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个DCDC降压芯片(TMI3408D、TPS56320x)
同志们,今天再来俩DCDC降压芯片。
第一个先来看看TMI3408D。
96%的转换效率。
最高1.2A的输出电流。
输入电压范围为2.5~6V。
静态电流40uA。
典型应用原理图也是很简单的,外围电路甚至比我们上次聊的那俩芯片还少了个和R1并联的电容。
在电源的输入和输出处各加个10uf的电容。
EN使能引脚大于1.5V启动芯片,小于0.3V关闭,直接接上输入端就行。
R1和R2用于调整输出电压值。
公式就是上面这个,R2的电阻阻值推荐不要小于59kΩ,输出的电压最小得是0.6V。
关于电感的取值,没什么特殊需求的话无脑套个2.2uh就行。
TMI3408D(DFN-6),我去某宝上看的价格差不多是一个三毛多钱。
下一个是TPS56320x。这个x可以是1也可以是8。
区别就在于一个是脉冲跳跃模式,一个是持续电流模式。
这是啥意思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没关系哈,咱用用最近很火的DeepSeek,老是服务器繁忙,刷新了几次总算给我逮到了。
上表的DeepSeek分析的,因为我也不太懂,所以真实性不敢保证,但是大部分内容应该是没啥问题的,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小伙伴在评论区指出。
不管是TPS563201还是TPS563208,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参数方面有些许不同,其他基本是一样的,它们外围电路都是一样的,
可以看看它的引脚。
和我们之前介绍的俩芯片,再加上这篇文章上面那个,一共三个芯片相比,这个多了个BST的引脚。
对于这个BST(VBST),我们通过一个100nf的电容接到SW就行。
然后看看参数。
输入电压的范围是可以达到4.5~17V。
TPS563201和TPS563208在参数上的区别就在上图的第一个红框里。
第二个红框是输出电流的限制,是3.3~5.1A,不懂是不是我理解错了,但是手册第一行就写着
但是表格这边写的电流明显更大,最好还是按照3A的标准去使用吧。
接着看看典型应用图。
乍一看比之前几个芯片都更复杂,但是仔细一看也还好。
因为它输入的电压范围更大,因此在输入输出的地方加了更多的电容,如果把那五个电容去掉再看,实际上就没那么复杂了。
我们一个个地方来看。
GND接地。
VIN就是输入电压端,按照上图加仨电容,容值参考上图就行。
VBST通过100nf接到SW。
SW接个电感通到电压输出端,输出的地方加上俩电感。
EN使能引脚,串联一个10k的电阻,可以接到控制芯片也可以直接接到VIN。
FB连俩电阻,通过R1接到输出端。和R1并联的还有个电容,但是上图没标这个电容的容值,参考了别人的设计,好像没有这个电容也可以。
输出电压的公式如上,根据示例原理图推测阻值的量级在kΩ就行。
具体可以参考下表。
连电感L1都帮我们标出来了。
更详细的电感计算公式在下面。
Fsw是580k,其余的带入计算就行。
最后看看它手册里推荐的Layout。
某宝上我看的TPS563201是差不多五毛多一片。
那么今天的文章就到这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