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vsan default storage policy 具体是什么策略?

vSAN Default Storage Policy(vSAN 默认存储策略)是 VMware vSAN 部署后自动创建的基础存储策略,其核心目标是在“通用性”和“可靠性”之间取得平衡,为大多数虚拟机提供默认的数据保护和存储服务,无需管理员手动创建策略即可直接使用。它的配置逻辑与 vSAN 集群的节点数量、故障域设计强相关,尤其在常见的 2-节点、3-节点、4+节点集群 中,策略参数会根据集群规模自动适配,确保满足基础的容灾需求。

一、vSAN 默认存储策略的核心参数(通用配置)

vSAN 默认策略的核心是通过 “规则集” 定义数据存储的行为,主要包含以下关键规则,这些规则决定了数据如何存储、如何容错、如何优化性能:

规则类别核心参数默认值(3节点集群,无故障域)作用说明
故障域容差(容错)故障域容差(FTT - Failures To Tolerate)FTT = 1允许集群同时发生 1 次主机/故障域故障,数据不丢失、业务不中断(核心保障)。
数据放置(副本/见证)副本数/见证配置2个副本 + 1个见证对应 FTT=1,vSAN 会将数据拆分为 2 份完整副本(Replica)+ 1 份元数据见证(Witness),分散存储在不同主机。
存储性能优化对象空间预留0%不强制预留额外存储空间(按需使用,适合非核心业务;核心业务需手动调整为“200%”以预留副本空间)。
存储性能优化IOPS 限制/缓存预留未设置(无限制)默认不限制虚拟机的 IOPS,也不强制预留缓存,最大化利用集群存储性能(可手动添加性能规则)。
数据可靠性强制数据校验(Checksum)已启用自动校验数据完整性,防止存储介质错误导致的数据损坏(默认开启,无需额外配置)。

二、不同集群规模下的默认策略适配逻辑

vSAN 默认策略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根据集群的 节点数量故障域设计 自动调整“副本/见证”的分布,核心原则是“避免单点故障”,以下是两种典型场景:

1. 3节点集群(无额外故障域,最常见)

这是默认策略发挥作用的典型场景,对应 “2副本 + 1见证” 架构:

  • 副本(Replica):2个完整的数据副本,分别存储在2台不同的主机上(每台主机存1份完整数据);
  • 见证(Witness):1个仅存储元数据的见证组件,存储在第3台主机上(不存完整数据,仅用于判断副本一致性);
  • 容错逻辑:若任意1台主机故障(比如存副本的主机A挂了),vSAN 会通过“主机B的副本 + 主机C的见证”确认数据完整性,然后自动在剩余主机上重建新副本,恢复“2副本+1见证”的状态,确保数据不丢失。
2. 2节点集群(需外部见证)

若集群只有2个节点(如边缘计算场景),默认策略会自动适配为 “1副本 + 1副本 + 外部见证”

  • 2个数据副本分别存在2台节点主机上;
  • 见证组件存储在 外部见证设备(如单独的物理机、虚拟机或vSAN Witness Appliance),而非集群内主机;
  • 容错逻辑:若1台节点主机故障,外部见证会协助存活节点确认数据有效性,确保虚拟机可正常访问。
3. 4+节点集群(无故障域)

若集群有4台及以上节点,默认策略仍为 FTT=1,但副本/见证的分布更灵活:

  • vSAN 会将“2副本 + 1见证”分散在3台不同的主机上,剩余主机作为“备用节点”;
  • 当某台主机故障时,备用节点会优先承接组件重建,缩短恢复时间。

三、默认策略的适用场景与局限性

1. 适用场景
  • 通用虚拟机:如办公桌面、测试环境虚拟机、非核心业务系统(对性能和容灾无特殊要求);
  • 快速部署:无需手动配置策略,新建虚拟机时可直接选择“vSAN 默认存储策略”,降低运维成本;
  • 基础容灾需求:满足“单主机故障不丢数据”的基础需求,适合中小规模集群。
2. 局限性(需手动调整的场景)
  • 核心业务系统:若虚拟机(如数据库、ERP)对性能(IOPS、延迟)或容灾(FTT>1)有更高要求,需基于默认策略复制一份,手动调整“IOPS限制”“对象空间预留”“FTT值”(如FTT=2,需至少5节点);
  • 存储节省需求:若需压缩、去重(vSAN 企业版功能),需在默认策略中添加“数据服务”规则,启用“压缩”“去重”;
  • 故障域隔离:若集群跨机架/机房部署(多故障域),需在默认策略中指定“故障域数量”,确保副本/见证分散在不同故障域,避免“机架断电导致多副本丢失”。

四、如何查看/修改默认策略

1. 查看默认策略详情
  1. 登录 vCenter → 进入“主机和集群” → 选中 vSAN 集群 → 点击“配置”标签;
  2. 左侧菜单选择“配置文件和策略”→“存储策略”;
  3. 找到“vSAN 默认存储策略”,点击名称进入详情页,可查看所有规则(如 FTT、副本数、数据服务等)。
2. 修改默认策略(不建议直接修改,推荐复制后调整)
  • 不建议直接修改:默认策略是集群的“基础模板”,直接修改可能影响所有使用该策略的虚拟机;
  • 正确操作:右键“vSAN 默认存储策略”→“复制”,创建新策略(如“vSAN 核心业务策略”),然后在新策略中调整参数(如设置 IOPS=1000、对象空间预留=200%),再将核心虚拟机的存储策略切换为新策略。

总结

vSAN 默认存储策略是 “开箱即用的基础保障策略”,其核心设计是“FTT=1 + 2副本+1见证”(3节点集群),确保大多数场景下的“单故障容错”和数据安全。它适合通用场景,但需根据业务的“性能需求、容灾等级”手动调整或复制新策略,以满足核心业务的个性化需求。


文章转载自:

http://7mGomwRP.xqndf.cn
http://qG3wzQt3.xqndf.cn
http://8yLtgS9N.xqndf.cn
http://PxLCyEnr.xqndf.cn
http://dqs24VvY.xqndf.cn
http://xDjn3l34.xqndf.cn
http://GO8h7am4.xqndf.cn
http://g3sH2Kb1.xqndf.cn
http://ohybSJEW.xqndf.cn
http://dNxcv4g5.xqndf.cn
http://uRfk5iUW.xqndf.cn
http://BQ6Roj1t.xqndf.cn
http://PBWYPMg4.xqndf.cn
http://5rHcQI5K.xqndf.cn
http://rc8h8wxz.xqndf.cn
http://gLQsxK8G.xqndf.cn
http://dusvVydI.xqndf.cn
http://O2gt2OFg.xqndf.cn
http://BntLtvVr.xqndf.cn
http://7APt7Q1P.xqndf.cn
http://FdMG7DPd.xqndf.cn
http://eCzxEdSu.xqndf.cn
http://xQZ8gQb4.xqndf.cn
http://GhAV1gel.xqndf.cn
http://fB7JKGNN.xqndf.cn
http://pcb708JR.xqndf.cn
http://xgmOJq39.xqndf.cn
http://6oyEQBzh.xqndf.cn
http://h9fvhRg8.xqndf.cn
http://dxISJTwv.xqndf.cn
http://www.dtcms.com/a/369441.html

相关文章:

  • 整理了几道前端面试题
  • 点控云智能客服:以AI重塑服务体验,登顶行业第一的革新之路
  • 餐饮营销:不是 “烧钱”,是 “递价值” 的落地术
  • 解释一下roberta,bert-chinese和bert-case有啥区别还有bert-large这些
  • ZeroMQ 编译 项目使用流程文档
  • 零知开源——基于STM32F103RBT6的智能风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GeSCD)Towards Generalizable Scene Change Detection论文精读(逐段解析)
  • A股大盘数据-20250905 分析
  • 代码版本控制
  • 学习心得分享
  • 【Cell Systems】SpotGF空间转录组去噪算法文献分享
  • 「数据获取」《中国包装业发展研究报告(2008)》
  • 禁止浏览器自动填充密码的方法
  • Vue 3 项目中引入 Iconify
  • 混合架构大型语言模型(Jamba)
  • Redis 的相关文件作用
  • Vulkan进阶系列11 - RenderPass 设置对渲染性能的影响
  • Java IO 流深度剖析:原理、家族体系与实战应用
  • Redis实战-附近的人实现的解决方案
  • MySQL数据库——事务、索引和视图
  • python-虚拟试衣
  • Doris 消费kafka消息
  • 并查集|栈
  • VMware替代 | ZStack生产级跨版本热升级等七大要素降低TCO50%
  • 2025年上半年前端技术圈生态总结
  • Vue基础知识-脚手架开发-任意组件通信-事件总线($bus)与消息订阅发布(pubsub-js)
  • python中等难度面试题(1)
  • 关于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模块的全面解析,从技术规格到市场应用的系统化说明:
  • LeetCode Hot 100 第11天
  • daily note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