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补给站—金湾读书会—第二期—课题分离——20250823
读书会脑洞补给站第三期阿德勒心理学课题分离理论
理论说明
课题分离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观念,指的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功课、责任)
要为自己的课题负责,不越俎代庖操心别人的课题
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区分清楚、分离开来
第一个可以提问的点:
大家可以讨论一下什么是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解决人际关系,界限问题。三种人际关系,花园进出理论。
将黄景瑜替代换普通人,再进行课题分离。
男人的课题:自以为是“担心失去,疏离”。需要确认成功率很高才会行动。“她会不会接受我”。
女人的课题:
共情问题和翻篇
课题分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很多棘手的问题,用课题分离来判断,可能会让我们豁然开朗。
但是,一件事来了,怎么来分辨这是谁的课题呢?阿德勒认为,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就可以,谁来承担这个结果,那就是谁的课题,谁就有这件事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听起来很简单,但操作起来太难了!因为生活中,人跟人之间的牵绊,不是简简单单能够说得清楚的。尤其是在跟父母、配偶、孩子、朋友、老板、同事这些人的关系中,不仅要考虑这个事本身该怎么样,还要顾虑对方情感上的感受,并且承担对方这种感受带给你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试试用课题分离的方法来处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那些棘手的问题。
案例分析—情侣旅游
需要先表达情绪。
将出发时间提前是好措施。
长期这种矛盾,需要分手吗?
A:首先,给出替代方案。
案例分析—情侣生活
案例分析—员工被老板质疑批评
第一,在结果同时对两个人都有影响时,怎样进行课题分离。第一步先看这件事的结果由谁来承担,如果这一步无法判定清楚,那么再看这件事由谁来去做。由谁去做,那就是谁的课题。
第二,课题分离,不是放飞自我,听之任之。而是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课题,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做到无愧我心。
第三,与他人的交互,良好有效的沟通、同理和共情,同样是你的课题。
阿德勒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根源在于课题分离的缺失。具体表现为: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例如,父母过度干涉孩子的学习选择,员工试图迎合领导的不合理期待,夫妻之间互相指责对方的行为等,这些矛盾的产生往往源于没有清晰界定各自的课题边界。
阿德勒强调,判断课题归属的关键在于谁承担选择的结果。如果结果主要由自己承担,那就是自己的课题;反之则是他人的课题。通过区分“我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人们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内耗,专注于自身成长,同时尊重他人的独立性,从而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