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TM32在使用DMA发送和接收时的模式区别

在STM32的DMA传输中,发送使用DMA_Mode_Normal而接收使用DMA_Mode_Circular的设计基于以下关键差异:

1. ‌触发机制的本质区别

  • 发送方向(TX)‌:由USART的‌TXE标志(发送寄存器空)触发‌,该标志在总线空闲时持续存在。若使用循环模式,DMA会不断将内存数据推送到发送寄存器,即使无新数据也会重复发送缓冲区内容,导致总线被无效数据占用6。
  • 接收方向(RX)‌:由‌起始位(物理信号下降沿)触发‌,仅在检测到实际数据时才激活DMA传输。无数据时DMA完全挂起,避免无效操作6。

2. ‌数据传输特性

特性发送(TX)接收(RX)
触发条件TXE寄存器空(持续存在)6起始位下降沿(瞬态事件)6
无数据时行为持续填充旧数据6完全挂起等待6
数据有效性可能无效(需主动更新)6仅搬运有效物理信号6
节能特性高功耗(持续占用总线)6低功耗(事件唤醒)6

3. **设计风险与解决方案

  • 发送风险
    循环模式会导致:

    • 总线干扰:重复发送旧数据可能破坏通信协议(如RS-485半双工冲突)6
    • 解决方案:必须用DMA_Mode_Normal,发送完成后关闭DMA通道避免无效传输6
  • 接收优势
    循环模式可实现:

    • 无缝数据流处理:自动覆盖旧数据形成循环队列,避免数据丢失5
    • 零拷贝高效接收:无需CPU干预即可连续存储新数据56

4. ‌实际应用场景

  • 发送选择Normal模式‌:确保每次发送均为最新数据,防止协议污染。例如RS-485通信中,发送后需立即释放总线6。
  • 接收选择Circular模式‌:适配传感器数据流等连续输入场景。例如ADC扫描模式下,DMA自动循环填充缓冲区,避免频繁中断59。

cCopy Code

// 典型配置代码(USART4) // 发送DMA配置(Normal模式) DMA_InitStruct.DMA_Mode = DMA_Mode_Normal; // 关键配置 // 接收DMA配置(Circular模式) DMA_InitStruct.DMA_Mode = DMA_Mode_Circular; // 关键配置

总结‌:发送方向需精确控制数据有效性,接收方向需适应不可预测的数据流,这种模式差异是硬件行为与数据特性共同决定的最优方案56。

http://www.dtcms.com/a/333271.html

相关文章:

  • 使用C# 高效实现 Word 文档内容查找与替换的6种方法
  • Java 调用 Python 脚本:实现 HelloWorld
  • 数据驱动测试提升自动化效率
  • 车辆减振器异响测试系统
  • [Pyro] 基础构件 | 随机性sample | 可学习参数param | 批量处理plate
  • find命令解读
  • 重塑工业设备制造格局:明远智睿 T113-i 的破局之道
  • 2025北京世界机器人大会:技术、场景、生态实现三重跃迁
  • ARM+OpenPLC 组合详解及经典示例
  • MySQL → SQL → DDL → 表操作 → 数据类型 知识链整理成一份系统的内容
  • 基于 ArcFace/ArcMargin 损失函数的深度特征学习高性能人脸识别解决方案
  • pandas中df.to _dict(orient=‘records‘)方法的作用和场景说明
  • 题解:CF2127D Root was Built by Love, Broken by Destiny
  • CUDA × JetPack 初学者全指南
  • Python工具箱系列(六十四)
  • go语言运算符·关系运算符
  • sql CURRENT_TIMESTAMP
  • 【DSP28335 事件驱动】唤醒沉睡的 CPU:外部中断 (XINT) 实战
  • java注释功能
  • ESP32-C3_TCP
  • Linux操作系统从入门到实战(二十二)命令行参数与环境变量
  • 信刻光盘摆渡系统案例——某省纪委
  • 微服务容错与监控体系设计
  • 生存主义:隐形异变 (Survivalist: Invisible Strain)免安装中文版
  • Leetcode 最小生成树系列(1)
  • 解决zabbix图片中文乱码
  • Mac(二)Homebrew 的安装和使用
  • 前端更改浏览器默认滚动条样式
  • 716SJBH高职院校财务收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5. 移动端-uni-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