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工作后的总结和反思3

我在社交软件看到一个加拿大华人说:现在不是去送菜,就是送外卖,就是搬货。每天回到家汗水都湿透衣服。坐到电脑前就犯困。咳,研究ECS寻路是道哥强打精神硬挺着弄的,感觉这个会有用。然后就进入疲惫期了。每天身体太累了,过几天老婆又帮我找了一个工地让我去当木工了。我只是希望别使用电锯的时候丢几根手指头就行。咳!

我回答说: 你让我反思商人和技术人员的区别。

商人把自己的优势当作卖点,思考的是如何用优势获得最大产出和最大盈利。

在我看来,你的优势是能快速理解ECS寻路,能快速理解各种计算机的机制, 你可以用别人写好的插件模块(哪怕盗版的),然后快速进入下一个开发阶段;但却想着自己手撸一个模块。

问题是现在不是古代,古代可以慢工出细活。现代节奏快。唉。

他回答我说:我主要的想法是如果我不把ECS搞明白,那么给我我也不知道怎么用啊。如果我能搞明白,我就可以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了。不然将来如果我加入游戏公司,或者参加了网络合作方式的游戏团队。作为程序(虽然不是科班出身),做不到项目负责人要求的功能,到时候人家就会说:我要你来是干啥的你自己不知道吗?还程序呢,切~

王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疑问是:技术人员和商人,谁的思考总量更多更深?

行为权重积分制。假设商人探查市场(走访、展博会、线上商店统计)的思考量是5积分,分析某个细分领域的产品优势和买点,思考量是10,产品原型设计的思考量是30... 或者您作为人工智能可以填写更精准的数值,以此来作为积分制判断。

技术人员与产品经理或者甲方需求方,谈论并理解产品需求的思考量是5积分,分析产品使用某个技术框架和开发难点的思考量积分是10;根据产品需求设计产品原型和操作流程图的思考量积分是30。同样的您作为人工智能可以填写更精确的数值。以及在商人和技术人员的行为积分表上设置更多的积分项目。

最终目的是通过数学方式去统计两者的思维总量消耗,而不是依赖前人的经验得出结论。

我想到了与世界的互动;最容易统计的是收入;以互动作为锚点,以收入统计做层次性分析。
技术人员(互联网大厂年薪平均数位 50-70 万)(毕业生或初级技术 年薪可能6万)
商人(大公司能上福布斯榜)(个体户就算路边摊 年薪平均数6万很正常)

很神奇的是,个体户路边摊对应技术层面的个体户(接软件外包、出差维护等),路边摊个体户与办公室技术职员并不对应,因为技术职员很少需要自己决策,根据领导者的决策把需求转化为成果;技术职员作为职能部门成员更多的是听命令行事;我自己也是在独自负责整个项目时,才想明白的这一点。

自己设计的流程和逻辑, 

自己有可能设计出错,或者有更好的方案。
预先自己没想到,或者不愿意费那么多心思,
考虑不周,就会付出代价,可能要加班,或者推倒重来。
人在解决具体问题和试错的过程中,反复调优或重构。


能很快意识到哪些是宏大叙事下的纸面担忧,哪些是具体需求绕不过去的难点
纸面担忧偏向于情绪和体验上的,担心负责人或同事的轻视,担心领导要求的某个扯虎皮的指标没有完成。

人的意识就像游戏中的精神力点数,我经历过多次意识力耗竭的情况,写代码会出现低级失误,难以觉察到显著的书写错误。非要休息后才能恢复认知能力。
人存在精神注意力没有放在绕不过去的难点上,而是放在了叙事的纸面担忧的问题上。
这是严重的个人资源错误放置,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存在。

小学时期玩过“大富翁”掷骰子作为行动点数,其他玩家经过自己经营的格子,就能赚钱;没钱了就会出局,赚的最多的玩家获胜。
大部分人只会为“真需求”花钱。

对于农民来说,给孩子娶媳妇是可以掏空家底并跟亲戚借钱的真需求,读书是次需求,成绩好可以多读,成绩不好早点打工。
对于重度玩家来说,月卡或者每月促销活动抽卡才是真需求,只需要几十或者两三百块,就能抽中想要的角色卡牌。
对于单身狗来说,足浴按摩是真需求。遇到喜欢的女人,几百上千块的加钟服务不是问题;遇到不喜欢的女人,多吃一个果盘都会骂过去。

(1)认知积分模型(基于神经经济学研究)
行为类型技术思维能耗值商业思维能耗值本质差异
需求理解5(被动接收)10(主动预判)商人需预判市场波动
解决方案设计30(深度编码)15(快速试错)技术追求完美 vs 商业追求可用性
风险评估8(技术可行性)25(多维博弈)商人需计算政策/供应链等变量
执行监控12(代码调试)18(资源调度)技术单线程 vs 商业多线程
日均总值(8h)≈200≈280商人多36%全局负荷

注:能耗值基于前额叶皮层血氧消耗实验数据换算,1单位≈0.02ml/g/min
表格来自:知乎直答

"系统性思考的意愿"。「琢磨自己想琢磨的事物」是普通人的一大进步。因为他原本可以不动脑,原本可以在任何领域都拒绝思考,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在自己喜欢的方面,动动脑子、思考思考」

普通人想要的是结论,就像这个问题本身,题主想要的也是一个关于“高手是怎样做到的?”的结论。高手想要的是思考的过程,普通人想要的是思考的结论。普通人最多最多,在他所感兴趣的某个问题上,花一点时间去思考。甚至他愿意花费的时间也很可怜,可能只有极少数的一丁点。他不会涉足其他领域,更不可能在其他领域上面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 橙子会变甜的回答 - 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8050207/answer/2330437137

http://www.dtcms.com/a/349061.html

相关文章:

  • cookie,session,token之间有什么关系
  • 大模型知识--Function Calls
  • Kubernetes — 学习 Sidecar 容器模式
  • 面经-自用
  • CVPR 2025 | 医学影像加速进化:深度学习×多模态,精准诊断再升级
  • Transformer 模型详解:从自注意力到编码器-解码器结构
  • 拓展:simulink中将仿真环境离散化
  • 关于熵减 - 飘升机
  • Vue3路由
  • C++11新特性全面解析(万字详解)
  • SQL Server从入门到项目实践(超值版)读书笔记 24
  • 详细的周任务清单(Week1-Week24,每周具体目标+任务)
  • Pod 生命周期:从创建到销毁的完整旅程
  • Linux shell编程初步认知与变量学习
  • 【基础算法】初识搜索:递归型枚举与回溯剪枝
  • 基于 Bright Data MCP + LangChain 构建实时网页问答 AI Agent:完整实战教程
  • 玩转深度学习数据填补!CNN-GRU组合模型数据填补(四个案例数据)
  • KVM虚拟化部署全攻略
  • 使用Python实现DLT645-2007智能电表协议
  • 【Docker基础】Docker-compose常用命令实践(三):镜像与配置管理
  • 纯净Win11游戏系统|24H2专业工作站版,预装运行库,无捆绑,开机快,游戏兼容性超强!
  • 27.编程思想
  • 【JVM内存结构系列】四、不同垃圾回收器与堆内存的适配关系:从分代GC到Region GC
  • kylin10-x64 离线安装docker28.3.3
  • 第16届蓝桥杯C++中高级选拔赛(STEMA)2025年3月9日真题
  • 互联网大厂Java面试模拟:核心技术点深度解析
  • 深度剖析Spring AI源码(四):RAG的基石,解密VectorStore的统一抽象
  •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 【机器学习】5 Bayesian statistics
  • AOSP构建指南:从零开始的Android源码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