基于查找表(LUT)结构,每个 LUT 可实现任意的 n 输入逻辑函数。此外,FPGA 还包含丰富的可编程互连资源、嵌入式存储器块(BRAM)、数字信号处理模块(DSP)等。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通信、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加速等。例如,在 5G 通信基站中,FPGA 可用于实现高速数据处理和协议转换;在深度学习领域,FPGA 可作为硬件加速器,加速神经网络的计算。
4. 应用领域
- 通信领域:用于实现各种通信协议处理、数据传输与交换等功能。例如,在光纤通信系统中,PLD 可对高速光信号进行解码、编码和处理;在无线通信基站中,实现信号的调制解调、信道编码等功能。
- 消费电子:如在数字电视、机顶盒等设备中,PLD 可用于视频信号处理、音频解码以及系统控制等。以数字电视为例,PLD 能够实现图像缩放、去隔行等视频处理算法,提升图像质量。
- 工业控制:用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的逻辑控制、电机调速控制、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等。例如,在自动化工厂中,CPLD 或 FPGA 可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息,精确控制机械臂的运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 军事与航空航天:因其可靠性高、灵活性强的特点,PLD 在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广泛应用于雷达信号处理、导弹制导系统、卫星通信等。例如,在雷达系统中,FPGA 可实时处理大量的回波信号,实现目标的检测与跟踪。
5. 优势
- 设计灵活性高:用户可根据需求通过编程改变 PLD 的逻辑功能,无需重新设计硬件电路,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例如,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如果发现逻辑功能需要调整,只需修改编程代码并重新下载配置文件到 PLD 即可。
- 集成度高:将多个逻辑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减少了电路板上的元件数量,降低了系统的体积、功耗和成本,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例如,FPGA 可以将微处理器、存储器、逻辑电路等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实现复杂的系统功能。
- 可重复编程:大部分 PLD 支持多次编程,方便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调试和优化,也便于产品升级和功能扩展。例如,当有新的功能需求时,可直接对 PLD 进行重新编程,而无需更换硬件芯片。
阅读
《小米创业思考》
第十四章 小米方法论的演进思考
有些东西能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是有很多底层逻辑的支持。
感恩
要吃饭了。想去洗手间,出来发现同事在电梯等我,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