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提问:温度不改变 logits 与概率的排名,为何还会影响模型输出?

你此前围绕温度的核心困惑始终是:“温度不改变 logits 与概率的排名,为何还会影响模型输出?” 以下总结将紧扣这一困惑,并重点补充核采样(Top-p)在其中的作用,明确温度与核采样如何共同影响输出。

一、你的核心疑问(锚定困惑起点)

  1. 基础困惑:温度仅缩小 / 放大概率差距(如 300:3→3:1),不改变概率排名(高 logits 的 token 始终概率最高),为何要调整温度?
  2. 关键延伸:若温度不改变概率排名,且结合核采样(Top-p)是 “选概率累积达 p 的 token 集合”,为何最终输出仍会受温度影响?

二、关键结论(紧扣核采样,解答困惑)

1. 温度的本质:不改变概率排名,只调整 “概率分布的离散度”(基础前提)

温度的作用是对模型输出的logits(未归一化分数)进行缩放(计算概率前需先除以温度),核心影响是概率分布的 “陡峭 / 平缓程度”,但不改变排名:

  • 温度↑:logits 缩放后差距缩小→softmax 归一化后,高概率 token 的概率降低、低概率 token 的概率升高→概率分布更 “平缓”;

  • 温度↓:logits 缩放后差距放大→高概率 token 的概率更集中、低概率 token 几乎被压制→概率分布更 “陡峭”。

    例:logits [5,3],无论温度 T 是 0.1 还是 10,5/T 始终>3/T→概率排名永远是 “第一个 token>第二个 token”。

2. 输出是否受影响,核心取决于 “采样策略”—— 需重点结合核采样(Top-p)分析

你困惑的关键突破口是 “采样策略”:若仅看 “概率排名”,忽略实际生成中如何 “选 token”,就会误以为温度无效;而核采样(Top-p)作为大模型常用的随机采样策略,正是温度发挥作用的重要场景。

(1)对比:贪心搜索(温度无效,无核采样参与)

若采用 “每次选概率最高的 token”(贪心搜索):

因概率排名固定,无论温度如何调整,永远只会选排名第一的 token→输出完全确定,温度和核采样均无意义。这也解释了 “为何你会觉得‘排名不变则输出不变’”—— 但这是仅针对贪心搜索的特殊情况,而非大模型生成的主流场景。

(2)重点:核采样(Top-p)+ 随机采样(温度的核心作用场景)

核采样(Top-p)的本质是 “动态划定候选 token 范围”,而非直接按概率选:

  1. 第一步(排序与累积):先将所有 token 按概率从高到低排序,然后依次累加概率,直到累积概率达到预设阈值 p(如 p=0.9),此时选中的所有 token 组成一个 “候选集合”(排除概率极低、累积后仍达不到 p 的 token);
  2. 第二步(重新归一化与采样):对 “候选集合” 内的 token 概率重新归一化(确保集合内概率和为 1),再从这个集合中随机采样选下一个 token。

而温度的作用,正是在核采样的 “候选集合” 中发挥关键影响:

  • 低温场景(如 T=0.1):

    温度低→概率分布极陡峭→核采样筛选出的 “候选集合” 中,排名第一的 token 概率可能占比极高(如 95%),其他候选 token 概率仅 5%→即使在集合内随机采样,也几乎只会选到高概率 token→输出高度确定、稳定(核采样仅排除了极低概率 token,温度放大了候选集内的概率差距);

  • 高温场景(如 T=2.0):

    温度高→概率分布平缓→核采样筛选出的 “候选集合” 中,各 token 概率更平均(如排名第一的 token 占 40%,第二占 30%,第三占 20%)→随机采样时,低排名但在候选集内的 token 被选中的概率大幅提升→输出更随机、更多样(核采样划定了范围,温度缩小了候选集内的概率差距)。

简言之:核采样负责 “圈出有资格被选的 token”,温度负责 “调整这个圈子里各 token 的‘中奖概率’差距”—— 两者协同,让温度即使不改变排名,也能通过影响核采样候选集内的概率分布,最终改变输出。

三、核心总结(锚定你的困惑,强化核采样角色)

温度的作用不是 “改变概率排名”,也不是 “替代核采样”,而是与核采样协同,通过调整概率分布的离散度,影响核采样候选集内的随机采样结果

  • 若用贪心搜索:排名不变→输出不变,温度和核采样均无效;

  • 若用核采样 + 随机采样:温度通过改变候选集内的概率差距,直接影响 “低排名但在候选集内的 token 被选中的概率”—— 最终实现 “温度越高,输出越多样;温度越低,输出越确定” 的效果。

    这也正是 “概率排名不变,但输出仍受温度影响” 的核心原因,而核采样则是温度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

http://www.dtcms.com/a/347703.html

相关文章:

  • Linux 进程间通信之System V 共享内存
  • 深入探讨集成学习:Bagging与Boosting的核心原理与实践
  • RAG系统开发中的12大痛点及应对策略
  • SVG.js 一个轻量且强大的图形库
  • Sql server的行转列
  • word——表格跨页显示表头
  • PCL点云库入门(第24讲)——PCL库点云特征之NARF特征描述 Normal Aligned Radial Feature(NARF)
  • VGG改进(4):融合Linear Attention的高效CNN设计与实践
  • 遥感机器学习入门实战教程|Sklearn案例⑧:评估指标(metrics)全解析
  • 机器学习案例——预测矿物类型(数据处理部分)
  • 如何在wsl2+Ubuntu中安装Eclipse
  • 第七章 利用Direct3D绘制几何体
  • 一个简洁的 C++ 日志模块实现
  • AI + 医疗:智能诊断如何突破技术瓶颈,走进基层医院?
  • Azure Kubernetes Service (AKS)
  • 在Linux环境中为Jupyter Lab安装Node.js环境
  • `sudo apt update` 总是失败
  • 【KO】前端面试六
  • X射线胸部肺炎检测: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影像分析项目
  • Trae Solo模式生成一个旅行足迹App
  • JS事件的概念
  • 【最后203篇系列】035 数据表同步简单方案
  • 深入理解 React useEffect
  • 语义普遍性与形式化:构建深层语义理解的统一框架
  • 串与数组:从字符处理到多维存储的数据结构详解
  • 【python】min(key=...)用法
  • 【Kubernetes知识点】资源配额与访问控制
  • 小白向:Obsidian(Markdown语法学习)快速入门完全指南:从零开始构建你的第二大脑(免费好用的笔记软件的知识管理系统)、黑曜石笔记
  • Redis学习笔记 ---- 基于token实现登录功能
  • 多媒体内容生成 - 超越文本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