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原理与应用-309]:光学设计 - 什么是光学系统装配图,其用途、主要内容、格式与示例?
一、定义
光学系统装配图是用于指导光学系统组装、调试和检测的工程图纸,它以工程制图规范为基础,结合光学元件参数和机械结构信息,清晰展示光学元件、机械支撑件及其相对位置关系,确保系统按设计要求实现预期功能。
二、用途
- 生产制造
- 为光学元件加工、机械零件制造提供尺寸和公差依据。
- 示例:在激光器生产中,装配图指导透镜焦距、晶体角度等关键参数的加工。
- 组装调试
- 明确元件安装顺序、同轴度要求及调整方式。
- 示例:通过装配图确定反射镜的倾斜角度,确保光路准直。
- 质量检测
- 作为验收标准,检查实际装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示例:检测光斑圆度是否达到装配图中规定的>90%。
- 维护维修
- 提供系统结构信息,便于故障排查和元件更换。
- 示例:在激光器故障时,通过装配图定位损坏的光学元件。
三、主要内容
- 光学元件信息
- 型号与材料:标注透镜、棱镜、晶体等元件的型号(如N-BK7、熔石英)和材料。
- 表面镀膜:明确增透膜(AR)、高反膜(HR)等镀膜类型及波长范围。
- 参数标注:焦距、曲率半径、通光口径等关键参数。
- 示例:在266nm激光器中,标注BBO晶体的相位匹配角θ=45°±0.01°,φ=90°±0.01°。
- 机械支撑结构
- 零件名称与编号:为每个机械件(如镜架、底座)分配唯一编号。
- 材料与表面处理:标注铝合金、碳纤维等材料及氧化、喷砂等表面处理工艺。
- 尺寸与公差:明确零件尺寸、形位公差(如同轴度、垂直度)及表面粗糙度。
- 示例:镜架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模量>200GPa,表面粗糙度Ra<0.4μm。
- 光路与机械关系
- 光路走向:用箭头或虚线表示光束传播路径。
- 同轴度要求:标注光学元件与机械轴的同轴度公差(如±0.01mm)。
- 调整机构:描述PZT驱动镜片、柔性铰链等微调机构的设计。!!!
- 示例:通过PZT驱动镜片倾斜(调整范围±5mrad,分辨率0.1μrad)补偿光束偏移。
- 技术要求
- 性能指标:输出波长、功率稳定性、光束质量(M²<1.3)等。
- 环境适应性:工作温度(18-38℃)、湿度(<80%RH)等条件。
- 安全标准:符合IEC 60825-1激光安全等级要求。
- 示例:激光器输出功率稳定性<1%,指向稳定性<1μrad/h。
四、格式
- 图纸布局
- 主视图:展示光学系统核心结构,如光路走向和元件排列。
- 俯视图/侧视图:补充机械支撑结构的细节。
- 局部放大图:对关键部位(如晶体安装)进行详细展示。
- 示例:主视图显示种子源、放大模块和频率变换模块的布局,俯视图标注光路底板尺寸。
- 标注规范
- 尺寸标注:采用机械制图标准,标注线性尺寸、角度及公差。
- 表面粗糙度:用符号标注关键接触面(如晶体与水冷板接触面Ra<0.4μm)。
- 形位公差:用框格标注同轴度、垂直度等要求。
- 示例:在镜架图中标注同轴度公差±0.01mm,表面粗糙度Ra<0.8μm。
- 技术要求文本
- 单独列出性能指标、环境条件和安全标准。
- 示例:
- 输出波长:266nm±1nm
- 重复频率:1kHz-70MHz
- 工作温度:18-38℃
- 安全等级:IEC 60825-1 Class 1M
五、示例(文字描述)
标题:XXX-PDUV系列266nm深紫外皮秒激光器光学系统装配图
- 主视图
- 左侧:种子源模块(LD泵浦源、SESAM锁模晶体、谐振腔),标注谐振腔长度(100mm±0.01mm)。
- 中部:放大模块(Nd:YVO₄晶体、偏振片、波片),标注晶体温度控制精度(±0.2℃)。
- 右侧:频率变换模块(LBO/BBO晶体、棱镜组、二向色镜),标注BBO晶体相位匹配角(θ=45°±0.01°,φ=90°±0.01°)。
- 光路走向:用虚线表示1064nm→532nm→266nm的倍频过程。
- 俯视图
- 光路底板:花岗岩材质,厚度50mm,表面精度±0.01mm。
- 机械支撑:碳纤维镜架(模量>200GPa)通过柔性铰链固定,调整范围±1mm。
- 技术要求
- 输出功率:>3W,稳定性<1%
- 光束质量:M²<1.3,光斑圆度>90%
- 环境条件:温度18-38℃,湿度<80%RH
- 安全标准:IEC 60825-1 Class 1M
- 局部放大图
- BBO晶体安装:标注晶体角度调整机构(PZT驱动,分辨率0.1μrad)和温度传感器位置。
六、总结
光学系统装配图是光学工程的核心文件,通过精确标注光学元件参数、机械结构尺寸及技术要求,确保系统按设计要求实现高性能输出。其格式需符合工程制图规范,内容需涵盖光路、机械、性能及安全等多方面信息,为生产、调试和维护提供全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