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的一些事项
为什么要写测试用例?
写测试用例的原因是为了避免遗漏测试,我们要根据给的文档将逻辑都表达出来,不能因为简单而不写,日后版本更新就知道自己哪些测了哪些没测。
在没有文档的时候测试用例该怎么写?
大家可以考虑安全测试,兼容性测试,弱网测试,易用性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等,其中功能性测试大家考虑多一些,可以多考虑一些模块之间的联系。
下面是一些书面上的方法,大家做个巩固就行。
常用测试方法(提升用例覆盖率)
场景法(流程测试):
模拟用户实际操作流程,覆盖多步骤联动场景。
例:“用户输入关键词→点击推荐问题→跳转详情页” 的完整流程。错误推测法:
根据经验推测可能出现的错误(如网络波动、数据格式错误)。
例:“弱网环境下调用接口,验证是否返回友好提示”。因果图法:
当输入条件较多且存在组合关系时,用因果图梳理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如 “登录时用户名和密码的组合验证”)。判定表法:
将多条件组合的逻辑用表格形式列出,避免遗漏(如 “权限 A 和权限 B 同时满足时,才能访问某接口”)。- 等价类:将输入划分为 “有效等价类”(符合要求的输入,如合理关键词)和 “无效等价类”(不符合要求的输入,如超长关键词)。
- 边界值:针对数值、长度等边界设计用例(如关键词长度限制为 1-20 字,测试 0 字、1 字、20 字、21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