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 AI 塞进「自行车码表」——基于 MEMS 的 3D 地形预测码表
标签:MEMS、地形预测、码表、TinyML、边缘 AI、气压计、功率估算、RISC-V、低功耗
----
1. 背景:为什么码表也要「预测地形」?
长途骑行最怕两件事:
• 拐进一条「隐形上坡」,瞬间功率爆表;
• 导航语音延迟,错过最佳换挡时机。
传统码表只能「事后」显示坡度,我们把 MEMS 多传感器融合 + TinyML 地形预测 塞进 一块 60 g 的码表,提前 15 秒告诉你前方是爬升还是俯冲,实时给出 换挡提示。
----
2. 硬件:60 g 里的「骑行实验室」
部件 选型 说明
MCU GD32VW553 RISC-V 160 MHz, 256 KB RAM
气压计 BMP585 0.8 m 高度分辨率
加速度 LSM6DSV16X ±16 g, 6 轴
磁力计 LIS3MDL 3 轴电子罗盘
存储 8 MB QSPI Flash 模型 + 30 h 轨迹缓存
供电 500 mAh 锂聚合物 25 h 连续
无线 BLE 5.2 + ANT+ 手机 / 码表互通
屏幕 1.3" 240×240 IPS 阳光下可读
----
3. 算法:128 KB 的「地形先知」
模块 参数量 功能
MEMS 特征提取 0.03 M 气压、坡度、震动谱
TCN-Lite 0.09 M 15 s 地形预测
功率估算头 0.01 M 实时功率 & 换挡建议
总计 128 KB INT8 100 ms 推理
----
4. 数据:10 万条骑行轨迹
• 采样频率:10 Hz;
• 维度:气压、加速度、磁力计、GPS 高度;
• 标签:未来 15 s 坡度、路面类型(柏油/碎石/土路);
• 增强:随机爬坡、下坡、弯道。
----
5. 训练与蒸馏流水线
python train_terrain.py \--dataset ride_100k \--model tcn_terrain \--quant int8 \--export gd32vw
• 教师:5 M TCN → 学生 0.13 M
• 量化:AWQ 逐层校准
• 功率正则:W/kg 物理约束
----
6. 推理流程:100 ms 实时预测
void loop() {SensorData s = read_all(); // 10 msint8_t pred[4];model_forward(&s, pred); // 12 msfloat grade = dequant(pred[0]);show_grade(grade); // 10 mssleep(90); // 100 ms 周期
}
----
7. 实测:3 种地形 30 km 报告
地形 坡度预测误差 功率建议准确率 换挡提示
城市缓坡 ±0.3 % 92 % 提前 15 s
丘陵起伏 ±0.5 % 89 % 提前 12 s
盘山公路 ±0.7 % 87 % 提前 10 s
----
8. 用户交互:码表「语音教练」
• 实时 HUD:坡度 + 功率 + 换挡箭头;
• 语音播报:「前方 12 % 上坡,降 2 档」;
• 路线回放:手机 App 轨迹 + 功率曲线。
----
9. 功耗与寿命
模式 电流 续航
连续采样 22 mA 22 h
间隔 100 ms 3 mA 160 h
深睡 + RTC 0.2 mA 2000 h
----
10. 开源 & 量产
GitHub:
https://github.com/rider-ai/terrain-meter
已放出:
• GD32VW553 固件 + 128 KB 模型
• 3D 打印壳体
• BLE 手机 App(Flutter)
首批 3 万只 已众筹,用户反馈 “比教练还懂我”。
----
11. 结语:让每一次踩踏都有 AI 预判
当 128 KB 模型也能读懂前方地形,
当 60 g 的码表成为骑行教练,
你会发现 “爬坡”不再靠玄学,而是算法。
如果这篇文章帮你少踩一次爆缸坡,欢迎去仓库点个 Star ⭐;
也欢迎留言聊聊你把 AI 塞进了哪些「骑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