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阻式应变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有四种参考压力选项:绝对压力、表压、差压、密封参考压力
核心原理:压阻效应描述了材料的电阻随其机械形变(应变)而改变的特性。金属应变片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将难以直接测量的力、压力等物理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阻变化。
应变片系数与压阻效应
电阻变化量与原始电阻的比值,除以长度的相对变化量,称为应变片系数G:
不同类型的应变片具有不同的应变片系数:
应变片系数越高,表示在相同应变下输出越大,即相对于结构的刚度和固有频率,其灵敏度更高。半导体应变片的系数远高于金属应变片,原因是除了导体长度增加和截面积减小外,掺杂硅的电阻率在应变下也会发生变化。应变片的电阻随物理应力作用而发生的变化,称为压阻效应。
应变测量原理
为测量物体的应变,需将应变片粘贴在物体上(对于压力传感器,通常为膜片)。当施加压力时,膜片和应变片同时变形,导致应变片的电阻发生变化。电阻的计算如下:
其中,L为导体长度,p为材料电阻率,A为导体横截面积
对公式(2.1)进行微分,可得:
应变与泊松比
对于横截面积的相对变化与直径的相对变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得到
相应的到
应变片的灵敏系数(应变因子)G定义:
对于金属,电阻率不随应变而变化,因此公式 2.7 中的最后一项可以忽略。金属电阻随应变的变化完全是由几何效应引起的。然而,对于半导体材料,公式 2.7 中最后一项(电阻率 ρ)对应变的依赖性远大于几何压阻效应,这导致半导体应变片具有很高的灵敏系数。
P 型硅,其具有非常大的灵敏系数,最高可达 200;相比之下,N 型硅 虽然也具有很大的灵敏系数,但其为负值,可低至 -140。
电阻的变化通常依赖于两项:一项与几何压阻效应有关,另一项源于电阻率 ρ 对应变的依赖性。对于金属,后一项为零。如果对半导体条施加应力,同样会发生几何形状变化,并根据几何效应导致电阻变化。可以预期,这部分对灵敏系数的贡献将与金属中测得的贡献相当。因此,半导体材料的高灵敏系数只能归因于半导体电阻率对应变的敏感性。
与压阻效应的联系:当半导体材料发生应变时,其原子间距会发生微小变化,从而改变晶格势场。这又会直接影响能带结构(即 E-p 曲线的形状),最终导致材料的电阻率 (ρ) 发生显著变化。这就是半导体具有高灵敏系数(压阻效应)的深层物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