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快速了解工业相机中的连续采集、软触发、硬触发和同步触发以及PTP同步触发

快速了解工业相机中的连续采集、软触发、硬触发和同步触发以及PTP同步触发

  • 📦 1. 工业相机触发模式总览
    • 💥 1.1 连续采集模式
    • 💥 1.2 软件触发模式
    • 💥 1.3 硬件触发模式
    • 💥 1.4 同步触发模式
    • 💥 1.5 授时触发模式
  • 🎯除非选型速查表
  • 🚀连续跑静态,软件做调试,硬件追高速,同步玩微秒,授时定乾坤。

📦 1. 工业相机触发模式总览

大类子类触发来源典型信号形式适用场景关键参数
连续采集Free Run内部时钟静态检测、监控帧率 = 1 / 曝光时间
软件触发Soft Trigger主机/程序TCP、UDP、SDK API动态抽检、单张拍照延迟 1-5 ms
硬件触发边沿触发传感器/PLCTTL 5 V、RS-485、LVDS、光耦高速产线、运动抓拍最小脉冲 1 µs,可设延迟
电平触发同上高/低电平保持连续跟拍需防抖 5-50 µs
同步触发多机硬触发FPGA/同步板FSYNC 脉冲3D 重建、全景拼接同步误差 < 100 ns
授时触发PTP 触发网络主时钟IEEE-1588 报文多相机微秒级同步同步误差 < 1 µs

💥 1.1 连续采集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什么是「连续采集模式」

在连续采集(Continuous/Free-Run/Video-Stream)模式下,相机内部时钟(或外部同步信号)不间断地输出图像帧,无需任何触发或主机干预,相当于一台永不关机的工业摄像机

2. 工作原理时间轴

像素阵列 → 行/列读出 → ADC → 帧缓冲 → 主机内存
↑(内部时钟循环)

帧周期 = 曝光时间 + 读出时间

主时钟每触发一次,即产生 1 帧;帧与帧之间无空闲间隔(除非设置帧间延时)。

3. 关键性能指标

参数连续采集典型值影响因素
最高帧率面阵:< 200 fps(CMOS)
线阵:< 1 MHz(TDI)
传感器读出速度、带宽
延迟1–3 ms(USB3)
低至 100 μs(Camera Link)
接口协议、驱动
CPU 占用高(需持续 DMA)主机处理能力
图像一致性光源/运动同步

4.连续采集 vs 触发采集 速查表

维度连续采集触发采集
触发源内部时钟软件/硬件/PTP
帧间隔固定任意
CPU 负载
适用场景监控、实时流、线阵扫描高速抓拍、缺陷检测
功耗低(仅在触发时工作)

5.常见坑 & 解决

问题原因对策
画面撕裂帧率过高,主机带宽不足降低帧率或改用 10GigE
CPU 100%未使用 DMA 或缓冲区过小打开零拷贝、增大环形缓冲
运动拖影曝光时间过长提高光源亮度 + 缩短曝光

6.一句话总结
连续采集是「工业视觉的录像机」:不停拍、不停传,把运动场景变成可回溯的高帧率电影;选对接口、调对曝光,就能让每一帧都精准可靠。

💥 1.2 软件触发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定义与工作原理
软件触发(Software Trigger / Soft Trigger) 是指 主机通过指令(SDK API、TCP/UDP 报文、脚本命令)向相机发送触发信号,相机收到后完成一次曝光-读取-传输的完整流程。

触发路径:软件 → 驱动 → 相机固件 → 传感器 → 图像缓冲 → 主机内存
延迟链路:主机指令解析 + 总线传输 + 相机内部处理 ≈ 1–5 ms(USB3)或 50–200 µs(Camera Link)。

三种软件触发子模式

子模式信号形式典型命令适用场景延时量级
单帧软件触发一次 API 调用 → 一帧TriggerSoftware()实验室单张拍照、调试1–5 ms
周期性软件触发SDK 定时器setTriggerDelay() + 循环产线节拍固定、无需外部设备2–10 ms
非周期软件触发上层事件PLC/机器人 TCP 报文动态抓取、外部逻辑复杂3–10 ms

参数与配置(通用 GenICam 节点)

节点取值说明
TriggerModeOn关闭自由采集,进入触发
TriggerSourceSoftware软件触发源
TriggerActivationRisingEdge / LevelHigh触发沿或电平
TriggerDelay0–999999 µs指令到达后延迟曝光
AcquisitionStartExecute使相机进入“待触发”状态

与硬件触发、连续采集的对比

维度软件触发硬件触发连续采集
精度1–5 ms100 ns–1 ms无触发精度
布线无额外线缆需 I/O 线
灵活性高(可编程)中(固定沿/电平)
适用节拍中低速高速/同步无节拍要求

✅软触发的优势在于灵活性:

1.程序复杂时更方便管理;
2.模板切换频繁时更显优势;
3.可以按需发送不同的拍照任务指令。

✅适用于那些视觉系统与程序逻辑关系复杂、需要较高交互性的场景

软件触发 = “用代码当快门”,在 1–5 ms 的延迟窗口内,让相机按你的逻辑精确地只拍一帧;当节拍可控且布线受限时,它是成本最低、开发最快的方案。

💥 1.3 硬件触发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定义与工作原理

硬件触发(Hardware Trigger) 指相机通过 物理 I/O 引脚(GPIO、光耦、RS-485 等)直接接收外部信号,在微秒级完成曝光-读图-传输,无需主机软件干预。

延迟低:典型 1-100 µs,远快于软件触发(1-5 ms)
精度高:边沿/电平可编程,抖动 < 50 ns(Camera Link)
抗干扰:光耦隔离 2 kV,适合强电、噪声工业现场

四种硬件触发子模式

模式触发条件关键参数适用场景
边沿触发上升沿或下降沿跳变脉冲宽度 ≥ 1 µs高速产线、运动抓拍
电平触发高/低电平保持电平保持时间 ≥ 曝光时间持续跟拍、线阵扫描
双边沿触发先上升后下降双边沿间隔可调同步双光源采集
脉冲序列触发定宽脉冲串脉冲数 1–255,周期可调一次触发多帧

触发信号接口与接线

接口类型电平速率隔离备注
TTL5 V1 MHz最常见,易接线
RS-485±5 V 差分10 MHz远距离抗干扰
光耦输入3–24 V100 kHz2 kV工业现场首选
LVDS±350 mV100 MHz高速、低 EMI

参数与配置(通用 GenICam 节点)

节点取值效果
TriggerModeOn关闭自由采集,进入触发
TriggerSourceLine0/Line1选择物理输入口
TriggerActivationRisingEdge / FallingEdge / LevelHigh / LevelLow触发沿或电平
TriggerDelay0–999 999 µs延迟曝光,补偿机械延迟
TriggerDebouncer1–100 µs去除信号毛刺
StrobeEnableTrue同步点亮外部光源

常见故障与排查

现象根因解决
无触发电平极性反、未使能 Line检查 TriggerActivationLineSelector
误触发信号毛刺增大 TriggerDebouncer
延迟抖动主机调度使用实时内核或提高进程优先级

✅硬触发是一种“被动响应型”拍照方式。通常是由一个光电传感器或者某个伺服电机的位置信号来触发相机——比如,一个产品传送到指定位置,传感器检测到了,就会发出一个电平信号(高电平或低电平),这个信号就像是按下了相机的“快门”

✅ 相机收到外部的触发命令后,开始按照约定时长进行曝光,曝光结束后输出一帧图像。

✅工业相机通常都预留有触发接口,可以支持多种电平类型,并且支持灵活的触发模式设置,比如:

上升沿触发(信号从低变高)、
下降沿触发(信号从高变低)、

大多数实际应用中,我们都会优先选择硬触发方式。为什么?因为接线简单、稳定可靠,尤其适用于产线节拍清晰、检测位置固定的场景,属于“来了就拍,一拍一个准”的节奏。

一句话总结
硬件触发 = “用外部电信号当快门”,在 微秒级时间窗口 内精准采图;选对接口、设好沿/电平、调试防抖,就能把 PLC、编码器、机器人统统变成相机的“快门按钮”。

💥 1.4 同步触发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什么要同步触发

同步触发 = 多台相机在同一绝对时刻完成曝光-读出-传输,误差 < 1 µs(GigE Vision)到 < 100 ns(Camera Link)。
核心价值:避免图像错位、提高 3D/运动分析精度、降低系统复杂度。

五种主流实现拓扑

拓扑示意图时间基准精度最大规模接线复杂度典型应用
集中硬触发PLC→分配器→N相机外部脉冲100 ns-1 µs≤16高速瓶检、机器人手眼
主从链式主相机 Strobe→从相机相机 Strobe 输出200 ns≤8立体视觉
PTP 网络授时PTP Grand-Master→交换机→相机IEEE-15880.2-1 µs≥32最低分布式产线、3D 扫描
FPGA 时序板FPGA→多路 LVDS10 MHz 晶振10 ns无上限激光三角、高速冲击
GPS/1 PPSGPS→BNC→相机UTC 秒脉冲50-100 ns任意室外无人机阵列

选型与接线速查

需求拓扑精度备注
立体视觉集中硬触发≤ 1 µsTTL/RS-485
分布式产线PTP 网络≤ 1 µs普通网线
高速冲击FPGA 时序板≤ 50 ns多路 LVDS
室外长距GPS/1 PPS≤ 100 nsBNC 同轴

故障排查速查表

现象根因解决
同步误差大信号线长度不等等长线或延迟补偿
无触发极性/电平错误检查 TriggerActivation
随机漏帧抖动 > 脉宽增大脉宽或加防抖

一句话总结

同步触发把「多台相机」变成「一台超级相机」——无论用脉冲、网络还是绝对时钟,只要误差 < 1 µs,就能让 3D、运动、全景分析精准如一。

💥 1.5 授时触发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TP概念与原理一句话

授时触发 = 硬件触发 + 绝对时间戳——相机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某秒某微秒」的时刻曝光,而非传统“收到脉冲就拍”。

时间基准:IEEE-1588(PTP)或 GPS 1 PPS
精度:≤ 1 µs(GigE Vision)、≤ 100 ns(Camera Link + FPGA)

三种实现方式

方式时间源同步误差最大规模典型接线
PTP 网络授时交换机/PC0.2–1 µs128 台 GigE普通网线
GPS 1 PPSGPS 接收机50 ns无上限BNC 同轴
FPGA 时序板10 MHz 晶振10 ns256 路多路 LVDS

关键参数(GenICam 通用)

节点取值说明
TimeSynchronizationEnableTrue打开授时模式
PTPEnableTrue启用 PTP
PTPModeSlave相机作为从钟
ActionCommandKey0x12345678统一触发键
ScheduledActionTime20250615 14:30:00.250000绝对曝光时刻

选型与布线速查

需求推荐方案精度备注
立体视觉PTP + GigE≤ 1 µs普通网线即可
高速 3DGPS 1 PPS + FPGA≤ 50 ns需同轴 + 时序板
教学实验PC PTP≤ 1 µs成本最低

一句话总结

授时触发把「脉冲」升级为「绝对时刻」,让几十甚至上百台相机像一台一样同步曝光,误差从毫秒级降到纳秒级,真正实现了工业视觉的“时间统一”。

🎯除非选型速查表

需求推荐模式接口备注
静态检测连续采集成本低
实验室抽检软件触发USB/GigE开发快
高速产线硬件边沿触发TTL/RS-485微秒级
3D 立体同步触发集中分发或 PTP< 1 µs
跨厂房授时同步GigE + PTP绝对时间戳

🚀连续跑静态,软件做调试,硬件追高速,同步玩微秒,授时定乾坤。

http://www.dtcms.com/a/350846.html

相关文章:

  • Spring介绍
  • Linux iptables 防火墙
  • Linux网络编程基础API
  • [灵动微电子六步换向(方波控制)方案MM32BIN560C] 六步换向实现和规律
  • PostgreSQL诊断系列(2/6):锁问题排查全攻略——揪出“阻塞元凶”
  • RK3568 Linux驱动学习——pinctrl和gpio子系统
  • onnx入门教程(四)——ONNX 模型的修改与调试
  • Day24: NumPy 奥德赛:用科学计算的魔法征服数据宇宙!
  • 32.Ansible平台搭建
  • 2024年09月 Python(二级)真题解析#中国电子学会#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
  • NFC线圈设计计算
  • 力扣热题——前K个高频元素
  • 记一次Arrays.asList集合删除的错误
  • Java vs Kotlin 在实际开发中的主要区别与面试题总结
  • 太阳光模拟器在国防军工中的应用
  • k8s-容器化部署论坛和商城服务(小白的“升级打怪”成长之路)
  • K8s Pod驱逐机制详解与实战
  • SpringBoot防重放攻击的5种实现方案
  • 什么是数据库?现代数据库类型、示例与应用(2025)
  • 深入理解 iptables:Linux 防火墙从入门到精通
  • Vue3使用 DAG 图(AntV X6)
  • 2024年12月 Python(二级)真题解析#中国电子学会#全国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
  • Spring Boot 3.5 新特性
  • C++ namespace
  • 国内外大模型体验与评测:洞察智能时代的核心驱动力一、引言
  • DataX HdfsWriter 插件文档
  • 实现自己的AI视频监控系统-第二章-AI分析模块2
  • Java全栈开发面试实战:从基础到微服务的完整技术解析
  • Oracle数据库如何修改字段中的两个字符
  • CF2133C 下界(The N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