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大数据云原生是什么

"云原生"(Cloud Native)指的是‌利用云计算原生优势(弹性、按需服务、自动化、分布式等)来设计、构建、部署和运行大数据应用和工作负载的方法论与技术体系‌。它不是简单地“把大数据平台搬到云上”,而是从根本上重新设计和改造大数据技术栈,使其能充分发挥云环境的潜力。

以下是云原生大数据的关键特征和核心要素:

  1. 基于容器的部署与管理:

    • 核心:‌ 大数据组件(如Spark、Flink、Kafka、Hive Metastore等)被打包成轻量级的容器(通常是Docker)。
    • 平台:‌ 这些容器由容器编排平台(主要是Kubernetes)统一调度、管理和编排。
    • 优势:
      • 环境一致性:‌ 消除了“在我机器上能跑”的问题。
      • 资源隔离:‌ 不同应用/租户的资源得到更好的隔离。
      • 敏捷性:‌ 快速启动、停止、复制和扩展应用实例。
      • 标准化交付:‌ 以容器镜像作为交付单元,简化部署。
  2. 微服务架构:

    • 核心:‌ 将传统单体或复杂耦合的大数据平台(如Hadoop集群)拆分成独立的、松耦合的、功能单一的微服务。
    • 例子:‌ 将HDFS NameNode、Spark History Server、YARN ResourceManager、监控代理等都拆成独立的微服务部署在K8s上。
    • 优势:
      • 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 可以单独升级或扩缩某个服务,不影响整体。
      • 技术异构性:‌ 不同服务可以采用最适合的语言/框架开发。
      • 更高的弹性和可维护性:‌ 单个服务故障影响范围小,更容易定位和修复问题。
  3. 声明式API与基础设施即代码:

    • 核心:‌ 使用声明式的API(如Kubernetes YAML/Helm Charts, Terraform)来定义所需的应用状态和基础设施配置。
    • 优势:
      • 可重复性和一致性:‌ 环境配置可版本控制,确保每次部署一致。
      • 自动化:‌ CI/CD流水线可以自动化部署和管理整个环境。
      • 自愈性:‌ 编排平台会自动监控和修复状态偏差(如重启失败的Pod)。
  4. 存储与计算分离:

    • 核心:‌ 这是云原生大数据区别于传统Hadoop架构(存储和计算强耦合在HDFS)的最显著特征之一。
    • 实现:‌ 持久化的数据存储在可扩展、高可用的云存储服务中(如AWS S3, Google Cloud Storage, Azure Blob Storage, MinIO)。
    • 计算引擎(如Spark, Presto, Flink)按需启动容器化的计算集群,挂载对象存储进行读写。
    • 优势:
      • 独立弹性伸缩:‌ 存储和计算可以各自独立地按需扩展,资源利用率更高,成本更低。
      • 更高的持久性和可用性:‌ 对象存储通常提供11个9的持久性,远超自建HDFS。
      • 简化架构:‌ 无需管理和维护复杂的分布式文件系统集群(HDFS)。
      • 数据开放性:‌ 数据在对象存储中,可以被各种不同的计算引擎(甚至非大数据引擎)轻松访问。
  5. 弹性伸缩:

    • 核心:‌ 大数据工作负载通常具有波动性(如按天/周的批处理高峰,实时流的突发流量)。云原生架构能根据实时指标(CPU、内存、队列长度、自定义指标)自动扩缩容器实例数量或计算集群规模。
    • 实现:‌ 依赖Kubernetes HPA/VPA、或计算引擎自身与云厂商Auto Scaling的集成。
    • 优势:
      • 按需付费:‌ 只在需要时为资源付费,显著降低成本。
      • 处理突发负载:‌ 自动扩容应对高峰,避免性能瓶颈或任务积压;空闲时缩容释放资源。
      • 提高资源利用率:‌ 避免资源长期闲置。
  6. 服务网格:

    • 核心:‌ 在微服务之间插入一个专用的基础设施层(如Istio, Linkerd),处理服务间通信(负载均衡、服务发现、流量管理、熔断、重试、安全加密、遥测)。
    • 优势:
      • 统一的可观测性:‌ 方便地追踪请求流、监控服务间延迟和错误。
      • 增强的弹性:‌ 内置重试、超时、熔断机制。
      • 简化网络治理和安全:‌ 提供统一的安全策略(mTLS)和路由规则。
      • 将通信逻辑从业务代码中解耦。
  7. DevOps与持续交付:

    • 核心:‌ 将开发、测试、运维流程紧密结合,构建自动化流水线,实现大数据应用的快速、可靠、频繁的部署。
    • 工具:‌ GitOps(如Argo CD)、Jenkins、GitLab CI/CD等。
    • 优势:‌ 加速创新迭代,提高发布质量和可靠性,降低部署风险。
  8. Serverless数据处理:

    • 核心:‌ 将无服务器计算模式应用到大数据处理中。用户只提交数据处理逻辑(代码),平台自动管理底层基础设施(计算资源、集群生命周期)。
    • 例子:‌ AWS Glue (Spark ETL Serverless), AWS Lambda for streaming processing, Google Cloud Dataflow (Apache Beam Serverless Runner), Azure Synapse Serverless SQL Pool。
    • 优势:‌ 最大程度简化运维,实现真正的按执行付费(甚至按毫秒级计费),极致弹性(瞬间扩展到极大并发)。

总结云原生大数据的目标:

  • 更高的敏捷性和开发速度:‌ 更快地开发、测试和发布新的大数据应用和功能。
  • 更低的运维复杂度:‌ 利用云平台和自动化工具抽象掉大量底层基础设施管理负担。
  • 极致的弹性和资源利用率:‌ 按需使用资源,只为实际消耗付费,成本效益最大化。
  • 更强的可靠性和韧性:‌ 通过分布式、自愈性设计以及云服务的高可用性保障业务连续性。
  • 更开放和可移植:‌ 基于开放标准(如Kubernetes, OCI容器),减少供应商锁定风险(理论上)。

简而言之:‌ 大数据领域的“云原生”,就是利用容器化、Kubernetes编排、微服务、存储计算分离、声明式API、自动弹性伸缩等云原生技术和理念,构建出更敏捷、更高效、更可靠、更经济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和应用。它代表了大数据技术栈在云时代的重要演进方向。

http://www.dtcms.com/a/338737.html

相关文章:

  • 中国技术引领人工心脏变革——欧洲心脏与心力衰竭大会特别报道
  • 思科语音系统简要了解
  • 【科研绘图系列】R语言绘制多种小提琴和云雨图
  • 期权小故事:王安石变法与期权
  • electron进程间通信- 渲染进程与主进程双向通信
  • GitHub 热榜项目 - 日榜(2025-08-19)
  • 从现场到云端的“通用语”:Kepware 在工业互联中的角色、使用方法与本土厂商(以胡工科技为例)的差异与优势
  • AiPPT怎么样?好用吗?
  • Ubuntu22系统上源码部署LLamaFactory+微调模型 教程【亲测成功】
  • Linux下编译ARPACK
  • 【Git Submodules 与微前端架构技术指南】
  • git仓库和分支的关系
  • 主从切换是怎么保证数据一致的?从库为什么会延迟
  • 理解JavaScript中的函数赋值和调用
  • AAA服务器技术
  • 算法训练营day55 图论⑤ 并查集理论基础、107. 寻找存在的路径
  • 谷歌为什么要将Android的页面大小(Page Size)从传统的4KB升级至16KB
  • 解决 UniApp 自定义弹框被图片或 Canvas 覆盖的 Bug
  • 云原生俱乐部-mysql知识点归纳(3)
  • 2 . 大纲
  • 常用植被物候提取方法 (TIMESATE/R语言/Python)-4.0
  • QChart智能坐标轴
  • 【3-3】流量控制与差错控制
  • Linux的ALSA音频框架学习笔记
  • 为单片机专门定制的Unicode字库和API接口
  • 18650锂电池自动化生产线:智能集成提升制造效能
  • Datawhale工作流自动化平台n8n入门教程(一):n8n简介与平台部署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所需数据的清洗实战案例 (结构清晰、万字解析、完整代码)包括机器学习方法预测缺失值的实践
  • 基于 PyTorch 模型训练优化、FastAPI 跨域配置与 Vue 响应式交互的手写数字识别
  • 【Qt】线程池与全局信号实现异步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