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字电路上的通讯速度是越快越好还是越慢越好?

        昨天我突发奇想,修改了一下MCU和INA226以及DAC8551的通讯速率。之前的INA226用的是I2C通讯,之前设置的速率是100Kbps,DAC8551是SPI通讯,速率是10Mbps,昨天修改之前输出位置的测试结果如图:

        可以看到,整体的噪音大约是5.5-6mVpp。

        然后我昨天反复试验INA226的速率上限,然后最终设定在2.5Mbps,高于这个值,就会通讯失败。DAC8551我直接用了手册上给的最大值:30Mbps。

        然后做了同样的测试,结果如下图:

        仔细对比两个图,可以发现,噪音幅度大约是3-3.5mVpp,(那个间歇性波纹我稍后解释),最直观的就是FFT得到的2Mhz以内的噪音密度明显下降。之前的测试是13.5uV/div,今天测试是10uV/div,也能明显看出今天的测试结果明显比昨天低。但相对的,1Mhz那个尖峰就非常高了,昨天大约是40uV,今天看已经超过了80uV。

        至于那个间歇性的波纹,可以参考我关闭机器后,示波器的显示。可以确定这个干扰不是来自于我的板子,而是来自于空间的干扰,频率和持续时间非常稳定,10ms一次,每次持续3.5ms。幅度会有微小的变化。

        因此,如何抑制数字电路的噪音,就有了非常明显的指向,尽量将频率推高,频率越高,越容易根治。所以任何芯片间的通讯,尽可能用最高的频率进行。

http://www.dtcms.com/a/331493.html

相关文章:

  • 【二分图】染色问题
  • 企业智脑UMI AIGC SaaS:解锁AI时代全场景生产力,中小微企业转型利器
  • Linux学习-多任务(进程)
  • **隐私沙盒:发散创新之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隐私沙盒作为一种新兴
  • Ping32 与绿盾再对比:Ping32 以创新与适配领跑数据安全​
  • 机器学习内容总结
  • 机器学习-基础入门:从概念到核心方法论
  • MySQL进阶——优化、日志
  • 第4节课:多模态大模型的核心能力(多模态大模型基础教程)
  • 疏老师-python训练营-Day45Tensorboard使用介绍
  • StarRocks优化统计分析
  • 好用的开源数据可视化设计工具LIGHT CHASER
  • Java List 集合详解(ArrayList、LinkedList、Vector)
  • pyecharts可视化图表-pie:从入门到精通
  • 适用工业分选和工业应用的高光谱相机有哪些?什么品牌比较好?
  • 这个就是哈希冲突
  • AI出题人给出的Java后端面经(十四)(日更)
  • 智慧养老解决方案:破解“最后一公里”服务难题
  • 【98页PPT】智慧方案某著名企业汽配行业ERP整体解决方案(附下载方式)
  • BGP笔记及实验
  • 网络层协议——IP
  • 2025年机器视觉与信号处理国际会议(MVSP 2025)
  • 72小时到24小时:台风“杨柳”过后,有鹿机器人如何为园区按下“加速键”?
  • SpringBoot 实现在线查看内存对象拓扑图 —— 给 JVM 装上“透视眼”
  • 面试题之项目中灰度发布是怎么做的
  • 16 ABP Framework CLI
  • Steam修改游戏安装目录
  • 通过beeware制作安卓apk用于获取cpolar网址
  • 【从零开始学习Redis】项目实战-黑马点评D1
  • Docker network网络管理入门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