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本周想法
一、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内需企稳与结构矛盾并存
1. 经济数据:工业与消费温和复苏,地产拖累仍存
工业增加值表现亮眼,7 月同比增长 5.7%(环比 + 0.38%),1-7 月累计增长 6.3%,制造业展现出较强韧性,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贡献显著。消费与投资呈现分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 月同比增长 3.7%(1-7 月 + 4.8%),但环比下降 0.14%,显示复苏动能尚不稳固;固定资产投资 1-7 月仅增长 1.6%,若剔除房地产则增长 5.3%,地产对整体投资的拖累持续存在。
通胀方面呈现分化特征,CPI 环比由降转涨 0.4%(核心 CPI 同比 + 0.8%,连续 3 个月回升),PPI 环比降幅收窄至 - 0.2%,PPI-CPI 剪刀差小幅收敛,中下游企业利润压力得到一定缓解。
2. 政策驱动:流动性宽松 + “反内卷” 提速
货币政策保持宽松态势,央行 8 月 15 日开展 5000 亿 6 个月逆回购,叠加 8 月 8 日 7000 亿操作,本月累计超额投放 3000 亿中期流动性;市场预期 MLF 到期后续作可能加量,流动性宽松格局有望延续。
财政与产业政策协同发力,“反内卷” 政策加速推进,聚焦光伏、有色等产能过剩行业,通过供给侧重组与价格管控修复行业盈利,光伏已被列为政策落地的风向标。消费刺激政策持续加码,个人消费贷款政策落地,政策重点支持新消费领域(如 AI 硬件、新能源车)。
3. 外部环境:中美缓和与美联储博弈
中美关税延期后进入相对稳态,10 月特朗普访华或 APEC 峰会将是关键节点;美国 7 月 CPI 同比 2.7% 低于预期,但核心 CPI 升至 3.1%,美联储降息时点存在不确定性,美元波动加剧可能扰动港股及外资流向。
二、资金流向与市场情绪:中小盘获利了结,大盘蓝筹吸金
1. 期指持仓分化:IF、IH 增仓 vs IC、IM 减仓
8 月 14 日持仓数据显示,IF、IH 主力合约分别增仓 5578 手和 3248 手,多头主力增仓力度显著(IF 多头增 4902 手),净空头降至 23938 手(IF)和 14534 手(IH),反映出机构对大盘股的防御性配置需求上升。与之相反,IC、IM 主力合约减仓 9652 手和 6229 手,IM 净空头升至 50033 手,中小盘资金获利了结压力增大。
基差变动方面,IM 贴水收窄至 - 62.5 点(8 月 13 日),但 IC 贴水扩大至 - 56.3 点,显示中小盘市场情绪波动加剧。
2. 增量资金动向:ETF 成布局主线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港股超 9000 亿港元,恒生科技指数 ETF(513180)获持续加仓,AI 与互联网龙头(腾讯、中芯国际)成为核心配置标的。A 股 ETF 布局呈现结构性特征,“反内卷” 赛道中,新能源 ETF(516850)、有色金属 ETF(516650)受政策催化,光伏涨价预期升温;科技底仓方面,恒生互联网 ETF(513330)低位吸筹,AI 产业链(算力、自动驾驶)成为 8 月布局重点。
3. 情绪指标:杠杆与波动率双升
两融余额突破 2.03 万亿元(8 月 13 日),参与交易投资者数达 52.34 万名,创年内新高;沪深 300 波动率升至 9.89%,期权隐含波动率出现分化(看跌期权 IV 下降),反映市场分歧加剧。
三、后市展望
短期:震荡分化加剧
IH:红利防御 + 政策托底
低估值 + 高分红央企表现占优;“反内卷” 政策利好银行、能源等权重板块盈利修复。ETF 联动方面,港股央企红利 ETF(513910)配置需求上升,与 IH 形成共振。
IH2509:2800-3100点
IF:费复苏与外资回流主导
核心变量在于 7 月核心 CPI 回升至 0.8%,消费龙头(白酒、家电)盈利预期改善;北向资金 8 月净流入提速,银行与消费板块占比超 60%。
IF2509:4100-4300点
IC:产业政策驱动的 α 机会
政策催化效应明显,半导体、机器人等 “新质生产力” 获财政补贴,7 月工业增加值中高技术制造增长 8.1%。
价格区间为支撑 6340 点,阻力 6560 点,政策落地或推动冲击 6700 点。
IC2509:6350-6750点
IM:高波动的科技成长标杆
业绩与估值博弈持续,AI 算力、互联网中报利空出尽,恒生互联网 ETF 资金逆势流入。
IM2509:7000-7250点
四、风险提示
外部政策突变:美国核心通胀反弹至 3.1%,关注美联储官员表态,若释放偏鹰预期或引发外资撤离,另外关注双普会晤成果。
国内政策执行滞后:光伏 “反内卷” 若未按目标分解落实,IC、IM 或面临估值回调。
流动性边际收紧:DR007 若持续高于政策利率 20bp 以上,高杠杆中小盘(IM)承压。
【备注:想法仅供学习交流,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