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第二十天:余数相同问题

每日一道C++题:余数相同问题

问题:已知三个正整数a,b,c。现有一个大于1的整数x,将其作为除数分别除a,b,c,得到的余数相同。请问满足上述条件的x的最小值是多少?数据保证x有解。

要求:输入一行,三个不大于1000000的正整数a,b,c,两个整数之间用一个空格隔开;输出一个整数,即满足条件的x的最小值。

  • 设 a = k1 * x + r,b = k2 * x + r,c = k3 * x + r(其中 k1、k2、k3 为整数,r 为相同的余数)。那么 a - b = (k1 - k2) * x,b - c = (k2 - k3) * x,c - a = (k3 - k1) * x。这表明 x 是 |a - b|、|b - c|、|c - a| 的公约数。
  •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按照以下详细步骤进行计算:
  1. 计算差值的绝对值

    • 首先,我们有三个原始数值 a, b, c
    • 计算三个差值:
      • |a - b|
      • |a - c|
      • |b - c|
    • 例如,若 a=15,b=20,c=25,则差值为5,10,5
  2. 求最大公约数(GCD)

    • 使用欧几里得算法求这三个差值的GCD
    • 先求前两个数的GCD,再将结果与第三个数求GCD
    • 对于示例5,10,5:
      • GCD(5,10)=5
      • GCD(5,5)=5
  3. 判断GCD结果

    • 如果GCD > 1:
      • 这个GCD就是满足条件的x的最小值
      • 示例中GCD=5,因此x=5
    • 如果GCD = 1:
      • 需要从2开始逐个测试整数
      • 找到能同时整除全部三个差值的第一个数
      • 例如,若差值为3,5,7(GCD=1):
        • 2不满足
        • 3不满足(不能整除5)
        • 无解,说明x不存在
  4. 验证结果

    • 将求得的x代入验证:
      • 检查a%x、b%x、c%x是否相等
    • 对于x=5的示例:
      • 15%5=0
      • 20%5=0
      • 25%5=0
      • 满足条件

所以先求出这三个差值的绝对值,然后计算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如果最大公约数大于 1,那么这个最大公约数就是满足条件的 x 的最小值;如果最大公约数为 1,则需要从 2 开始逐个检查整数,找到第一个能同时整除这三个差值绝对值的数,即为所求的 x 的最小值。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计算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int gcd(int m, int n) {while (n!= 0) {int temp = n;n = m % n;m = temp;}return m;
}int main() {int a, b, c;cin >> a >> b >> c;int diff1 = abs(a - b);int diff2 = abs(b - c);int diff3 = abs(c - a);int result = gcd(gcd(diff1, diff2), diff3);if (result == 1) {for (int i = 2; ; i++) {if (diff1 % i == 0 && diff2 % i == 0 && diff3 % i == 0) {result = i;break;}}}cout << result << endl;return 0;
}

多个数的情况

寻找使多个数同余的最小整数 x 的算法详解

问题描述

给定 n 个正整数(n ≥ 3),要求找到一个大于 1 的最小整数 x,使得这 n 个数除以 x 的余数相同。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最小的 x > 1,使得对于所有给定的数 a₁, a₂, …, aₙ,都有 aᵢ ≡ r (mod x) 对于某个固定的余数 r。

详细求解步骤
  1. 计算两两之差的绝对值

    • 对于给定的 n 个数 a₁, a₂, …, aₙ,计算所有可能的两两之差的绝对值,即 |aᵢ - aⱼ|,其中 1 ≤ i < j ≤ n。
    • 例如,对于数列 [5, 17, 29],计算 |5-17|=12,|5-29|=24,|17-29|=12,得到差值集合 {12, 24, 12}。
  2. 求这些差值的最大公约数(GCD)

    • 计算上一步得到的所有差值的最大公约数 d。
    • 继续上面的例子,GCD(12, 24, 12) = 12。
    • 如果所有差值都是 0(即所有数相同),则任何大于 1 的 x 都满足条件,此时最小 x=2。
  3. 确定解 x

    • 如果 d > 1,则 x = d 就是满足条件的最小解。因为:
      • d 是所有差值的公约数,所以 aᵢ ≡ aⱼ (mod d),即所有数模 d 的余数相同。
      • d 是最大的这样的数,因此也是满足条件的最小数。
    • 如果 d = 1,则不存在大于 1 的整数能整除所有差值,此时需要从 2 开始逐个检查最小的满足条件的 x:
      • 检查 x=2:计算所有数模 2 的余数是否相同。
      • 检查 x=3:同上。
      • 依此类推,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的最小 x > 1。
  4. 算法终止条件

    • 由于 x 必须大于 1,且对于任何数列至少存在 x=2 可能满足条件(虽然不一定),所以算法总能终止。
    • 最坏情况下(如互质的数列),可能需要检查到 x=最大数-最小数。
示例说明
  • 示例1:数列 [5, 17, 29]

    • 差值:12, 24, 12
    • GCD=12 → x=12
    • 验证:5≡5, 17≡5, 29≡5 (mod 12)
  • 示例2:数列 [3, 5, 7]

    • 差值:2, 4, 2
    • GCD=2 → x=2
    • 验证:3≡1, 5≡1, 7≡1 (mod 2)
  • 示例3:数列 [6, 10, 15]

    • 差值:4, 9, 5
    • GCD=1 → 需要逐个检查
    • x=2: 6≡0, 10≡0, 15≡1 → 不满足
    • x=3: 6≡0, 10≡1, 15≡0 → 不满足
    • x=4: 6≡2, 10≡2, 15≡3 → 不满足
    • x=5: 6≡1, 10≡0, 15≡0 → 不满足
    • 最终无解(实际上这个数列不存在满足条件的 x>1)
数学原理

这个算法基于以下数学观察:

  • 如果 a ≡ r (mod x) 且 b ≡ r (mod x),则 x 必须整除 |a-b|。
  • 因此,x 必须整除所有两两差值,最大的这样的 x 就是这些差值的 GCD。
  • 当 GCD=1 时,说明这些数互质,只能通过逐个检查来寻找可能的 x。
复杂度分析
  • 计算差值:O(n²) 时间
  • 计算 GCD:O(k log m),其中 k 是差值个数,m 是最大差值
  • 逐个检查:最坏 O(m) 次检查,每次 O(n)
  • 总复杂度:最坏 O(n² + n·m)
应用场景
  • 密码学中的同余关系分析
  • 数据校验和错误检测
  • 计算机科学中的散列函数设计
  • 数学竞赛中的数论问题求解

该算法有效地利用了数论中同余和最大公约数的性质,通过系统化的步骤解决了寻找最小同余模数的问题。### 寻找使多个数同余的最小整数 x 的算法详解

问题描述

给定 n 个正整数(n ≥ 3),要求找到一个大于 1 的最小整数 x,使得这 n 个数除以 x 的余数相同。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最小的 x > 1,使得对于所有给定的数 a₁, a₂, …, aₙ,都有 aᵢ ≡ r (mod x) 对于某个固定的余数 r。

详细求解步骤
  1. 计算两两之差的绝对值

    • 对于给定的 n 个数 a₁, a₂, …, aₙ,计算所有可能的两两之差的绝对值,即 |aᵢ - aⱼ|,其中 1 ≤ i < j ≤ n。
    • 例如,对于数列 [5, 17, 29],计算 |5-17|=12,|5-29|=24,|17-29|=12,得到差值集合 {12, 24, 12}。
  2. 求这些差值的最大公约数(GCD)

    • 计算上一步得到的所有差值的最大公约数 d。
    • 继续上面的例子,GCD(12, 24, 12) = 12。
    • 如果所有差值都是 0(即所有数相同),则任何大于 1 的 x 都满足条件,此时最小 x=2。
  3. 确定解 x

    • 如果 d > 1,则 x = d 就是满足条件的最小解。因为:
      • d 是所有差值的公约数,所以 aᵢ ≡ aⱼ (mod d),即所有数模 d 的余数相同。
      • d 是最大的这样的数,因此也是满足条件的最小数。
    • 如果 d = 1,则不存在大于 1 的整数能整除所有差值,此时需要从 2 开始逐个检查最小的满足条件的 x:
      • 检查 x=2:计算所有数模 2 的余数是否相同。
      • 检查 x=3:同上。
      • 依此类推,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的最小 x > 1。
  4. 算法终止条件

    • 由于 x 必须大于 1,且对于任何数列至少存在 x=2 可能满足条件(虽然不一定),所以算法总能终止。
    • 最坏情况下(如互质的数列),可能需要检查到 x=最大数-最小数。
示例说明
  • 示例1:数列 [5, 17, 29]

    • 差值:12, 24, 12
    • GCD=12 → x=12
    • 验证:5≡5, 17≡5, 29≡5 (mod 12)
  • 示例2:数列 [3, 5, 7]

    • 差值:2, 4, 2
    • GCD=2 → x=2
    • 验证:3≡1, 5≡1, 7≡1 (mod 2)
  • 示例3:数列 [6, 10, 15]

    • 差值:4, 9, 5
    • GCD=1 → 需要逐个检查
    • x=2: 6≡0, 10≡0, 15≡1 → 不满足
    • x=3: 6≡0, 10≡1, 15≡0 → 不满足
    • x=4: 6≡2, 10≡2, 15≡3 → 不满足
    • x=5: 6≡1, 10≡0, 15≡0 → 不满足
    • 最终无解(实际上这个数列不存在满足条件的 x>1)
数学原理

这个算法基于以下数学观察:

  • 如果 a ≡ r (mod x) 且 b ≡ r (mod x),则 x 必须整除 |a-b|。
  • 因此,x 必须整除所有两两差值,最大的这样的 x 就是这些差值的 GCD。
  • 当 GCD=1 时,说明这些数互质,只能通过逐个检查来寻找可能的 x。
复杂度分析
  • 计算差值:O(n²) 时间
  • 计算 GCD:O(k log m),其中 k 是差值个数,m 是最大差值
  • 逐个检查:最坏 O(m) 次检查,每次 O(n)
  • 总复杂度:最坏 O(n² + n·m)
应用场景
  • 密码学中的同余关系分析
  • 数据校验和错误检测
  • 计算机科学中的散列函数设计
  • 数学竞赛中的数论问题求解

该算法有效地利用了数论中同余和最大公约数的性质,通过系统化的步骤解决了寻找最小同余模数的问题。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计算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int gcd(int a, int b) {while (b != 0) {int temp = b;b = a % b;a = temp;}return a;
}int main() {int n;cout << "请输入整数个数 n: ";cin >> n;vector<int> numbers(n);cout << "请输入 " << n << " 个正整数: ";for (int i = 0; i < n; ++i) {cin >> numbers[i];}// 计算所有数对的差值vector<int> diffs;for (int i = 0; i < n - 1; ++i) {for (int j = i + 1; j < n; ++j) {diffs.push_back(abs(numbers[i] - numbers[j]));}}// 计算所有差值的最大公约数int result = diffs[0];for (size_t i = 1; i < diffs.size(); ++i) {result = gcd(result, diffs[i]);}// 如果最大公约数为1,寻找最小满足条件的xif (result == 1) {for (int x = 2; ; ++x) {bool is_valid = true;for (int diff : diffs) {if (diff % x != 0) {is_valid = false;break;}}if (is_valid) {result = x;break;}}}cout << "满足条件的 x 的最小值是: " << result << endl;return 0;
}

求所有满足条件的 x

问题描述

给定三个正整数 a、b、c,找出所有大于 1 的整数 x,使得 a、b、c 分别除以 x 得到的余数相同。

算法思路

  1. 余数相同的条件:如果 a、b、c 除以 x 的余数相同,那么 a、b、c 可以表示为:

    • a = k₁ * x + r
    • b = k₂ * x + r
    • c = k₃ * x + r
      其中,k₁、k₂、k₃ 是整数,r 是相同的余数(0 ≤ r < x)。
  2. 差值分析

    • 由上述表达式可得:
      • a - b = (k₁ - k₂) * x
      • b - c = (k₂ - k₃) * x
      • c - a = (k₃ - k₁) * x
        这说明 a - b、b - c、c - a 都是 x 的倍数。
  3. 最大公约数(GCD)

    • 设:
      • d₁ = |a - b|
      • d₂ = |b - c|
      • d₃ = |c - a|
    • 则 x 必须是 d₁、d₂、d₃ 的公约数。
    • 计算 g = gcd(d₁, d₂, d₃),g 是 d₁、d₂、d₃ 的最大公约数。
  4. 求解 x

    • x 必须是 g 的因数,且 x > 1。
    • 因此,找出 g 的所有大于 1 的因数,这些因数就是所有满足条件的 x。

示例

假设 a = 10, b = 4, c = 7:

  1. 计算差值:
    • d₁ = |10 - 4| = 6
    • d₂ = |4 - 7| = 3
    • d₃ = |7 - 10| = 3
  2. 计算 g = gcd(6, 3, 3) = 3。
  3. g 的大于 1 的因数为 3。
    • 验证:
      • 10 ÷ 3 余 1
      • 4 ÷ 3 余 1
      • 7 ÷ 3 余 1
    • 余数相同,满足条件。

实现步骤

  1. 计算 |a - b|、|b - c|、|c - a|。
  2. 求这三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g。
  3. 找出 g 的所有大于 1 的因数,即为满足条件的 x。

应用场景

  • 密码学:用于构造特定性质的模运算条件。
  • 数学竞赛:常见于数论问题。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计算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int gcd(int m, int n) {while (n!= 0) {int temp = n;n = m % n;m = temp;}return m;
}// 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大于1的因数
vector<int> findFactors(int num) {vector<int> factors;for (int i = 2; i <= num; i++) {if (num % i == 0) {factors.push_back(i);}}return factors;
}int main() {int a, b, c;cin >> a >> b >> c;int diff1 = abs(a - b);int diff2 = abs(b - c);int diff3 = abs(c - a);int gcdValue = gcd(gcd(diff1, diff2), diff3);vector<int> results = findFactors(gcdValue);cout << "满足条件的所有 x 是: ";for (int x : results) {cout << x << " ";}cout << endl;return 0;
}

考虑余数范围限制

  • 给定三个正整数 a、b、c,找到一个大于 1 的整数 x,使得 a、b、c 分别除以 x 得到的余数相同,且余数在某个给定范围 [low, high] 内(0 <= low <= high < x),求 x 的最小值。
  • 在原方法基础上,当找到可能的 x 后,检查 a % x、b % x、c % x 是否都在 [low, high] 范围内。如果不在,则继续寻找下一个满足条件的 x。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math>
using namespace std;// 计算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int gcd(int m, int n) {while (n!= 0) {int temp = n;n = m % n;m = temp;}return m;
}int main() {int a, b, c, low, high;cin >> a >> b >> c >> low >> high;int diff1 = abs(a - b);int diff2 = abs(b - c);int diff3 = abs(c - a);int result = gcd(gcd(diff1, diff2), diff3);if (result == 1) {for (int i = 2; ; i++) {if (diff1 % i == 0 && diff2 % i == 0 && diff3 % i == 0) {int rem1 = a % i, rem2 = b % i, rem3 = c % i;if (rem1 >= low && rem1 <= high && rem2 >= low && rem2 <= high && rem3 >= low && rem3 <= high) {result = i;break;}}}} else {while (true) {int rem1 = a % result, rem2 = b % result, rem3 = c % result;if (rem1 >= low && rem1 <= high && rem2 >= low && rem2 <= high && rem3 >= low && rem3 <= high) {break;}result--;while (result > 1 && (diff1 % result!= 0 || diff2 % result!= 0 || diff3 % result!= 0)) {result--;}if (result == 1) {for (int i = 2; ; i++) {if (diff1 % i == 0 && diff2 % i == 0 && diff3 % i == 0) {int rem1 = a % i, rem2 = b % i, rem3 = c % i;if (rem1 >= low && rem1 <= high && rem2 >= low && rem2 <= high && rem3 >= low && rem3 <= high) {result = i;break;}}}break;}}}cout << "满足条件的 x 的最小值是: " << result << endl;return 0;
}
http://www.dtcms.com/a/323541.html

相关文章:

  • 信息安全简要
  • 分布式锁详解及 Spring Boot 实战示例
  • Redis 持久化策略深度剖析:从原理到实战,守护数据不丢失
  • 基于 InfluxDB 的服务器性能监控系统实战(二)
  • [论文阅读] 人工智能 + 软件工程 | Posterior-GRPO:优化代码生成推理过程的新框架
  • Solana上Launchpad混战:新颖性应被重视
  • 云服务器--阿里云OSS(1)【阿里云OSS简单介绍以及环境准备】
  • 论文学习21:Pyramid Scene Parsing Network
  • AG32cpld实现一个UartTx“外设”
  • 莫比乌斯反演学习笔记
  • Qt 元对象系统中的 QMetaObject 类和他的invokeMethod() 函数及其他常见函数应用详解​
  • MoVA:多模态视觉专家混合架构的创新设计与应用实践
  • 【能碳建设2】把“能碳计算”做成可配置、可演示的系统
  • codeforces 补题1
  • FAN5622SX 四通道六通道电流吸收线性LED驱动器,单线数字接口 数字式调光, 2.7 → 5.5 V 直流直流输入, 30mA输出FAN5622S
  • 现代数据加密技术:守护数字世界的无形之盾
  • 供应链需求预测项目如何设定合理的KPI、准确率指标(十四)
  • jxWebUI--输入框
  • M8-11读卡器如何通过RS485转Profinet网关在plc写入从站地址
  • 飞书多维表格搭建设备租赁系统-和保养提醒
  • C++ 虚函数、多重继承、虚基类与RTTI的实现成本剖析
  • 云闪付自动签到脚本
  • 线程池与反射
  • 动态规划(三维)直接按照题目条件
  • 基于STM32H5的循环GPDMA链表使用
  • Redis 事务机制
  • java基础(六)jvm
  • Vue3 路由
  • Chaos Monkey 故障注入工具使用介绍
  • Day37--动态规划--52. 携带研究材料(卡码网),518. 零钱兑换 II,377. 组合总和 Ⅳ,57. 爬楼梯(卡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