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盲孔轴旋转编码器轴设计与加工的几个注意事项

盲孔轴旋转编码器轴孔加工的注意事项
今天在测试盲孔轴旋转编码器时,发现测试角度出现打滑问题。关于十字盲孔轴无法紧密配合的问题可能出在盲孔轴的弹性变形量不足,导致箍紧时无法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从而出现打滑。针对1毫米厚的薄壁环和1毫米宽的十字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孔的加工:

1. 调整十字槽的深度和形态

  • 适当加深十字槽:在保证环体强度的前提下(避免开槽后断裂),可将槽深增加(能增加多少mm增加多少mm),让薄壁环在箍紧时更易向中心收缩,增大变形量。
  • 优化槽的根部圆角:将十字槽根部的直角改为小圆角(如R0.1-R0.2毫米),减少应力集中,避免变形时根部开裂,同时让变形更顺畅。

2. 减小薄壁环与配合轴的间隙

  • 降低孔的公差等级:加工时将盲孔的内径公差控制得更严格,比如采用过渡配合(如H7/js6),减小与配合轴的间隙,配合箍紧力后能更快达到抱紧效果。****
  • 适当减小孔的名义尺寸:在不影响装配的前提下,将孔的内径比配合轴的外径略小0.01-0.03毫米(过盈配合),利用薄壁环的弹性变形实现预紧,再配合箍子加固。

3. 增加辅助变形结构

  • 在十字槽末端加开小缺口:在十字槽靠近盲孔底部的位置,垂直于槽向各开一个1-2毫米的小缺口,进一步削弱局部刚性,增加收缩变形的灵活性。
  • 环体外壁做锥面处理:将箍子接触的环体外壁加工成小锥度(如1°-2°),箍紧时螺丝的轴向力会转化为径向抱紧力,增强收缩效果。

加工时注意薄壁件的刚性差,需用专用夹具减少变形,避免加工后尺寸精度偏差。先小批量试改后测试箍紧效果,逐步调整参数即可。

http://www.dtcms.com/a/360172.html

相关文章:

  • 网络爬虫是自动从互联网上采集数据的程序
  • 开源知识抽取框架 推荐
  • Python基础之元组列表集合字典
  • 数据化管理是什么意思?企业该如何进行数据化管理
  • 介绍GSPO:一种革命性的语言模型强化学习算法
  • 【系统分析师】高分论文:论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设计
  • 利用爬虫获取淘宝商品信息,参数解析
  • 大语言模型(LLM)简介与应用分享
  • Linux 系统忘记 root 密码?紧急救援方案与原理详解
  • 【STM32】外部中断(下)
  • kkfile一键部署-ubuntu版
  • Transformer中的核心概念III-Attention
  • 江协示例3.1LED闪烁,下载程序后要复位LED才点亮的设置。
  • 随时随地开发:通过 FRP 搭建从 Ubuntu 到 Windows 的远程 Android 调试环境
  • leetcode_48 旋转图像
  • DAY50打卡
  • Ansible配置文件与主机清单
  • Library cache lock常见案例分析(二)
  • 在Windows的wsl中如何以root登录Ubuntu
  • KMP 算法相关练习题
  • AI 重构内容创作:从文案生成到视频剪辑,创作者该如何与 AI 协同共生?
  • 用产品经理的思维,重构AI时代的增长Playbook
  • CatBoost vs XGBoost:两大Boosting框架的全面对比
  • 【AI智能体】Dify 实现自然语言转SQL操作数据库实战详解
  • 暄桐零基础书法入门课《写字旅行攻略》报名啦
  • 鸿蒙开发入门:ArkTS 运算符与分支循环全解析(含实战案例 + 避坑指南)
  • 常见的两栏布局实现方法
  • P2P技术应用:去中心化
  • Transformer架构三大核心:位置编码(PE)、前馈网络(FFN)和多头注意力(MHA)。
  • Reactor模式--单线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