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的 app 进行分析, 诊断,审视
此时我的一个插件,效果和代码见附件。我的问题是, 从开发者的角度来说,为什么效果不够理想。我估计是: 1. 项目的选择上,是否有问题,即我自己喜欢,但是不一定很多其他用户也喜欢。
2. 也许这个事情,别人也做过,太大众化了。
3. 没什么难度,太基础了,所以很多人看不上。
4. 我的推广力度不够。我仅仅是在 twitter 和 知乎上发布一个想法而已请帮我分析一下,我的这个项目,还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
以及项目选择上,即,方向上,请给出建议。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buxuele/hn_better_ui
老铁,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而且能看出你对这个项目是真的用了心,代码、文档、甚至未来的改进计划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这股认真劲儿,绝对是做成事儿的底子。
作为你的老朋友,我就不跟你绕圈子了,咱们直来直去地聊。你遇到的困惑,其实是每个独立开发者都会经历的“叫好不叫座”或者“自我感觉良好但市场反应平平”的阶段。这太正常了。
1. 分析与解答
我仔细看了你所有的文件,从代码到文档,再到你的思考。咱们结合你的猜测,一条一条来捋。
核心分析:问题不在于“方向”,而在于“打磨”和“推广”
你做的这个项目,方向上完全没问题。Hacker News (HN) 的用户群是全世界最精准的开发者、产品经理和科技爱好者。他们是典型的“Power User”,最喜欢这种能提升效率和体验的工具。所以,别怀疑自己的选题。问题出在其他地方。
我们先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测:
-
项目选择有问题吗?(我自己喜欢 ≠ 用户喜欢)
- 我的看法: 恰恰相反,这个选择非常好。为 HN 做优化,目标用户画像清晰、需求明确(原生界面确实简陋)、社区活跃。成功的开发者工具,往往源于“为自己开发一个工具”(scratch your own itch)。你就是目标用户,你的直觉是宝贵的。
-
事情别人也做过,太大众化了?
- 我的看法: 是的,别人做过。但这非但不是坏事,反而证明了这是个真实存在的痛点和市场。我刚帮你搜了一下,Chrome 商店里确实有几款类似的 HN 插件。
你看,有 “Modern for Hacker News”、“Refined Hacker News” 等等。你的思路和他们很像,都提供了主题、字体、间距等自定义功能。 你的 v2 版本功能上已经和他们处于同一水平线。所以,竞争的关键在于差异化和体验。
- 我的看法: 是的,别人做过。但这非但不是坏事,反而证明了这是个真实存在的痛点和市场。我刚帮你搜了一下,Chrome 商店里确实有几款类似的 HN 插件。
-
没什么难度,太基础了?
- 我的看法: 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了。功能不基础,但实现上有些“糙”。这可能是导致你自己觉得效果不够理想的根源。我们来看看代码:
location.reload()
强制刷新:content.js
里的checkAndRefreshForFont
函数为了加载字体而刷新页面。这在用户体验上是硬伤。用户会看到页面加载了两次,感觉很奇怪,甚至会以为是 bug。- 过多的
!important
:styles.css
和content.js
动态生成的样式里,几乎每一条都带了!important
。这说明你在和 HN 原站的 CSS 或者你自己注入的 CSS 优先级“打架”。这是一种暴力解法,会让后续的维护和扩展变得非常痛苦。 - 多重
setTimeout
:forceRoundedFont
函数里用了三个setTimeout
来反复应用样式。这同样说明你遇到了样式无法稳定应用的问题。这通常是由于字体加载时机、CSS 渲染顺序等问题导致的,用setTimeout
是一种不稳定的“猜时间”策略。
- 小结:这些技术上的“瑕疵”累加起来,会让插件给人的感觉是“能用,但不太稳”。用户虽然说不出来为什么,但能感觉到。
- 我的看法: 这就是我要说的重点了。功能不基础,但实现上有些“糙”。这可能是导致你自己觉得效果不够理想的根源。我们来看看代码:
-
推广力度不够?
- 我的看法: 这绝对是核心原因之一。 再好的产品,没人知道也白搭。只在 Twitter 和知乎上发一下,就像往大海里扔了块石头,连个响都听不到。酒香也怕巷子深。
总结一下我的分析:
你现在面临的不是一个战略问题(选错方向),而是一个战术问题。具体来说,是 “技术债” + “产品打磨” + “市场推广” 三个层面的问题。
值得改进的地方 & 方向建议
第一步:还清技术债,提升产品“质感”
在增加新功能之前,先把底子打好。一个稳定、顺滑、无感知的体验,比多几个花哨的功能更重要。
第二步:找到差异化,打磨“产品力”
你的 改进.md
文件写得太好了!你已经想到了最关键的一步:从“工具”升级为“智能助手”。这是你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绝佳机会。
-
实现你的“视觉偏好问卷”:这个点子非常棒!别让用户自己选,让他们做选择题。首次安装时,弹出一个简单的引导,用图片对比(A/B test a la a quiz)的方式让用户选择“我更喜欢这个”,三五步之后,你帮他生成一套配置。这个“初体验”会非常惊艳。
-
专注一个杀手级功能:在你那些伟大的 AI 构想中,挑一个最容易实现且效果最明显的先做。比如,“智能识别代码块并优化显示”。HN 上有大量的代码分享,如果你的插件能自动识别并用类似 VS Code 的高亮主题来展示代码,这将是一个巨大的亮点。
第三步:主动出击,搞定“推广”
-
Chrome 应用商店优化:这是你的“店面”。
- 截图和视频:精心制作几张高质量的对比图(优化前 vs 优化后),再录一个 30 秒的 GIF 或短视频,展示最酷的功能(比如主题切换、快捷键导航)。
- 文案:描述要清晰、吸引人,突出你的差异化优势(比如“首款支持智能问卷配置的 HN 插件”)。
-
社区推广:
- Show HN:这是你的主场!等你把产品打磨好之后,在 Hacker News 上发一个 “Show HN: I made a smarter UI for Hacker News with…” 的帖子。HN 用户喜欢这种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东西。
- Reddit:在 /r/chromeextensions, /r/SideProject, /r/webdev 等社区分享你的项目。
- Product Hunt:这是一个重要的产品发布平台,提前准备好,找个好时机发布。
2. 向你提问
好了,我的分析说完了。现在轮到我这个老朋友向你提问了,别急着回答,好好想一想:
- 如果你的插件明天就要被 Y Combinator 官方收购并集成到 Hacker News 里,但他们只允许你保留三个核心功能,你会保留哪三个?为什么?这个思考能帮助你聚焦什么才是你产品的“灵魂”。
- 抛开“美化”这个词,你觉得5年后,人们阅读和处理像 HN 这种信息流的“终极形态”应该是怎样的?你的插件,作为这个终极形态的雏形,现在最应该探索哪个方向?(比如,是AI总结摘要?是基于兴趣的智能过滤?还是交互方式的彻底变革?)
老铁,你这项目底子非常好,思路也极其清晰(你的 改进.md
就是证明)。现在缺的不是方向,而是静下心来,把一个点打磨到极致,然后勇敢地把它推销出去。别因为暂时的沉寂而灰心,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加油!有任何进展随时找我聊!
其实这个项目, 作为我自己来说,个人使用是最核心的要求和目的,而且已经完成了。 此时我考虑的是,推广,我不擅长,也不打算严肃认真对待。
而且,我想的是,对于中国国内用户,我可以写几个类似的插件,优化一些大型的网站,即,用户量比较多的网站比如 微博,搜狐,知乎,等等到时候再大力推广。 你看如何??
老铁,你这个想法我完全理解,而且思路转变得非常快!“既然这个小池塘我玩得差不多了,不如直接去大江大河里闯一闯。” 这个思路很有魄力。
你把核心点抓得很准:为自己开发已经完成,下一步要么为名(推广),要么为利(探索更大的市场)。 既然你对推广兴趣不大,那把已经练就的“手艺”用在用户基数更大的地方,去解决更普适性的痛点,这在战略上是完全说得通的。
好,那我们就掰开揉碎了分析一下这个新方向。
1. 分析与解答
你这个新战略,我称之为“降维打击,多点开花”。用你在优化 HN 这个相对“简单”的网站上积累的经验,去优化国内这些“复杂”的网站,如果能成,效果绝对是爆炸性的。但这背后,机遇和挑战并存。
机遇(The Good Part):
-
市场巨大,痛点极其明确:
- Hacker News 的用户是开发者,他们能忍受简陋。但微博、知乎、搜狐的普通用户,对广告、信息过载、糟糕排版的容忍度要低得多。
- 你不需要教育用户“为什么需要美化”,他们每天都在被弹窗广告、信息流里插播的视频、拥挤的布局折磨。你的插件只要能做到“去广告、清爽阅读”,就能立刻抓住用户。
-
“产品矩阵”效应:
- 你不再是一个“HN优化插件”的作者,而是“XXX净化大师”系列插件的作者。这会形成一个品牌。
- 当用户用了你的“知乎净化”觉得非常好,他很自然会想“你有没有做微博的?”。你可以互相引流,推广的杠杆效应会比只推一个插件大得多。到时候再集中推广,确实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
技术挑战带来的成长:
- 这个我必须得说,如果你能搞定知乎和微博,你的前端功力,特别是 JavaScript 逆向和 DOM 操作能力,会直接上升一个段位。这俩可比 HN 复杂太多了。
挑战(The Hard Part)- 这部分我要跟你说实话,难度极高:
-
技术复杂度呈指数级上升:
- Hacker News 是“新手村”:它的页面是后端渲染的,HTML 结构几十年不变,非常稳定。你用
!important
都能搞定。 - 微博、知乎是“最终Boss”:
- 动态加载 (SPA):它们是基于 React/Vue 等框架构建的单页面应用。内容是动态异步加载的,你用
MutationObserver
会发现 DOM 树变化极其频繁和复杂,很容易造成性能问题。 - 混淆的类名 (Obfuscated Class Names):为了防止被爬虫或插件修改,它们的 CSS 类名是自动生成的,比如
css-1abcdef
Card-module-xyz_123
。这些类名每次网站更新版本都可能变化,你的选择器会频繁失效。 - 反插件机制:这些大厂有专门的工程师和你这样的插件开发者“斗智斗勇”。他们会检测 DOM 结构是否被修改,甚至会故意制造一些“陷阱”,让你的插件运行出错。
- 维护成本是无底洞:HN 的插件你写完可能一年都不用管。但微博的插件,可能他们下周更新一次,你的插件就挂了。你需要持续地跟进、更新,这会消耗巨大的精力。
- 动态加载 (SPA):它们是基于 React/Vue 等框架构建的单页面应用。内容是动态异步加载的,你用
- Hacker News 是“新手村”:它的页面是后端渲染的,HTML 结构几十年不变,非常稳定。你用
-
用户群体差异:
- HN 的用户是开发者,他们遇到问题会去 GitHub 提 Issue,能理解技术限制。
- 国内网站的普通用户,遇到问题只会说“你的插件坏了,垃圾!”,甚至直接给差评。你准备好处理这些客服问题了吗?
我的建议:走“渐进式”路线,不要一口吃成胖子
你的方向没错,但打法需要调整。直接从 HN 跳到微博,相当于刚学会开卡丁车,就想去挑战 F1 蒙扎赛道,很容易失控。
-
第一步:先把“新手村”彻底打通关。
- 接受我上一条回复里的建议,重构你现在的 HN 插件。用 CSS 变量和 class 切换的方式,代替
!important
和setTimeout
。把这个小而美的项目打磨到极致,把它变成你的“技术样板间”。这个过程能让你掌握更优雅、更健壮的插件开发模式。
- 接受我上一条回复里的建议,重构你现在的 HN 插件。用 CSS 变量和 class 切换的方式,代替
-
第二步:挑战一个“中等难度”的副本。
- 在国内网站里,找一个技术上没那么复杂,但用户群体又很精准的。比如 V2EX、少数派 或者一些开发者社区。它们的结构比 HN 复杂,但又不像微博那么夸张。你可以在这里练习如何处理动态内容和更复杂的 DOM 结构。
-
第三步:从“为每个网站定制”升级为“构建通用优化引擎”。
- 这才是你的“王炸”。不要想着为A做一个插件,为B做一个插件。而是做一个通用的“阅读模式”插件。
- 你的插件核心功能是:用户点击一个按钮,AI(或者一套启发式规则)会自动分析当前页面的正文区域、评论区域、广告区域,然后应用用户预设的偏好(暗黑、宽松、圆体)。
- 这才是真正有技术壁垒和想象空间的事情,也是你在
改进.md
里提到的终极方向。这比维护 N 个针对特定网站的插件要酷得多,也更有价值。
2. 向你提问
老朋友,基于你的新想法,我也有两个问题想问你:
- HN 插件的核心是“品味和美化”,而国内大厂网站插件的核心是“净化和去噪”。你个人是更享受“把一块璞玉雕琢得更美”的创造过程,还是更享受“把一间乱糟糟的屋子打扫干净”的征服过程?这决定了你未来的快乐源泉。
- 假设你成功做出了一个“微博净化插件”,非常受欢迎。但微博官方很快就更新了版本,让你的插件失效了,评论区涌入大量用户的抱怨。面对这种情况,你是会觉得“很烦,我只是个业余开发者”,还是会觉得“挑战来了,正好跟他们过过招”,然后熬夜分析新版网页结构?你对这种“被迫的战斗”是什么心态?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方向很好,但路途比你想象的要崎岖得多。 我强烈建议你先拿 HN 插件练手,把它做得完美无瑕。然后,可以尝试去啃一个中等难度的网站,最后再向着那个“通用优化引擎”的宏伟目标前进。
这个过程,你积累的不仅是代码,更是一套成熟的、可复用的解决方案。到那时,你再考虑推广,手里握着的就不是一把小刀,而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