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机器学习-决策树:从原理到实战的机器学习入门指南

在机器学习的众多算法中,决策树以其直观易懂、可解释性强的特点,成为入门者的理想选择。它模拟人类决策过程,通过层层判断实现分类或回归任务。本文将从基本概念、核心原理到实战案例,全面解析决策树的工作机制。

一、决策树的基本概念

决策树:是一种树形结构的监督学习算法,其核心逻辑是 “从根节点开始一步步走到叶子节点”。所有数据最终都会落到叶子节点,这一特性使它既能处理分类问题,也能完成回归任务。

一棵完整的决策树由三部分组成:

根节点:整个树的第一个选择点,是决策的起点。

非叶子节点与分支:中间决策过程,每个非叶子节点代表一次特征判断,分支则对应判断结果。

叶子节点:最终的决策结果,所有到达该节点的数据都会被赋予这个结果。

例如,在 “是否去聚会” 的决策树中,根节点可能是 “有没有聚会”,分支为 “是” 或 “否”;非叶子节点可能是 “作业要交”,分支为 “接近”“否”“紧急”;而 “去酒吧”“学习”“看电视” 等则是叶子节点。

二、决策树的训练与测试流程

训练阶段

训练的目标是从给定的训练集中构造出一棵决策树,关键在于从根节点开始选择特征并进行特征切分。

测试阶段

一旦决策树构造完成,测试过程就变得简单。只需将测试数据从根节点开始,按照树的分支规则一步步向下走,最终到达的叶子节点就是预测结果。

三、特征切分的核心:熵与信息增益

1.熵:衡量不确定性的指标

熵:熵是表示随机变量不确定性的度量。

公式:H(X)=- ∑ pi * logpi, i=1,2, ... , n

例子: A集合[1,1,1,1,1,1,1,1,2,2]               B集合[1,2,3,4,5,6,7,8,9,1]

其中pi​是第i类别的概率。熵值越大,说明数据的不确定性越高:

1.当p=0或p=1时,H(p)=0,此时随机变量完全没有不确定性(所有数据属于同一类别)。

2.当p=0.5时,H(p)=1,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最大(两类数据各占一半)。

例如,集合A=[1,1,1,1,1,1,1,1,2,2]中,1 出现的概率为 0.8,2 出现的概率为 0.2,熵值较低;而集合B=[1,2,3,4,5,6,7,8,9,1]包含多种类别,不确定性更高,熵值也更大。在分类任务中,我们希望通过节点分支后,数据类别的熵值更小,即同类数据更集中。

2.信息增益:选择最优特征的标准

信息增益表示特征X使得类Y的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它等于分支前的熵减去分支后的加权平均熵。信息增益越大,说明该特征对降低数据不确定性的作用越明显,也就越适合作为当前节点的切分特征。

四、决策树构造实例

以 “14 天打球情况” 数据集为例,我们来具体看看决策树的构造过程。该数据集包含 14 天的打球记录,特征为 4 种环境变化(outlook、temperature、humidity、windy),目标是构造一棵判断 “是否打球” 的决策树。

初始熵计算

14 天中有 9 天打球,5 天不打球,初始熵值为H=−(149​log149​+145​log145​)≈0.940。

特征信息增益计算

我们逐一计算每个特征的信息增益:

1.对于 outlook 特征,其取值为 sunny、overcast、rainy 的概率分别为 5/14、4/14、5/14。对应的熵值分别为 0.971、0、0.971。分支后的加权平均熵为5/14×0.971+4/14×0+5/14×0.971≈0.693,信息增益为0.940−0.693=0.247。

2.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其他特征的信息增益,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 outlook 作为根节点。

递归构造树

以 outlook 为根节点后,对每个分支下的数据继续计算信息增益,选择次优特征作为子节点,以此类推,直到所有数据的类别被明确划分,最终形成完整的决策树。

五、总结

决策树通过模拟人类决策过程,将复杂的分类或回归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简单的判断,具有极强的可解释性。其核心在于利用熵和信息增益选择最优特征进行节点切分,从而构建出一棵能准确划分数据的树模型。

无论是 “是否打球” 的简单场景,还是更复杂的分类回归任务,决策树都能凭借其直观性和有效性发挥重要作用。掌握决策树的构造原理,将为深入学习更复杂的树模型(如随机森林、GBDT 等)奠定坚实基础。

http://www.dtcms.com/a/337105.html

相关文章:

  • 大模型的底层运算线性代数
  • 实现自学习系统,输入excel文件,能学习后进行相应回答
  • 香港服务器是否支持RAID磁盘阵列?
  • RTSP 播放器 vs RTMP 播放器:延迟对比与技术实践
  • HAProxy使用方法以及和LVS区别
  • 【数据库】Navicat 导入 Excel 数据乱码问题的解决方法
  • NY291NY297美光固态闪存NY298NY303
  • Jina Embeddings:高性能多模态向量模型的演进之路
  • Minitab AI 加持的头脑风暴法,破解企业改进难题
  • 驱动开发系列64 - glCompileShader实现之 GLSL normalize 精度优化
  • Linux 中断机制深度分析
  • SpatialLLM,SpatialReasoner,SpatialLM论文解读
  • 云原生事件驱动引擎(RocketMQ-EventBridge)应用场景与技术解析
  • 01数据结构-交换排序
  • 【EI会议征稿通知】第五届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与通信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HBC 2025)
  • 蓝桥杯算法之搜索章 - 6
  • LeetCode热题100--226. 翻转二叉树--简单
  • SSH 登录失败(publickey)问题总结
  • 【具身智能】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元年——AI与物理世界的融合革命
  • UE TCP通信
  • FTP服务器
  • 【Python面试题】写一个用元类(metaclass)实现API接口自动注册的Demo。以及装饰器在项目中典型应用场景。
  • Unity进阶--C#补充知识点--【Unity跨平台的原理】Mono与IL2CPP
  • 继承中的向上转型、向下转型与动态绑定的深入解析
  • 【案例分享】AI使用分享|如何运用 GPT完成小任务并提升效率 —— Prompt 与案例整理
  • 跨平台笔记协作:cpolar 提升 Obsidian 知识库共享效率方案
  • 基于ssm jsp中学校园网站源码和答辩PPT论文
  • vue的双向数据绑定
  • 哪里找最新AI工具官网?如何快速对比ChatGPT替代品?AI工具导航指南 - AIbase
  • 基于Spring Boot+Vue的社区便民服务平台 智慧社区平台 志愿者服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