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3.2.6 混凝土基础施工

        混凝土基础的主要形式有单独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等。

1、单独基础浇筑

(1)台阶式基础施工,可按台阶分层一次浇筑完毕(预制柱的高杯口基础的高台部分应另行分层),不允许留设施工缝。每层混凝土按照先边角后中间一次完成。

(2)浇筑台阶式柱基时,为防止垂直交角处可能出现吊脚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 在第一级混凝土捣固下沉 2~3cm后暂不填平,继续浇筑第二级,先用混凝土沿第二级模板底圈做成内外坡,然后再分层浇筑。外圈边坡的混凝土于第二级振捣过程中自动摊平,待第二级混凝土浇筑后,再将第一级混凝土齐模板顶边拍实抹平。

        ② 捣完第一级后拍平表面,在第二级模板外先压以 200mmx100mm 的压角混凝土并加以捣实后,再继续浇筑第二级。

(3)为保证杯形基础杯口底标高的正确性,宜先将杯口底混凝土振实并稍停片刻初凝前)再浇筑振捣杯口模内四周的混凝土,振动时间尽可能缩短。同时,还应特别注意保证杯口模板的位置不被移动,应两侧对称浇筑,以免杯口模挤向上一侧或由于混凝土泛起而使芯模上升。

(4)高杯口基础,由于台阶较高且配置钢筋较多,可采用后安装杯口模的方法,即当混凝土浇捣至接近杯口底时,再安装杯口模板后继续浇捣。

(5)锥式基础,应注意斜坡部位混凝土的振捣质量,在振捣器振捣完毕后,用人工将斜坡表面拍平,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2、条形基础与设备基础浇筑

(1)根据基础深度宜分段分层连续浇筑混凝土,一般不留施工缝。各段层间应至少在混凝土初凝前相互衔接,每段间浇筑长度控制在 2000~3000mm,做到逐段逐层呈阶梯形向前推进。

(2)一般应分层浇筑,并保证上下层之间不形成施工缝,每层混凝土的厚度宜为300~500mm。每层浇筑顺序应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浇筑,也可采取中间向两端或两端向中间浇筑的顺序。

3、大体积混凝土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宜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温度、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进行试算,并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的升温峰值、里表温差及降温速率的控制指标,制订相应的温控技术措施。

(2)配制大体积混凝土所用水泥应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3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50kJ/kg,7d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80kJ/kg。细骨料宜采用中砂,粗骨料宜选用粒径5~31.5mm砂砾,并连续级配;当采用非泵送施工时,粗骨料的粒径可适当增大。

(3)大体积混凝土采用60d或90d强度作为指标时,应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不宜大于180mm。拌合水用量不宜大于170kg/m;水胶比不宜大于0.45;砂率宜为 38%~45%。

(4)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①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宜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施工或推移式连续浇筑施工。整体分层连续浇筑或推移式连续浇筑,应缩短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②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应根据所用振捣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确定整体连续浇筑时宜为300~500mm。层间最长的间歇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时,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

        ③ 混凝土浇筑宜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当混凝土供应量有保证时,亦可多点同时浇筑。混凝土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

        ④ 混凝土应采取机械振捣。在初凝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裂缝。

(5)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① 养护方法分为保温法保湿法两种。
②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终凝前加以覆盖和浇水进行保温保湿养护。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③ 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拆除。

(6)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环境温度与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1~4d,每4h不应少于1次;5~7d,每8h不应少于1次;7d后,每12h不应少于1次,直至测温结束。温控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

        ① 混凝土浇筑体的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最大温升值不宜大于50℃;

        ② 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

        ③ 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④ 混凝土浇筑体的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 20℃。

(7)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① 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

        ② 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水胶比,减少水泥用量

        ③ 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如降低拌合水温度;骨料用水冲洗降温等。
④ 及时对混凝土覆盖保温、保湿材料

        ⑤ 可在基础内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产生的温度。

        ⑥ 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应力和温度应力。

        ⑦ 大体积混凝土可采用二次抹面工艺,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http://www.dtcms.com/a/343375.html

相关文章:

  • Chrome 内置扩展 vs WebUI:浏览器内核开发中的选择与实践
  • C++入门自学Day16-- STL容器类型总结
  • Git标准化开发流程
  • iOS 应用上架多环境实战,Windows、Linux 与 Mac 的不同路径
  • 详解开源关键信息提取方案PP-ChatOCRv4的设计与实现
  • 哈尔滨云前沿服务器租用类型
  • IoTDB如何解决海量数据存储难题?
  • 多模态大模型研究每日简报【2025-08-21】
  • Python学习-- 数据库和MySQL入门
  • 在线课程|基于SprinBoot+vue的在线课程管理系统(源码+数据库+文档)
  • 华为仓颉语言的函数初步
  • rust语言 (1.88) egui (0.32.1) 学习笔记(逐行注释)(三) 文本标签、按钮、文本框基本使用
  • Rust 入门 模块 (二十二)
  • 意象驱动下的感知与认知信息结构:上古汉语同源词研究视角——基于黄易青《上古汉语同源词意义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 Eject配置
  • 常见的端口扫描
  • 从零到一:RAGFlow 本地部署全攻略
  • Python工程师向项目管理转型的深度分析与学习道路规划
  • 容器化与云安全实践:ChartMuseum、私有仓库、云安全、应用部署、生命周期、定时任务、HPA管理案例流程
  • visual studio更改git提交的用户名和邮件
  • LT8712SX,Type-C/DP1.4 /eDP转 DP1.4/HD-DVI2.0 带音频
  • 服务区小汽车违停检测算法创新与实践
  • Android系统框架知识系列(十二):通知中枢 - Notification Manager Service深度解析
  • 工厂模式全解析:简单、方法、抽象工厂详解
  • comfyUI背后的一些技术——Checkpoints
  • leetcode_238 除自身以外的数组乘积
  • 图--常见面试问题
  • 面试可能问到的问题思考-Redis
  • 开源后台管理系统
  • 云蝠智能Voice Agent的多语言、多音色与语音克隆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