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据结构】深入理解单链表与通讯录项目实现

文章目录

  • 一、单链表的概念及结构
    • 1.1 什么是单链表?
    • 1.2 节点的组成
    • 1.3 单链表的特点
  • 二、单链表的实现
    • 2.1 类型定义
    • 2.2 基础工具函数
      • 1. 链表打印函数
      • 2. 节点创建函数
    • 2.3 单链表的核心操作
      • (1)插入操作
        • 1. 尾插(SLTPushBack)
        • 2. 头插(SLTPushFront)
        • 3. 指定位置前插入(SLTInsert)
        • 4. 指定位置后插入(SLTInsertAfter)
      • (2)删除操作
        • 1. 尾删(SLTPopBack)
        • 2. 头删(SLTPopFront)
        • 3. 删除指定节点(SLTErase)
        • 4. 删除指定节点后的数据(SLTEraseAfter)
      • (3)其他常用操作
        • 1. 查找(SLTFind)
        • 2. 销毁链表(SLTDes)
    • 测试代码与运行结果
      • 二级指针的使用总结
  • 三、单链表的实际应用:实现通讯录
    • 3.1 数据结构设计
    • 3.2 核心功能实现
      • (1)初始化通讯录
      • (2)添加联系人
      • (3)删除联系人
      • (4)保存与销毁
  • 四、总结

单链表作为数据结构中的重要成员,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凭借灵活的内存管理和高效的插入删除操作,成为许多算法和系统的基础组件。

一、单链表的概念及结构

1.1 什么是单链表?

单链表是一种物理存储结构非连续、非顺序的线性数据结构,其数据元素的逻辑顺序通过节点间的指针链接来实现。形象地说,单链表的结构类似于火车车厢:

  • 每节车厢(节点)独立存在
  • 车厢之间通过连接装置(指针)关联
  • 可以灵活地增加或移除车厢(节点)而不影响其他部分

1.2 节点的组成

单链表的每个节点包含两个关键部分:

  • 数据域:存储当前节点的数据(可以是整型、字符型、自定义类型等)
  • 指针域:保存下一个节点的地址(相当于"下一节车厢的钥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用C语言结构体表示如下:

struct SListNode {int data;                  // 数据域(以整型为例)struct SListNode* next;    // 指针域,指向 next 节点
};

1.3 单链表的特点

  • 逻辑连续性:节点通过指针链接,在逻辑上形成连续的序列
  • 物理离散性:节点在内存中通常不连续存储,由操作系统动态分配
  • 动态性:无需预先分配固定大小的内存,可根据需要动态申请和释放节点
  • 遍历性:必须从表头开始,通过指针依次访问后续节点,无法随机访问

二、单链表的实现

2.1 类型定义

在实现操作函数前,首先需要定义单链表节点的数据类型和节点结构,具体如下:

typedef int SLTDataType; // 定义单链表存储的数据类型,此处为inttypedef struct SListNode
{SLTDataType data; // 节点存储的数据struct SListNode* next; // 指针,用于保存下一个节点的地址
}SLN;

这种定义方式允许我们灵活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只需修改SLTDataType的定义即可。

2.2 基础工具函数

在实现核心操作前,我们需要先实现一些基础工具函数,用于节点创建和链表打印。

1. 链表打印函数

void SLTPrint(SLN* phead)
{SLN* pcur = phead;  // 遍历指针while (pcur != NULL){printf("%d -> ", pcur->data);pcur = pcur->next;  // 移动到下一个节点}printf("NULL\n");  // 链表结束标识
}

2. 节点创建函数

SLN* SLTBuyNode(SLTDataType x)
{SLN* newNode = (SLN*)malloc(sizeof(SLN));  // 分配节点内存if (newNode == NULL)  // 内存分配失败检查{perror("malloc fail!");exit(1);  // 异常退出程序}newNode->data = x;  // 初始化数据域newNode->next = NULL;  // 初始化指针域return newNode;  // 返回创建的新节点
}

功能:创建一个新节点,为其分配内存并初始化数据和指针域。使用malloc分配内存后必须检查是否分配成功。

2.3 单链表的核心操作

单链表的核心操作包括插入(头插、尾插、指定位置插)和删除(头删、尾删、指定位置删)两大类,下面我们逐一解析。

(1)插入操作

1. 尾插(SLTPushBac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oid SLTPushBack(SLN** pphead, SLTDataType x)
{assert(pphead);  // 确保二级指针不为空SLN* newNode = SLTBuyNode(x);  // 创建新节点// 空链表if (*pphead == NULL){*pphead = newNode;  // 新节点成为头节点}// 非空链表else{// 找到尾节点SLN* ptail = *pphead;while (ptail->next)  // 当 next不为NULL时继续移动{ptail = ptail->next;}ptail->next = newNode;  // 尾节点指向新节点}
}

为什么使用二级指针?

  • 当链表为空时,我们需要修改头指针本身(让它指向新节点),而不是修改头指针指向的内容
  • 一级指针只能修改指向的内容,二级指针才能修改指针本身

调用示例

SLN* plist = NULL;  // 初始化空链表
SLTPushBack(&plist, 1);  // 传入plist的地址
SLTPushBack(&plist, 2);
2. 头插(SLTPushFront)
  1. 创建新节点
  2. 新节点的next指针指向原来的头节点
  3. 更新头指针,使其指向新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oid SLTPushFront(SLN** pphead, SLTDataType x)
{assert(pphead);  // 确保二级指针不为空SLN* newNode = SLTBuyNode(x);  // 创建新节点newNode->next = *pphead;  // 新节点指向原来的头节点*pphead = newNode;  // 新节点成为新的头节点
}
3. 指定位置前插入(SLTInsert)
  1. 找到pos的前一个节点prev
  2. prev的next指向新节点
  3. 让新节点的next指向pos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oid SLTInsert(SLN** pphead, SLN* pos, SLTDataType x)
{assert(pphead && *pphead && pos);  // 参数合法性检查// 如果pos是头节点,直接调用头插if (pos == *pphead){SLTPushFront(pphead, x);}else{SLN* prev = *pphead;  // 用于找到pos的前一个节点SLN* newNode = SLTBuyNode(x);  // 创建新节点// 找到pos的前一个节点while (prev->next != pos){prev = prev->next;}// 插入新节点prev->next = newNode;newNode->next = pos;}
}
4. 指定位置后插入(SLTInsertAft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oid SLTInsertAfter(SLN* pos, SLTDataType x)
{assert(pos);  // 确保pos不为空SLN* newNode = SLTBuyNode(x);  // 创建新节点// 先连接新节点和pos的下一个节点newNode->next = pos->next;// 再连接pos和新节点pos->next = newNode;
}

注意:必须先将新节点连接到pos的下一个节点,再将pos连接到新节点,顺序不能颠倒。

(2)删除操作

1. 尾删(SLTPopBac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oid SLTPopBack(SLN** pphead)
{// 确保二级指针和链表不为空assert(pphead && *pphead);// 链表只有一个节点if ((*pphead)->next == NULL){free(*pphead);  // 释放头节点*pphead = NULL;  // 头指针置空}// 链表有多个节点的情况else{SLN* prev = *pphead;  // 记录尾节点的前一个节点SLN* ptail = *pphead;  // 用于找到尾节点// 找到尾节点while (ptail->next){prev = ptail;ptail = ptail->next;}free(ptail);  // 释放尾节点prev->next = NULL;  // 前节点的next置空}
}

注意

  • 必须找到尾节点的前一个节点
  • 释放尾节点内存后,要将前节点的next置空
  • 特殊处理只有一个节点的情况
2. 头删(SLTPopFront)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oid SLTPopFront(SLN** pphead)
{assert(pphead && *pphead);  // 不能对空指针解引用,因此pphead不能为空// 链表不能为空,因此*pphead不能为空// 保存头节点的下一个节点SLN* next = (*pphead)->next;free(*pphead);  // 释放头节点*pphead = next;  // 更新头节点
}

注意:不能直接释放头节点后再找下一个节点,因为释放后指针就失效了,必须先保存下一个节点的地址。

3. 删除指定节点(SLTErase)
  1. 找到pos的前一个节点prev
  2. prev的next指向pos的next,跳过pos节点
  3. 释放pos节点的内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oid SLTErase(SLN** pphead, SLN* pos)
{assert(pphead && *pphead && pos);  // 参数合法性检查// 如果pos是头节点,直接调用头删if (pos == *pphead){SLTPopFront(pphead);}else{SLN* prev = *pphead;  // 找到pos的前一个节点while (prev->next != pos){prev = prev->next;}prev->next = pos->next;  // 跳过pos节点free(pos);  // 释放pos节点内存pos = NULL;  // 避免野指针}
}
4. 删除指定节点后的数据(SLTEraseAfter)

删除指定节点pos后面的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void SLTEraseAfter(SLN* pos)
{assert(pos && pos->next);  // 确保pos和pos->next不为空SLN* del = pos->next;  // 要删除的节点pos->next = del->next;  // pos指向删除的下一节点free(del);  // 释放内存del = NULL;  // 避免野指针
}

(3)其他常用操作

1. 查找(SLTFind)

查找指定数据的节点:遍历链表,返回第一个数据域等于x的节点地址,未找到则返回NULL

SLN* SLTFind(SLN* phead, SLTDataType x)
{SLN* pcur = phead;  // 遍历指针while (pcur)  // 遍历整个链表{if (pcur->data == x)  // 找到目标数据return pcur;  // 返回节点地址pcur = pcur->next;  // 移动到下一个节点}return NULL;  // 未找到返回NULL
}
2. 销毁链表(SLTDes)

释放链表所有节点的内存:

void SLTDes(SLN** pphead)
{assert(pphead && *pphead);  // 参数合法性检查SLN* pcur = *pphead;  // 遍历指针while (pcur){SLN* next = pcur->next;  // 保存下一个节点地址free(pcur);  // 释放当前节点pcur = next;  // 移动到下一个节点}*pphead = NULL;  // 头指针置空,避免野指针
}

注意:销毁链表时必须逐个释放每个节点的内存,不能直接释放头节点,否则会导致内存泄漏。

测试代码与运行结果

我们通过test函数测试上述所有操作:

void test()
{SLN* plist = NULL;  // 初始化空链表// 尾插测试SLTPushBack(&plist, 1);SLTPushBack(&plist, 2);SLTPushBack(&plist, 3);SLTPushBack(&plist, 4);printf("尾插后: ");SLTPrint(plist);  // 1 -> 2 -> 3 -> 4 -> NULL// 头插测试SLTPushFront(&plist, 5);SLTPushFront(&plist, 6);printf("头插后: ");SLTPrint(plist);  // 6 -> 5 -> 1 -> 2 -> 3 -> 4 -> NULL// 尾删测试SLTPopBack(&plist);printf("尾删后: ");SLTPrint(plist);  // 6 -> 5 -> 1 -> 2 -> 3 -> NULL// 头删测试SLTPopFront(&plist);printf("头删后: ");SLTPrint(plist);  // 5 -> 1 -> 2 -> 3 -> NULL// 查找测试SLN* ret = SLTFind(plist, 5);if (ret != NULL)printf("找到了数据5的节点\n");// 指定位置前插入测试SLTInsert(&plist, ret, 99);printf("指定位置前插入后: ");SLTPrint(plist);  // 99 -> 5 -> 1 -> 2 -> 3 -> NULL// 指定位置后插入测试SLTInsertAfter(ret, 88);printf("指定位置后插入后: ");SLTPrint(plist);  // 99 -> 5 -> 88 -> 1 -> 2 -> 3 -> NULL// 删除指定节点测试SLTErase(&plist, ret);printf("删除指定节点后: ");SLTPrint(plist);  // 99 -> 88 -> 1 -> 2 -> 3 -> NULL// 删除指定节点后的数据测试SLN* ret1 = SLTFind(plist, 88);SLTEraseAfter(ret1);printf("删除指定节点后的数据后: ");SLTPrint(plist);  // 99 -> 88 -> 2 -> 3 -> NULL// 销毁链表SLTDes(&plist);printf("销毁链表后: ");SLTPrint(plist);  // NULL
}

二级指针的使用总结

在单链表操作中,是否需要使用二级指针遵循以下原则:

  • 当操作需要修改头指针的值时(如头插、头删、尾插空链表、销毁链表等),必须使用二级指针
  • 当操作不需要修改头指针的值时(如打印、查找、指定位置后插入等),使用一级指针即可

三、单链表的实际应用:实现通讯录

单链表的动态性使其非常适合实现通讯录功能,以下是核心实现思路:

3.1 数据结构设计

// 联系人信息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PersonInfo {char name[NAME_MAX];   // 姓名char sex[SEX_MAX];     // 性别int age;               // 年龄char tel[TEL_MAX];     // 电话char addr[ADDR_MAX];   // 地址
} PeoInfo;// 链表节点定义(数据域为联系人信息)
typedef struct SListNode {PeoInfo data;           // 存储联系人信息struct SListNode* next; // 指针域
} SLTNode;
typedef struct SListNode contact;  // 通讯录类型别名

3.2 核心功能实现

(1)初始化通讯录

从本地文件加载历史数据到链表:

void InitContact(contact** con) {LoadContact(con);  // 从 contact.txt 读取数据
}

(2)添加联系人

通过尾插法将新联系人插入链表:

void AddContact(contact** con) {PeoInfo info;// 输入联系人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等)scanf("%s %s %d %s %s", info.name, info.sex, &info.age, info.tel, info.addr);SLTPushBack(con, info);  // 尾插操作
}

(3)删除联系人

根据姓名查找并删除节点:

void DelContact(contact** con) {char name[NAME_MAX];printf("请输入要删除的姓名:");scanf("%s", name);contact* pos = FindByName(*con, name);  // 查找节点if (pos) {SLTErase(con, pos);  // 删除节点printf("删除成功!\n");}
}

(4)保存与销毁

退出时将数据保存到文件并销毁链表:

void DestroyContact(contact** con) {SaveContact(*con);  // 保存数据到文件SListDestroy(con);  // 销毁链表,释放内存
}

四、总结

单链表作为一种基础且灵活的数据结构,其核心价值在于:

  • 动态内存管理:无需预先分配固定大小的空间,节省内存
  • 高效插入删除:在已知节点位置时,插入删除操作时间复杂度为 O(1)
  • 广泛的适用性:作为子结构支撑哈希表、图等复杂数据结构,也可直接用于实现通讯录、任务队列等应用
http://www.dtcms.com/a/334581.html

相关文章:

  • git revert
  • Java Condition 对象 wait 方法使用与修复方案
  • 云计算-Kubernetes+Istio 实现金丝雀发布:流量管理、熔断、流量镜像、ingreess、污点及pv案例实战
  • 如何防止 RabbitMQ 的消息丢失?如何保证消息的可靠传输?
  • Python 项目高频设计模式实战指南:从理念到落地的全景剖析
  • Linux软件编程--线程
  • 蓝牙音频ANC四通道测试解决方案
  • 新经济形态下人才能力结构变革与发展研究报告
  • Win10快速安装.NET3.5
  • RecSys:多目标模型和MMOE
  • .NET8下的Garnet使用
  • androidstudio内存大小配置
  • 研究生第十六周周报
  • 718SJBH公交查询系统
  • 4.6 Vue 3 中的模板引用 (Template Refs)
  • Sklearn 机器学习 邮件文本分类 加载邮件数据
  • [Responsive theme color] 动态主题 | 色彩工具函数 | HEX与RGB
  • 嵌入式第三十天(线程)
  • 围棋对战游戏开发详解 附源码
  • 【C++】标准库中用于组合多个值的数据结构pair、tuple、array...
  • k8s+kubeedge的混合框架下,云端pod与边缘端pod如何进行通信?
  • HTTP协议-1-认识各个HTTP协议版本的主要特点
  • Python进行点云公共区域的提取
  • Docker目录的迁移
  • 银行间交易IMIX协议加密相关
  • 后台管理系统-4-vue3之pinia实现导航栏按钮控制左侧菜单栏的伸缩
  • 机器学习——线性回归
  • 平滑方法(smoothing)
  • Python-深度学习——pytorch的安装
  • 开源 Arkts 鸿蒙应用 开发(十八)通讯--Ble低功耗蓝牙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