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从头教学Linux(Day 15)
五、路由器配置
网络层作用:
定位,路由,流控;
封装IP头部
1、IP数据包格式
MAX TTL(每经过一个路由器减1):
windows: 128
linux:64
网络设备:255
2、广播与广播域
2.1 广播与广播域
广播:将广播地址做为目的地址的数据帧
广播域:网络中能接收到同一个广播所有节点的集合
2.2 MAC地址广播
广播地址为FF-FF-FF-FF-FF-FF
2.3 IP地址广播
广播MAC地址为FF-FF-FF-FF-FF-FF
广播IP地址为IP地址网段的广播地址

3、ARP协议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将一个已知的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
3.1、ARP协议工作原理
1.PC1发送数据给PC2,查看缓存没有PC2的MAC地址
2.PC1发送ARP请求消息(广播)
3.所有主机收到ARP请求消息
4.PC2回复ARP应答(单播)
5.其他主机丢弃
6.PC1将PC2的MAC地址保存到缓存中,发送数据
3.2、查看arp缓存的命令
超时时间:120s
Windows系统中的ARP命令
arp -a:#查看ARP缓存表
arp -d:#清除ARP缓存
#ARP绑定
arp -s IP地址 MAC地址
##绑定arp的原因:防止arp欺骗和攻击
Cisco系统中的ARP命令
#查看ARP缓存表
Router#show arp
#清除ARP缓存
Router#clear arp-cache
#ARP绑定
Router(config)#arp ip-address mac-address arpa
4、CISCO路由器配置
设备连线口诀:
路由器与PC机是同种设备
同种设备用交叉线
异种设备用直通线
交换机之间两者皆可
4.1、路由的概念
跨越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的一个互联网络来转发数据包的过程

4.2、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4.3 路由表的形成
路由表
- 路由器维护的路由条目集合
- 路由器依据路由表进行路径选择
路由表形成方式
- 直连网段
- 配置IP地址且端口状态UP时,自动生成直连路由
- 非直连网段
- 静态配置
- 动态学习
4.4 静态路由
- 由管理员手动配置的单向路由
- 灵活性较差
4.5 默认路由
- 当路由表中无匹配的目标网络条目时,数据包将被转发至默认路由接口
4.6 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过程
- 保持IP地址不变
- 改变MAC地址
4.7 交换与路由对比
特性 | 路由 | 交换 |
---|---|---|
工作层级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转发依据 | 路由表 | MAC地址表 |
主要功能 | 路由选择与转发 | 硬件转发 |
4.8、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的配置
静态路由的配置
Router(config)# ip route network mask {address | interface}
默认路由的配置
Router(config)# ip route 0.0.0.0 0.0.0.0 address
配置实例
1)实现两台主机互通

2)配置静态路由实现全网互通

20网段-->30网段:
R2-->R1-->R3
30网段-->20网段:
R3-->R2
10网段-->20网段:
R1-->R2
20网段-->10网段:
R2-->R3-->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