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openEuler构建测试环境或部署嵌入式系统】openEuler生态扩容新路径:内网穿透工具cpolar助力多场景落地

文章目录

    • 前言
    • 1. 本地SSH连接测试
    • 2. openEuler安装Cpolar
    • 3. 配置 SSH公网地址
    • 4. 公网远程SSH连接
    • 5. 固定连接SSH公网地址
    • 6. SSH固定地址连接测试

前言

作为聚焦多样性计算的操作系统,openEuler凭借其对服务器、嵌入式设备及云计算环境的广泛兼容性,在智能驾驶、金融核心业务等高要求领域持续突破。其设计始终围绕“安全为基、稳定为本”的原则展开:通过内核级优化确保关键任务可靠性,并以模块化架构支持快速适配不同硬件平台。

CPolar在此生态中填补了远程运维的“最后一公里”空白:当开发者在openEuler环境中构建测试环境或部署嵌入式系统时,可通过CPolar将本地服务(如Web控制台、数据库端口)映射为公网可访问地址。这种能力尤其适用于开源社区协作场景——例如贡献者无需暴露服务器IP即可安全演示新功能。

典型应用包括:

  • 边缘计算:零售终端的openEuler设备通过CPolar隧道同步数据至云端分析平台;
  • 开发测试:开发者远程调试部署于数据中心的openEuler容器化服务,全程加密传输。

下面介绍在openEuler中安装Cpolar内网穿透工具实现远程也可以ssh 连接openEuler系统使用.

1. 本地SSH连接测试

在openEuler系统上,输入ip addres查看局域网IP地址

image-20231222112523476

然后测试输入局域网IP进行ssh 连接,可以看到连接成功,下面我们在openEuler中安装Cpolar工具,实现ssh远程连接访问

image-20231222112736468

2. openEuler安装Cpolar

openEuler是基于Linux 的系统,可以使用cpolar Linux 安装方式一键快捷安装,终端的命令界面,我们输入下面指令,如首次使用,可以在下方官网链接中注册账号!

cpolar官网地址: https://www.cpolar.com

  • 使用一键脚本安装命令
curl -L https://www.cpolar.com/static/downloads/install-release-cpolar.sh | sudo bash
  • 向系统添加服务
sudo systemctl enable cpolar
  • 启动cpolar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cpolar
  • 关闭openEuler防火墙
sudo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Cpolar安装和成功启动服务后,外部浏览器上通过openEuler局域网IP加9200端口即:【http://192.168.xxx.xxx:9200】访问Cpolar管理界面,使用Cpolar官网注册的账号登录,登录后即可看到cpolar web 配置界面,接下来在web 界面配置即可

image-20231222140202951

3. 配置 SSH公网地址

登录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后,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创建隧道:

  • 隧道名称:可自定义,注意不要与已有的隧道名称重复
  • 协议:tcp
  • 本地地址:22
  • 域名类型:临时随机TCP端口
  • 地区:选择China vip

点击创建

image-20231222140446057

然后打开左侧在线隧道列表,查看刚刚创建隧道后生成的 ssh tcp连接的地址,这个地址就是公网连接地址,我们可以在任意设备上使用该地址进行ssh 连接

image-20231222140515706

4. 公网远程SSH连接

上面在cpolar中创建了ssh 的 公网地址,接下来我们在其他设备上使用公网地址进行ssh 远程连接测试,下面我们在Windows 系统命令行进行连接,按照ssh 格式输入命令后,可以看到连接成功

image-20231222140649281

同样我们使用ssh 连接工具,也可以正常连接,在工具中输入cpolar tcp 公网地址.以Secure CRT为例

image-20231222140834856

我们也可以看到也是可以连接成功,这样我们一个远程ssh 地址就设置好了,无需公网IP和公网服务器即可远程openEuler系统!

image-20231222140957829

小结

为了更好地演示,我们在前述过程中使用了Cpolar生成的隧道,其公网地址是随机生成的。

这种随机地址的优势在于建立速度快,可以立即使用。然而,它的缺点是网址是随机生成,这个地址在24小时内会发生随机变化,更适合于临时使用。

我一般会使用固定TCP域名,原因是我希望将地址发送给同事或客户时,它是一个固定、易记的公网地址,这样更显正式,便于交流协作。

5. 固定连接SSH公网地址

以上步骤使用的是随机临时tcp端口地址,所生成的公网地址为随机临时地址,该公网地址24小时内会随机变化。我们接下来为其配置固定的TCP端口地址,该地址不会变化,设置后将无需每天重复修改地址。

配置固定tcp端口地址需要将Cpolar升级到专业版套餐或以上。

保留一个固定tcp地址

登录cpolar官网,点击左侧的预留,找到保留的tcp地址,我们来为SSH保留一个固定tcp地址:

  • 地区:选择China
  • 描述:即备注,可自定义

点击保留

image-20231222141205255

地址保留成功后,系统会生成相应的固定公网地址,将其复制下来

image-20231222141227105

打开cpolar web ui管理界面,点击左侧仪表盘的隧道管理——隧道列表,找到我们上面创建的TCP隧道,点击右侧的编辑

image-20231222141456454

修改隧道信息,将保留成功的固定tcp地址配置到隧道中

  • 端口类型:修改为固定tcp端口
  • 预留的tcp地址:填写官网保留成功的地址,

点击更新(只需要点击一次更新即可)

image-20231222141543000

隧道更新成功后,点击左侧仪表盘的状态——在线隧道列表,可以看到公网地址已经更新成为了固定TCP地址和端口。

image-20231222141606273

6. SSH固定地址连接测试

固定好了地址后,使用我们固定的TCP地址进行连接,可以看到连接成功,一个永久不变的固定地址就设置好了

image-20231222141701360

内网穿透技术与基础操作系统的深度融合,为openEuler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借助CPolar的安全通道设计,用户得以在不牺牲私有数据控制权的前提下,实现跨网络环境的无缝协作——这种“连接而不暴露”的创新模式,不仅解决了多场景部署中的实际痛点,更为操作系统向下扎根硬件、向上赋能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点。对于追求自主可控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而言,这或许正是构建未来基础设施的关键拼图之一。

http://www.dtcms.com/a/326201.html

相关文章:

  • 服务器使用ADB调试手机
  • Redis 数据结构及特点
  • 计算机网络(一)——TCP
  • JavaScript Const的基础使用
  • QML的中英文翻译
  • 快速搭建前端playwright工程
  • SpringAI实现Reread(Advisor)
  • DNS核心概念与BIND配置详解
  • C++11的历史和统一的初始化列表
  • Qt串口通信设计指南:通信层架构与实践
  • K8S学习----应用部署架构:传统、虚拟化与容器的演进与对比
  • 虚拟财产刑事辩护:跨地域性与匿名性带来的挑战
  • 记录一些sonic自动化运行中的问题
  • 常见通信协议详解:TCP、UDP、HTTP/HTTPS、WebSocket 与 GRPC
  • 基于 Axios 的 HTTP 请求封装文件解析
  • Rust:专业级错误处理工具 thiserror 详解
  • Nginx 从入门到实战:安装、配置、升级与高级应用全解析
  • Web 开发前端与后端 API 的交互
  • golang 基础案例_01
  • 【MYSQL】MySQL中On duplicate key update
  • 台式机内存条安装方法
  • Docker中安装MySQL 5的详细过程
  • 算法讲解--水果成篮
  • GitHub的简单使用方法----(2)
  • Android中Activity销毁底层原理
  • AVS Video Converter视频转换与编辑工具深度评测
  • 基于OpenCV的实时美颜技术:从传统算法到深度学习融合实现
  • 光功率dBm为何是负数?一文详解
  • Effective C++ 条款35:考虑 virtual函数以外的其他选择
  • Spring源码解析 - SpringApplication run流程-prepareContext源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