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触控:自电容 vs 互电容
电容感应工作模式——
自电容(Self-Capacitance)
互电容(Mutual Capacitance)
今天用3分钟,带你一次看懂它们的区别、优缺点和隐藏彩蛋!
01 自电容:单点触控王
🔧 工作原理
测的是“电极↔大地”之间的电容。手指靠近=多了一条到地“捷径”→总电容增大。
📌 优点
• 结构极简:1根线搞定一颗按键
• 超低功耗:一颗纽扣电池跑一年
• 戴手套也能用:距离增加不失灵
📌 局限
• 多点会出现“鬼影”:两根手指同时按下,系统只看到一个“大点”,坐标对不上号
📌 典型场景
真无线(TWS)耳机触控区、电动牙刷按钮、汽车门把手接近感应……
02 互电容:多点触控扛把子
🔧 工作原理
TX电极发出电场 → RX电极收信号 → 手指靠近“偷走”电场→互电容减小。
📌 优点
• 真·多点:10指触摸、双指缩放无压力
• 抗干扰性:水滴、油渍、汗水都不怕
• 高刷新:手游240 Hz触控采样率不是梦
📌 缺点
• 布线复杂:手机屏FPC像蜘蛛网
• 功耗略高:但快充30分钟回血管够
📌 典型场景
智能手机/平板、车载中控、带手势识别的智能镜子……
03 一张图总结(建议保存)
结语
下次有人问你“为什么耳机只能点一下,手机能十指齐飞?”
就把这篇推文甩给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