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cikit-learn从入门到实践:Scikit-learn入门与实践

Scikit-learn实战:从零开始构建机器学习模型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员将掌握Scikit-learn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如何利用Scikit-learn进行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与评估。同时实验将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员深入理解Scikit-learn在机器学习项目中的应用。

相关知识点

  • 基于Scikit-learn的机器学习模型开发

学习内容

1 基于Scikit-learn的机器学习模型开发

1.1 Scikit-learn的数据预处理

在机器学习项目中,数据预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良好的数据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模型的性能。Scikit-learn提供了丰富的工具来帮助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标准化、特征选择、数据转换等。

1.1.1 数据标准化

数据标准化是数据预处理中常见的一步,它可以帮助模型更快地收敛。Scikit-learn中的StandardScaler类可以用来标准化数据,使得数据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import numpy as np# 创建一个示例数据集
data = np.array([[1, 2], [3, 4], [5, 6]])# 创建StandardScaler对象
scaler = StandardScaler()# 拟合数据
scaler.fit(data)# 转换数据
scaled_data = scaler.transform(data)print("原始数据:\n", data)
print("标准化后的数据:\n", scaled_data)
原始数据:[[1 2][3 4][5 6]]
标准化后的数据:[[-1.22474487 -1.22474487][ 0.          0.        ][ 1.22474487  1.22474487]]
1.1.2 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是减少模型复杂度、提高模型性能的有效方法。Scikit-learn提供了多种特征选择的方法,如基于模型的特征选择、递归特征消除等。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SelectKBest, chi2# 加载数据集
iris = load_iris()
X, y = iris.data, iris.target# 选择最好的2个特征
selector = SelectKBest(chi2, k=2)
X_new = selector.fit_transform(X, y)print("原始数据集的形状:", X.shape)
print("选择后的数据集的形状:", X_new.shape)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from sklearn.feature_selection import SelectKBest, chi2# 加载数据集
iris = load_iris()
X, y = iris.data, iris.target# 选择最好的2个特征
selector = SelectKBest(chi2, k=2)
X_new = selector.fit_transform(X, y)print("原始数据集的形状:", X.shape)
print("选择后的数据集的形状:", X_new.shape)
1.2 Scikit-learn的模型训练

Scikit-learn支持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包括线性回归、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等。这些算法的使用方法非常相似,通常包括创建模型对象、拟合数据、预测等步骤。

1.2.1 线性回归

线性回归是一种用于预测连续值的简单模型。Scikit-learn中的LinearRegression类可以用来实现线性回归。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创建一个简单的线性数据集
X = np.random.rand(100, 1)
y = 2 * X + 1 + 0.1 * np.random.randn(100, 1)#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42)# 创建线性回归模型
model = LinearRegression()# 拟合数据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预测
y_pred = model.predict(X_test)print("模型的系数:", model.coef_)
print("模型的截距:", model.intercept_)
模型的系数: [[1.9909558]]
模型的截距: [0.99514096]
1.3 Scikit-learn的模型评估

模型评估是机器学习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Scikit-learn提供了多种评估指标,如均方误差(MSE)、准确率、召回率等,以及交叉验证等方法来评估模型的性能。

1.3.1交叉验证

交叉验证是一种评估模型性能的有效方法,它通过将数据集划分为多个子集,多次训练和测试模型,从而获得更稳定的评估结果。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cross_val_score# 使用交叉验证评估线性回归模型
scores = cross_val_score(model, X, y, cv=5, scoring='neg_mean_squared_error')# 交叉验证的平均得分
mean_score = -scores.mean()print("交叉验证的平均MSE:", mean_score)
交叉验证的平均MSE: 0.01076085765042103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熟练使用Scikit-learn进行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和评估,为机器学习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http://www.dtcms.com/a/363898.html

相关文章:

  • Scikit-learn从入门到实践:Scikit-learn入门-安装与基础操作
  • SQLynx VS DBeaver:数据库管理工具的两种思路
  • 京东科技大模型RAG岗三轮面试全复盘:从八股到开放题的通关指南
  • 通信中的双工器模型是什么?
  • 《水浒智慧》(第一部:梁山头领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 ARM编译器生成的AXF文件解析
  • 在Linux 2.4.x内核中,如何从一个page找到所有映射该页面的VMA?反向映射可以带来哪些便利?
  • Vue基础知识-localStorage 与 sessionStorage
  • Linux 文本处理三大利器:命令小工具和sed
  • leetcode-每日一题-3025. 人员站位的方案数 I-C语言
  • Web 开发 17
  • Mysql数据库基础(上)
  • MySQL-Undo Log(回滚日志)
  • 【Python3教程】Python3高级篇之多线程
  • 通用的二叉数迭代方法
  • 国内真实的交换机、路由器和分组情况
  • 容器日志加密传输在海外云服务器环境的配置标准与实施指南
  • Go结构体详解:核心概念与实战技巧
  • 计算机Python毕业设计推荐:基于Django的酒店评论文本情感分析系统【源码+文档+调试】
  • 移动端网页设计vm+rem,和px实现方式对比
  • ansible变量+管理机密
  • ansible循环+判断(with,loop,when,if,for)
  • 视觉语言模型VLM部署:基于tensorrt和tensorrt-llm的C++代码
  • 基于SpringBoot的广科大在线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代码+数据库+LW)
  • Arduino Uno与4×4矩阵键盘联动完全指南
  • 百度智能云,除了AI还有啥?
  • 数据结构——树(04二叉树,二叉搜索树专项,代码练习)
  • 腾讯混元翻译模型Hunyuan-MT-7B开源:小参数量大能量,获得30项国际冠军
  • LoRA至今历程回顾(74)
  • 9.2C++——匿名对象、友元、常成员函数和常对象、运算符重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