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物联网 (IoT) 的顶级硬件平台

物联网 (IoT) 的顶级硬件平台

IoT(物联网)不再是一个流行词。随着每天出现几个鼓舞人心的用例,多家公司现在正在探索如何利用该技术实现业务增长。无论实施何种其他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新设备正迅速成为一项重要功能,据 Gartner 称,到 2020 年,95% 的新设备和系统将使用物联网。我们已经讨论了市场上一些流行的物联网设备,还开发了许多基于物联网的 DIY 项目。

虽然一些企业正在利用 IoT 提供直接业务解决方案,但其他公司正在利用提供 IoT 平台中存在的商机,作为快速开发和部署 IoT 解决方案的支柱。这些平台已成为 IoT 解决方案开发的关键部分,今天,我们将介绍其中的一些平台。

由于物联网架构的性质,存在多种类型的物联网平台,其中大多数专注于提供特定垂直领域的解决方案(例如 SigFox 专注于连接),而一些(如 Particle.io)则作为一体化平台,为物联网开发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今天的文章将是评估其中一些平台的多部分系列中的第一篇,我们将首先介绍一些流行的 IoT 硬件开发平台

物联网硬件开发平台

这实质上是指用于开发物联网中“事物”的平台它可以指通信模块、微控制器和 SoC 模块,其功能使其非常适合用于 IoT 设备的开发。下面的列表没有特别的顺序,也绝非详尽无遗,因为开发平台多得太多了,但其中包含了一些最全面且对创客友好的平台

1. Particle.io

Particle.io 是最全面的端到端 IoT 平台之一。它是一个多合一的 io 平台,提供 IoT 硬件开发平台、连接、设备云和应用程序。Particle 生产了一长串用于快速原型和 DFM 级生产的 IoT 硬件开发产品。构建物联网产品首先要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并且 Particle 的所有微控制器板都能够通过 Wi-Fi、蜂窝网络 (2G/3G/LTE) 或网状网络进行通信。他们的一些板具有多种板载通信选项。他们的微控制器由一个特殊的作系统控制,使开发人员能够轻松地将设备与 Particle 的设备云和应用程序集成。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设备和通信模块都通过了 CE 和 FCC 认证,这降低了产品何时准备好进行扩展的认证成本。他们的板是开源的,确保为产品开发提供大量支持。

就个人而言,我喜欢刨花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提供的服务的端到端性质。这可确保您在每一步都获得支持,而无需担心兼容性。

 

2. 乐鑫 ESP8266 板

在构建物联网设备时,乐鑫和 AI thinker 的产品系列是仅次于 Particle 的最佳选择。自从几年前 ESP8266-01 WiFi 芯片发布以来,基于 ESP8266 的芯片和开发板已经从制造商和业余爱好者的宠儿发展成为基于 WiFi 的物联网设备最受欢迎的芯片组之一。这些模块通常成本低、功耗低且易于使用。除其他因素外,这些因素使它们受到硬件设计师的喜爱。ESP 芯片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既可以用作 WiFi 模块,也可以连接到其他微控制器,也可以在没有额外微控制器的情况下以独立模式使用。

 

它们具有小尺寸,可以轻松实现 OTA 固件更新等物联网支持功能。NodeMCU 和其他几个基于 ESP 的第三方板等开发板的可用性使开发人员能够在 Designs 中使用它们之前对开发板有所了解。就像刨花板一样,ESP8266板也带有 FCC 和 CE 认证,以降低设备制造后认证设备的一般成本。ESP 提供业内最强大的专用 WiFi 接口之一,具有多种支持物联网的协议,例如 ESP Touch 协议,使设备能够通过 WiFi 网络安全无缝地访问互联网。

ESP8266板易于学习,可与任何微控制器一起使用,以构建基于 ESP8266 的 IoT 项目。

3. 英特尔物联网开发板

英特尔无疑是半导体王国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不久前他们发布了几款具有物联网支持功能的主板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他们已经停止支持一些旧板,但其中一些板仍然被制造商用于快速原型设计和设计师的产品开发。不出所料,该板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巨大的处理能力。最受欢迎的 Intel 主板之一是 Intel Edison 计算模块

 

根据英特尔的网站,该计算模块专为专家、创客、企业家和工业物联网应用而设计。当性能至关重要时,该模块为原型开发和在一系列商业企业中使用提供了便利。该模块使用 22 纳米 Intel SoC,包括一个 500MHz 的双核双线程 Intel Atom CPU 和一个运行频率为 100 MHz 的 32 位 Intel® Quark 微控制器。然而,该模块和大多数其他板,如 Intel Curie 和 Intel Galileo 已经停产。英特尔目前最流行的物联网硬件开发平台是 Up Squared groove 物联网开发套件,这是一个专为满足工业物联网应用的严苛需求而设计的平台。

 

4. Adafruit 系列开发板

Adafruit 是最大的在线电子元件商店之一。Adafruit 不久前加入了 IoT 竞赛,推出了 Adafruit Feather 板等特殊产品线,这些产品具有独特的功能,可以开发可扩展的 IoT 原型。除了开发板之外,就像 Particle 一样,Adafruit 还为设备提供云服务,具有适用于所有主要 IoT 硬件开发平台的简单客户端库、强大的 API、漂亮的仪表板和全方位安全的 IoT 平台。可以很容易地说,Adafruit 和 Particle 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的产品设计方式。Adafruit.io 的设计特别关注制作者社区。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原型开发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Particle 具有更商业化的产品级底色。

 

5. Arduino 物联网产品线

Arduino 对 IoT 领域的任何人来说都不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早在 IoT 成为主流之前,一些 Arduino 板就已经被用于开发连接设备的原型。凭借基于 Arduino 的系统易于编程和即插即用特性,它很快受到硬件领域许多人的喜爱。早期的 Arduino 板大多是使用 GSM 和 WiFi 模块连接到互联网的通用微控制器,但随着物联网开始开放,具有支持物联网的特殊功能的板被开发出来。Arduino 101(与英特尔一起开发)、MKR1000、Arduino WiFi Rev 2 和 MKR Vidor 4000 等板是第一款基于 FPGA 芯片的 Arduino 板。

 


这些板中的每一个都是在考虑 IoT 的情况下制造的,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功能,使它们更适合特定的 IoT 解决方案。例如,Arduino WiFi Rev 2 带有 IMU,使其适用于基于无人机的应用。

 

与 Adafruit 和 particle 一样,Arduino 也有一个专门用于某些 Arduino 板的云服务,包括;MKR1000、Arduino Yun/Yun Shield 和 Arduino 101/WiFi Shield 101。Arduino 设备云 (cloud.arduino.cc) 为创客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工具,用于将其设备连接到 Internet,并且只需非常短的设置过程即可正常工作。

即使是普通的 Arduino Uno,也可以与乐鑫 ESP8266 模块一起使用,以构建物联网项目。

6. Raspberry Pi 的

虽然 Raspberry Pi 自然是一种通用设备,但忽视 Raspberry 对目前流行的一些 IoT 产品和项目开发的贡献是不公正的。它们通常过于强大和复杂,无法用于开发简单的互联传感器或执行器,但它们发现应用程序在 IoT 项目中用作数据聚合器、集线器和设备网关。最新的 Raspberry Pi 板;Raspberry Pi 3 型号 B+ 具有 1.4GHz Broadcom BCM2837B0、Cortex-A53 (ARMv8) 64 位 SoC、2.4GHz 和 5GHz IEEE 802.11.b/g/n/ac 无线 LAN、蓝牙 4.2、BLE 和通过 USB 2.0 的千兆以太网端口(最大吞吐量 300 Mbps)。除了包括 4 个 USB 端口、音频输出在内的其他几个功能外,该板还配备了一个 1GB LPDDR2 SDRAM,这使得它对于基于 IoT 的任务来说非常快。

 

为了吸引工业物联网人群和喜欢在其产品中使用 Raspberry Pi 的普通人,Raspberry Pi 计算模块应运而生。Raspberry pi 计算模块 3 (CM 3) 是目前最新的,它包含一个 Raspberry Pi 3(BCM2837 处理器和 1GB RAM)以及一个以 1.2GHz 处理器速度运行的 4GB eMMC 闪存设备(相当于 Pi 中的 SD 卡),所有这些都集成在一个 67.6mm x 31mm 的小型板上,该板适合标准 DDR2 SODIMM 连接器(相同类型的连接器)用于笔记本电脑内存)。

 

此功能使 Raspberry 适合用作网关,并适用于对处理速度要求较高的项目。

上面提到的所有平台的好处是它们的开源性质,这意味着无论您选择哪个平台,都会对开发提供大量支持。如开头所述,这并不详尽,因为存在其他几个平台,如 Beaglebone、Banana Pi 和 SparkFun 物联网板列表。

 

http://www.dtcms.com/a/334660.html

相关文章:

  • IEEEtaes.cls解析
  • python---模块
  • 防御保护15
  • YOLOv8环境配置命令
  • GCN图卷积神经网络的Pytorch实现
  • Azure AI Search 探索总结
  • 数据库索引视角:对比二叉树到红黑树再到B树
  • 【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实战】03基于Canny、Sobel和Laplacian算子的边缘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DeepSeek-R1-深度解析-通过强化学习激励大语言模型的推理能力
  • Spring AI 玩转工具调用:模型帮你精确设闹钟
  • 九尾狐未来机械锂晶核
  • 盲盒抽谷机小程序系统开发:从0到1的完整方法论
  • 《从入门到精通:Kafka核心原理全解析》
  • 医院管理中的PythonAI编程:资源调配、质量监控、成本控制、医保监管与科研转化
  • 程序设计|C语言教学——C语言基础2:计算与控制语句
  • 登录与登录校验:Web安全核心解析
  • 【AndroidStudio修改中文设置】
  • 宋红康 JVM 笔记 Day03|内存结构概述、类加载器与类的加载过程、类加载器分类
  • java基础(九)sql
  • 复合机器人食品分拣生产线:一体化控制系统引领高效柔性新食代
  • Android Jetpack | Lifecycle
  • vscode的使用
  • FPGA实现I2C通信方案
  • 爬机 验证服务器是否拒绝请求
  • 第五章 大数定律与极限定理
  • 概率论基础教程第3章条件概率与独立性(一)
  • 搜索 AI 搜索 概率论基础教程第3章条件概率与独立性(二)
  • Tomcat Server 组件原理
  • Java 学习笔记(基础篇3)
  • 从零打造大语言模型2--编码注意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