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vsan高可用:确保可访问性、全部数据迁移,两种类型权衡

目录

  • 1.如果我3台机器,其中有1台机器突然故障,那么走的是保证可用,还是全量数据迁移?这个怎么算?
      • 一、先明确:故障场景 vs 维护场景的核心差异
      • 二、3台主机故障时,vSAN的具体处理逻辑(为什么不适用维护模式)
        • 1. 第一步:优先保障“数据可用性”(类似维护模式的“确保可访问性”,但自动触发)
        • 2. 第二步:后台自动“修复数据至合规状态”(类似“全量数据迁移”的“补全组件”,但只修复缺失部分)
      • 三、为什么不能用“维护模式的两种模式”来定义故障场景?
      • 总结
  • 2.我现在是2台旧机器,2台新机器,我看也已经做了ha和vsan的平衡了,我现在要淘汰1台旧机器,进入维护模式的时候,是选择那种模式?保证可用还是数据全量迁移?作用和意义是什么?道理是什么?
      • 一、两种模式的核心区别与适用场景
      • 二、选择“全部数据迁移”的3个关键理由(道理)
      • 三、操作注意事项(确保迁移顺利)
      • 总结

1.如果我3台机器,其中有1台机器突然故障,那么走的是保证可用,还是全量数据迁移?这个怎么算?

当3台vSAN集群中1台主机突然故障(非手动维护,如硬件宕机、网络中断)时,vSAN的处理逻辑与“手动进入维护模式”的两种模式有本质区别——它既不属于“确保可访问性”,也不属于“全量数据迁移”,而是触发vSAN自动数据修复流程,核心目标是“先保障业务可用,再异步修复数据至合规状态”。

一、先明确:故障场景 vs 维护场景的核心差异

首先要区分“意外故障”和“手动维护”的本质不同,这决定了vSAN的处理逻辑完全不同:

场景类型触发方式主机状态vSAN核心目标处理逻辑
意外故障硬件/网络故障离线、不可恢复1. 优先保障虚拟机持续可用
2. 后台修复数据至合规
自动执行“故障检测→可用性保障→数据修复”
手动维护管理员主动操作在线、可控制1. 按需求选择“短期保留数据”或“长期清空数据”
2. 避免维护期间业务中断
需手动选择“确保可访问性”或“全量数据迁移”

二、3台主机故障时,vSAN的具体处理逻辑(为什么不适用维护模式)

假设你的3台主机是“2副本+1见证”的FTT=1集群(默认策略),当1台主机突然故障时,vSAN会分两步处理,且完全自动:

1. 第一步:优先保障“数据可用性”(类似维护模式的“确保可访问性”,但自动触发)

vSAN会先检测故障主机上的组件类型(是“数据副本”还是“见证组件”),并立即通过剩余组件确保业务不中断:

  • 情况1:故障主机是“数据副本”所在节点
    剩余2台主机中,1台存“另一份数据副本”,1台存“见证组件”。vSAN会自动用“存活的副本+见证”判定数据完整,虚拟机继续运行,无任何中断(因为2副本只要剩1个+见证,就满足FTT=1的可用性要求)。
  • 情况2:故障主机是“见证组件”所在节点
    剩余2台主机各存1份“数据副本”。vSAN会直接用“2个存活的副本”判定数据完整(此时无需见证,因为2副本本身已满足“丢失1个仍可用”),虚拟机同样无中断。

核心:这一步的目标是“不丢业务”,与“确保可访问性”的“优先保障可用”逻辑一致,但完全自动,无需人工选择——因为故障是突发的,vSAN必须第一时间兜底可用性。

2. 第二步:后台自动“修复数据至合规状态”(类似“全量数据迁移”的“补全组件”,但只修复缺失部分)

故障发生后,vSAN会立即在剩余2台主机中,自动补全缺失的组件(注意:不是“全量迁移”,而是“只修复故障导致的缺失部分”),最终让集群回到“2副本+1见证”的合规状态:

  • 若故障主机是“数据副本”节点:vSAN会在剩余2台主机中,从“存活的副本”复制一份新副本,补充为“2副本”,同时确保见证组件正常(若见证还在,就保留;若见证也故障,会新建见证)。
  • 若故障主机是“见证组件”节点:vSAN会在剩余2台主机中,新建一个“见证组件”,补充为“2副本+1见证”。

修复的关键特点

  • 异步执行:修复过程在后台进行,优先级低于虚拟机IO,不会影响业务性能;
  • 增量修复:只复制缺失的组件(而非全量迁移所有数据),效率更高;
  • 自动停止:若故障主机在修复完成前恢复上线(如临时断电后重启),vSAN会先对比组件版本,只同步差异数据,避免重复修复。

三、为什么不能用“维护模式的两种模式”来定义故障场景?

简单说:“确保可访问性”和“全量数据迁移”是管理员对“可控主机”的主动选择,而故障场景是vSAN对“不可控主机”的被动兜底,两者的触发条件和目标不同:

  1. 故障场景没有“选择”的余地:主机突然离线,vSAN无法“询问”管理员用哪种模式,只能按预设逻辑先保可用、再补数据;
  2. 修复范围不同:“全量数据迁移”是迁移“待维护主机上的所有数据”,而故障修复只迁移“缺失的组件”(比如故障主机上只有1个副本,就只补这个副本,其他无关数据不碰);
  3. 最终状态不同:维护模式的“全量迁移”是让待维护主机“清空数据”,而故障修复是让“整个集群回到合规状态”(不管故障主机是否恢复)。

总结

3台主机突然故障时,vSAN的处理逻辑是“自动保障可用性 + 后台修复数据”,它不属于手动维护时的任何一种模式:

  • 第一步“保障可用性”的目标,与“确保可访问性”一致(优先不中断业务),但完全自动;
  • 第二步“修复数据”的目标,与“全量数据迁移”的“补全组件”一致(最终让集群合规),但只修复缺失部分,非全量迁移。

你无需人工干预这一过程,只需在vCenter的“vSAN → 监控 → 数据修复”中观察修复进度,等待集群自动回到“2副本+1见证”的健康状态即可。

2.我现在是2台旧机器,2台新机器,我看也已经做了ha和vsan的平衡了,我现在要淘汰1台旧机器,进入维护模式的时候,是选择那种模式?保证可用还是数据全量迁移?作用和意义是什么?道理是什么?

在4节点vSAN集群(2旧2新)中淘汰1台旧主机时,推荐选择“全部数据迁移(Full Data Migration)”,而非“确保可访问性(Ensure Accessibility)”。这一选择的核心依据是“淘汰主机的本质是‘长期移除’,需彻底清理数据以保障集群长期稳定性”,具体分析如下:

一、两种模式的核心区别与适用场景

模式核心操作适用场景对淘汰旧主机的适配性
确保可访问性仅迁移“不迁移就会导致数据不可用”的组件,允许部分数据组件仍留在在待维护主机上。短期维护(如1-2小时的硬件维修),主机维修后会重新加入集群。❌ 不适用于淘汰:旧主机将被永久移除,残留的数据组件会变成“孤立组件”,导致存储策略长期不合规。
全部数据迁移强制迁移待维护主机上的所有vSAN数据组件(副本、见证、缓存等),确保主机上不残留任何vSAN数据。长期维护(如主机退役、永久下线),主机不会再回到集群。✅ 适合淘汰:彻底清理旧主机数据,避免后续集群因“残留组件”出现策略违规或数据管理混乱。

二、选择“全部数据迁移”的3个关键理由(道理)

  1. 避免“孤立组件”导致的长期风险
    淘汰旧主机意味着它将永久离开集群。若选择“确保可访问性”,旧主机上会残留部分数据组件(如不影响当前可用性的副本或缓存),这些组件会成为“孤立组件”:

    • vSAN会持续告警“组件缺失”(因为旧主机已移除,无法再访问这些组件);
    • 若后续集群发生故障,这些孤立组件可能导致数据修复失败(vSAN会误认为“仍有副本存在”,但实际已不可用);
    • 长期占用vSAN的“组件计数”,影响集群对“数据合规性”的判断(如误判“已满足2副本”,实际有效副本不足)。

    而“全部数据迁移”会彻底清空旧主机的vSAN数据,从根源避免上述风险。

  2. 保障集群始终满足存储策略(FTT=1)
    4节点集群的默认策略是“FTT=1”(允许1台主机故障),需满足“2副本+1见证”且组件分布在不同主机。

    • 淘汰1台旧主机后,集群将变为3节点(1旧+2新),仍需满足FTT=1;
    • “全部数据迁移”会将旧主机上的组件迁移到剩余3台主机,重新分布为“2副本+1见证”,确保新集群仍符合策略(可容忍1台主机故障);
    • 若选择“确保可访问性”,可能导致组件分布集中在少数主机(如2个副本都在1台新主机上),违反“副本分散”原则,降低容错能力。
  3. 简化后续运维,避免数据管理混乱
    旧主机淘汰后可能会被拆解、重装系统或用于其他用途。若残留vSAN数据:

    • 若旧主机意外重启并接入原网络,vSAN可能误识别“残留组件”,导致数据版本冲突(如同一数据出现多个“有效副本”);
    • 运维人员需手动清理孤立组件(通过RVC命令或vSAN对象管理),增加操作成本。
      “全部数据迁移”能一次性完成数据清理,让旧主机“干净退出”,后续无需额外处理。

三、操作注意事项(确保迁移顺利)

  1. 迁移前检查资源:确认剩余3台主机(1旧+2新)有足够的CPU、内存(承接虚拟机)和存储容量(承接迁移的组件),避免因资源不足导致迁移失败。
  2. 迁移中监控进度:在vCenter“近期任务”中观察“主机进入维护模式”和“vSAN组件迁移”进度,若出现“资源不足”告警,可临时迁移部分虚拟机到其他主机释放资源。
  3. 迁移后验证合规性:旧主机移除后,进入vSAN“监控→虚拟对象”,确认所有对象“状态正常”(无缺失组件),且每个对象的组件分布符合“2副本+1见证”(可在“对象浏览器”中查看)。

总结

淘汰旧主机的核心是“永久移除”,因此必须选择**“全部数据迁移”**—— 它通过彻底清理旧主机的vSAN数据,确保剩余集群的存储策略合规、数据分布安全,同时避免后续运维风险。这一选择的本质是“牺牲短期迁移时间(数据量较大,迁移较慢),换取集群长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与“短期维护优先效率”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文章转载自:

http://OuDvXdbE.Lhxrn.cn
http://CzzHZlj3.Lhxrn.cn
http://x6R6Eh9W.Lhxrn.cn
http://eF9phcNm.Lhxrn.cn
http://K7xV7XKe.Lhxrn.cn
http://eDEbqjfV.Lhxrn.cn
http://rxHnIHHH.Lhxrn.cn
http://1v5RxFgk.Lhxrn.cn
http://c0cyKp3X.Lhxrn.cn
http://m3C7ot3m.Lhxrn.cn
http://ujlEkNrM.Lhxrn.cn
http://B8qrOwls.Lhxrn.cn
http://a2aK0WEZ.Lhxrn.cn
http://pNpgHza7.Lhxrn.cn
http://pNaq4rIo.Lhxrn.cn
http://xl9PhV9k.Lhxrn.cn
http://FYbKmWA8.Lhxrn.cn
http://jN5EEeJT.Lhxrn.cn
http://hVSSDJRa.Lhxrn.cn
http://OsWCZpEl.Lhxrn.cn
http://mET8t6aa.Lhxrn.cn
http://jzMxzWJ2.Lhxrn.cn
http://iT3pzRpR.Lhxrn.cn
http://h1NSWpCP.Lhxrn.cn
http://Lbe9t5PS.Lhxrn.cn
http://YaXVQBp2.Lhxrn.cn
http://tnsvgS3m.Lhxrn.cn
http://vbndI2LK.Lhxrn.cn
http://gtJnh4tG.Lhxrn.cn
http://oGnIA5n0.Lhxrn.cn
http://www.dtcms.com/a/368531.html

相关文章:

  • 神经网络|(十八)概率论基础知识-伽马函数·下
  • 力扣55:跳跃游戏
  • IDEA中Transaction翻译插件无法使用,重新配置Transaction插件方法
  • Daemon Tools Lite下载安装图文教程 | 2025官方中文版免费指南
  • 原子工程用AC6编译不过问题
  • 旧服务下线方案
  • AI驱动健康升级:新零售企业从“卖产品”到“卖健康”的转型路径
  • 基于STM32物联网冻保鲜运输智能控制系统
  • 哈工大提出空间机器人复合框架,突破高精度轨迹跟踪
  • 基于智能合约实现非托管支付
  • CC-Link IE FB 转 DeviceNet 实现欧姆龙 PLC 与松下机器人在 SMT 生产线锡膏印刷环节的精准定位控制
  • 分布式微服务--ZooKeeper作为分布式锁
  • Linux中的fork详解
  • 【生产故事会】Kafka 生产环境参数优化实战案例
  • 【Kafka】Kafka使用场景用例Kafka用例图
  • 学习 Android (二十) 学习 OpenCV (五)
  • CodePerfAI体验:AI代码性能分析工具如何高效排查性能瓶颈、优化SQL执行耗时?
  • 【leetcode】46. 全排列
  • GD32入门到实战34--ARM启动流程
  • 针对nvm不能导致npm和node生效的解决办法
  • LeetCode 3027.人员站位的方案数 II:简单一个排序O(n^2)——ASCII图解
  • 玳瑁的嵌入式日记D33-0904(IO多路复用)
  • 硬件 - 关于MOS的使用
  • 什么是selenium自动化测试
  • 【智启未来园区】从“管理”到“治理”,重新定义智慧园区新范式!
  • 关于无法导入父路径的问题
  • Spring Boot 和 Spring Cloud: 区别与联系
  • 认识 Flutter
  • 基于单片机智能热水壶/养生壶设计
  • Android8 binder源码学习分析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