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Wireshark和USRP捕获同一信号波形差异原因

一、波形差异

在前面的博客中我对比绘制了同一信号的Wireshark和USRP两种波形:

可以看出波形差别还是挺大的,尤其是在信号分布间隔方面。

我猜想Wireshark的一条数据包在物理上并不是连续的:

而是分组发送,但在Wireshark中合并在一起。

下面就要验证我这个想法。

二、猜想验证

一个数据包最长不过3us:

USRP采集的信号1600us:

这篇博客算的1B(字节)传输大概需要2.67*10^-8, 26.7ns, 0.0267us:

根据Wireshark捕获数据包时间和长度绘制电脑发射信号波形-CSDN博客

其实这是有问题的,没考虑OFDM的多载波。考虑多载波的话:

WiFi通信OFDM子载波参数查询-CSDN博客

96个载波传输数据,1个字节长度为0.0267us*96=2.5632us。

重新算下一个数据包多长:

100-730us

已经查不太多了。

按1个字节长度2.5632us更正下对比波形图:

每一帧数据长度对上了,但是,数据数量对不上还是......

三、关键证据

Wireshark里明确说了:

[Time delta from previous captured frame: 1.616008000 seconds]

两帧之间隔了1.6秒

看上面USRP的波形图,根本没有1.6s那么长的空窗!

如果Wireshark捕获数据没问题,那有问题的就是USRP了。可是从USRP采集信号的频谱图来看,USRP采集的信号是没问题的:

唯一的可能是,Wireshark捕获的两个frame间隔1.6s并不能表示物理上两个信号之间也是间隔1.6s。

四、Npcap v.s WinPcap

了解了Npcap和WinPcap后发现WinPcap捕获的数据包是有限的:

很多帧都捕获不到。

这篇博客记录了我用WinPcap替代Npcap的过程:

Wireshark安装过程缺失vc_runtimeMinimum_x64.msi文件,安装 Visual C++ Redistributable_安装wireshark 缺少c++-CSDN博客

这样看来,还是得用最新的Npcap。

http://www.dtcms.com/a/352537.html

相关文章:

  • MQ 最终一致性实现跨库转账
  • ArcGIS学习-11 实战-商场选址
  • 【Vue3】Cesium实现雨雪效果
  • onnx入门教程(五)——实现 PyTorch-ONNX 精度对齐工具
  • 子串:和为K的子数组
  • 高并发内存池(7)- CentralCache的核心设计
  • 如何对springboot mapper 编写单元测试
  • MATLAB Figure画布中绘制表格详解
  • Cortex-M 的Thumb指令集?
  • k8s pod 启动失败 Failed to create pod sandbox
  • Il2CppInspector 工具linux编译使用
  • 算法概述篇
  • Markdown渲染引擎——js技能提升
  • MyBatis-Flex是如何避免不同数据库语法差异的?
  • 【electron】一、安装,打包配置
  • 全面赋能政务领域——移动云以云化升级推动政务办公效能跃迁
  • 【硬件-笔试面试题-61】硬件/电子工程师,笔试面试题(知识点:RC电路中的充电时间常数)
  • vue3 + jsx 中使用native ui 组件插槽
  • babel使用及其底层原理介绍
  • Java 集合笔记
  • 第二章 进程与线程
  • 简明 | Yolo-v3结构理解摘要
  • Python-机器学习概述
  • ruoyi-vue(十二)——定时任务,缓存监控,服务监控以及系统接口
  • Python 轻量级的 ORM(对象关系映射)框架 - Peewee 入门教程
  • CentOS 7 升级 OpenSSH 10.0p2 完整教程(含 Telnet 备份)
  • 性能瓶颈定位更快更准:ARMS 持续剖析能力升级解析
  • 告别繁琐运维,拥抱自动化:EKS Auto Mode 实战指南
  • C代码学习笔记(二)
  • RK3506 开发板:嵌入式技术赋能多行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