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备案全流程-纯干货
一、算法备案是什么?
算法备案是由国家网信部门主导,与公安部、工信部、国家市监总局一起联合发布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后的具有强制性的备案制度。
二、准备与自查确认备案必要性:
首先判断您的算法服务是否属于《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中要求的五大类型:
1)生成合成类(如:AIGC、深度伪造
2)个性化推送类(如:信息流推荐、猜你喜欢)
3)排序精选类(如:搜索结果排序、商品排序、热搜榜
4)调度决策类(如:网约车派单、外卖骑手路径规划)
5)过滤管控类(如:内容审核、反欺诈算法)
如果属于,则必须备案。
三、如何撰写备案材料
撰写《算法安全自评估报告》是备案材料的核心和难点。报告需详细阐述以下内容:
1.算法基本原理、机制和技术模型:用非涉密、可理解的语言描述算法是如何工作的、使用了哪些模型和技术。
2.算法数据来源:训练、运行算法所使用的数据来源、规模类型及数据治理方案。
3.算法安全评估:
.公正公平:如何防止算法歧视、偏见(如地域、性别、年龄歧视等)。
.透明度与可解释性:如何向用户解释算法的决策逻辑(如提供“为什么推荐给我”的说明)。
.信息安全:如何保障数据安全,防止泄露。
.用户权益:是否提供关闭个性化推荐的选项;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等。
四、备案流程
1.准备材料:整理上述主体信息和算法信息,完成自评估报告。
2.登录系统:通过官方网站(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登录。
3.填报信息:在线填写备案信息表,并上传相关材料。
4.提交审核:将填报的信息提交给属地网信部门进行审核,再转到国家网信办审核。
5.公示结果:审核通过后,备案信息将在官网进行公示,当地网信办公众可查询。获得备案编号。
6.变更与注销:备案信息发生变更时,需及时办理变更手续算法服务终止时,需办理注销手续。
五、沟通审核
1.保持沟通:提交后,务必保持电话和邮件畅通。网信办审核人员可能会在初审提交后的两到三个工作日致电,对填报内容提出质询或要求补充材料。及时、专业地回应这些反馈是快速通过审核的关键。
2.审核周期:审核没有固定的时限,根据算法的复杂性、材料的完备性以及申请数量而定,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
3.最终审核:地方网信办初审通过后,会提交至国家网信办进行最终审核。
六、公示与维护
1.公示:审核通过后,您将获得一个备案编号。您的算法基本信息将在中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的“公示”页面向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询。
2.维护:备案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您的备案信息发生变更(如公司法人变更、算法基本原理重大更新等),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手续。
3.注销:如果算法服务终止,需及时申请注销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