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13:罗马数字转整数(哈希表模拟)
文章目录
- 一、 题目描述
- 二、 直观思路:哈希表模拟
- 三、 代码实现与深度解析
- 四、 关键点与复杂度分析
leetcode13:罗马数字转整数,(难度:简单;通过率:64.3%),顾名思义,将罗马符号表示的数字,转为阿拉伯数字
一、 题目描述
罗马数字包含以下七种字符: I
, V
, X
, L
,C
,D
和 M
字符 | 数值 |
---|---|
I | 1 |
V | 5 |
X | 10 |
L | 50 |
C | 100 |
D | 500 |
M | 1000 |
例如, 罗马数字 2
写做 II
,即为两个并列的 1 。12
写做 XII
,即为 X
+ II
。 27
写做 XXVII
, 即为 XX
+ V
+ II
通常情况下,罗马数字中小的数字在大的数字的右边。但也存在特例,例如 4 不写做 IIII
,而是 IV
。数字 1 在数字 5 的左边,所表示的数等于大数 5 减小数 1 得到的数值 4 。同样地,数字 9 表示为 IX
这个特殊的规则只适用于以下六种情况:
I
可以放在V
(5) 和X
(10) 的左边,来表示 4 和 9X
可以放在L
(50) 和C
(100) 的左边,来表示 40 和 90C
可以放在D
(500) 和M
(1000) 的左边,来表示 400 和 900
给定一个罗马数字,将其转换成整数
示例 1:
输入: s = "III"
输出: 3
示例 2:
输入: s = "IV"
输出: 4
示例 3:
输入: s = "MCMXCIV"
输出: 1994
解释: M = 1000, CM = 900, XC = 90, IV = 4.
提示:
1 <= s.length <= 15
s
仅含字符 ('I'
,'V'
,'X'
,'L'
,'C'
,'D'
,'M'
)- 题目数据保证
s
是一个有效的罗马数字,且表示整数在范围[1, 3999]
内
二、 直观思路:哈希表模拟
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解法,就是最直观的解法,即模拟;唯一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正确处理罗马数字的两种情况:
- 常规情况:大数在左,小数在右,直接累加。例如
VI
= 5 + 1 = 6 - 特殊情况:小数在左,大数在右,需要用大数减小数。例如
IV
= 5 - 1 = 4
我们可以采用一种直接的模拟思路,从左到右遍历输入的罗马数字字符串。为了方便处理,我们可以预先将所有可能的基础罗马字符(如 “I”, “V”)和特殊的组合字符(如 “IV”, “IX”)及其对应的整数值存储在一个哈希表中
算法流程如下:
- 初始化哈希表:创建一个哈希表,将所有7个基本字符和6个特殊组合字符作为键,对应的整数值作为值
- 从左到右遍历:使用一个指针
index
从字符串的开头开始遍历 - 开始匹配:在当前
index
位置,我们优先尝试匹配一个两位的特殊组合字符(例如s.substring(index, index + 2)
)- 如果在哈希表中找到了这个两位组合,说明遇到了 “IV”, “IX” 这样的特殊情况。我们将对应的值累加到结果
ans
中,并将指针index
向后移动两位 - 如果没有找到两位组合,说明当前位置是一个常规的单字符。我们就在哈希表中查找这个一位字符,将其对应的值累加到
ans
,并将指针index
向后移动一位
- 如果在哈希表中找到了这个两位组合,说明遇到了 “IV”, “IX” 这样的特殊情况。我们将对应的值累加到结果
- 循环直至结束:重复步骤 3,直到指针
index
遍历完整个字符串。 - 返回结果:最终得到的
ans
就是转换后的整数
这种方法通过优先匹配更长的特殊组合,简单直观,且逻辑上并没有漏洞
三、 代码实现与深度解析
基于上述的直观想法,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Solution {public int romanToInt(String s) {HashMap<String, Integer> map = new HashMap<>();initMap(map);int ans = 0, index = 0, len = s.length();while (index < len) {// 优先尝试匹配两位特殊字符String twoChar = s.substring(index, Math.min(index + 2, len) /** 防止数组下标越界 **/);Integer t = map.get(twoChar);if (t != null && twoChar.length() == 2) { // 确保是两位匹配ans += t;index += 2;} else {// 否则,匹配一位常规字符String oneChar = s.substring(index, index + 1);t = map.get(oneChar);ans += t;index++;}}return ans;}private void initMap(HashMap<String, Integer> map) {map.put("I", 1);map.put("V", 5);map.put("X", 10);map.put("L", 50);map.put("C", 100);map.put("D", 500);map.put("M", 1000);map.put("IV", 4);map.put("IX", 9);map.put("XL", 40);map.put("XC", 90);map.put("CD", 400);map.put("CM", 900);}
}
提交结果:
四、 关键点与复杂度分析
-
优先选择:这种直观的思路有些类似“贪心”。在每个位置,我们总是优先尝试匹配最长的可能性(两位字符如果匹配,那么一定是正确的,因为所有的两位字符的情况,都被添加到map中了)。如果成功,就能正确处理特殊情况;如果不成功,再回退到处理常规的单位字符。这保证了逻辑的正确性
-
哈希表:使用哈希表来存储罗马数字到整数的映射,提供了 O(1) 的查找效率,是该解法的关键数据结构
-
边界处理:在提取子字符串时,需要注意
index + 2
可能会超出字符串长度len
的边界情况。使用Math.min(index + 2, len)
或类似的检查可以有效避免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
时间复杂度:O(N)
其中 N 是输入字符串s
的长度。我们只需要从头到尾遍历一次字符串,哈希表的查找操作是 O(1) 的,所以总时间复杂度是线性的 -
空间复杂度:O(1)
我们使用了一个哈希表来存储映射关系。但是,这个哈希表的大小是固定的(13个条目),不随输入字符串的长度变化而变化。因此,所占用的空间是常数级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