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深度学习计算性能】02:异步计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作者主页】Francek Chen
【专栏介绍】⌈⌈PyTorch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 (DL, Deep Learning) 特指基于深层神经网络模型和方法的机器学习。它是在统计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等算法模型基础上,结合当代大数据和大算力的发展而发展出来的。深度学习最重要的技术特征是具有自动提取特征的能力。神经网络算法、算力和数据是开展深度学习的三要素。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数据分析、科学探索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成果。本专栏介绍基于PyTorch的深度学习算法实现。
【GitCode】专栏资源保存在我的GitCode仓库:https://gitcode.com/Morse_Chen/PyTorch_deep_learning。

文章目录

    • 一、通过后端异步处理
    • 二、改进计算
    • 小结


  今天的计算机是高度并行的系统,由多个CPU核、多个GPU、多个处理单元组成。通常每个CPU核有多个线程,每个设备通常有多个GPU,每个GPU有多个处理单元。总之,我们可以同时处理许多不同的事情,并且通常是在不同的设备上。不幸的是,Python并不善于编写并行和异步代码,至少在没有额外帮助的情况下不是好选择。归根结底,Python是单线程的,将来也是不太可能改变的。因此在诸多的深度学习框架中,MXNet和TensorFlow之类则采用了一种异步编程(asynchronous programming)模型来提高性能,而PyTorch则使用了Python自己的调度器来实现不同的性能权衡。对PyTorch来说GPU操作在默认情况下是异步的。当调用一个使用GPU的函数时,操作会排队到特定的设备上,但不一定要等到以后才执行。这允许我们并行执行更多的计算,包括在CPU或其他GPU上的操作。

  因此,了解异步编程是如何工作的,通过主动地减少计算需求和相互依赖,有助于我们开发更高效的程序。这能够减少内存开销并提高处理器利用率。

import os
import subprocess
import numpy
import torch
from torch import nn
from d2l import torch as d2l

一、通过后端异步处理

  作为热身,考虑一个简单问题:生成一个随机矩阵并将其相乘。让我们在NumPy和PyTorch张量中都这样做,看看它们的区别。请注意,PyTorch的tensor是在GPU上定义的。

# GPU计算热身
device = d2l.try_gpu()
a = torch.randn(size=(1000, 1000), device=device)
b = torch.mm(a, a)with d2l.Benchmark('numpy'):for _ in range(10):a = numpy.random.normal(size=(1000, 1000))b = numpy.dot(a, a)with d2l.Benchmark('torch'):for _ in range(10):a = torch.randn(size=(1000, 1000), device=device)b = torch.mm(a, 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PyTorch的基准输出比较快了几个数量级。NumPy点积是在CPU上执行的,而PyTorch矩阵乘法是在GPU上执行的,后者的速度要快得多。但巨大的时间差距表明一定还有其他原因。默认情况下,GPU操作在PyTorch中是异步的。强制PyTorch在返回之前完成所有计算,这种强制说明了之前发生的情况:计算是由后端执行,而前端将控制权返回给了Python。

with d2l.Benchmark():for _ in range(10):a = torch.randn(size=(1000, 1000), device=device)b = torch.mm(a, a)torch.cuda.synchronize(devic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广义上说,PyTorch有一个用于与用户直接交互的前端(例如通过Python),还有一个由系统用来执行计算的后端。如图1所示,用户可以用各种前端语言编写PyTorch程序,如Python和C++。不管使用的前端编程语言是什么,PyTorch程序的执行主要发生在C++实现的后端。由前端语言发出的操作被传递到后端执行。后端管理自己的线程,这些线程不断收集和执行排队的任务。请注意,要使其工作,后端必须能够跟踪计算图中各个步骤之间的依赖关系。因此,不可能并行化相互依赖的操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1 编程语言前端和深度学习框架后端

  接下来看看另一个简单例子,以便更好地理解依赖关系图。

x = torch.ones((1, 2), device=device)
y = torch.ones((1, 2), device=device)
z = x * y + 2
z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2 后端跟踪计算图中各个步骤之间的依赖关系

  上面的代码片段在图2中进行了说明。每当Python前端线程执行前三条语句中的一条语句时,它只是将任务返回到后端队列。当最后一个语句的结果需要被打印出来时,Python前端线程将等待C++后端线程完成变量z的结果计算。这种设计的一个好处是Python前端线程不需要执行实际的计算。因此,不管Python的性能如何,对程序的整体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图3演示了前端和后端如何交互。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3 前端和后端的交互

二、改进计算

  Python前端线程和C++后端线程之间的简化交互可以概括如下:

  1. 前端命令后端将计算任务y = x + 1插入队列;
  2. 然后后端从队列接收计算任务并执行;
  3. 然后后端将计算结果返回到前端。

  假设这三个阶段的持续时间分别为t1,t2,t3t_1, t_2, t_3t1,t2,t3。如果不使用异步编程,执行10000次计算所需的总时间约为10000(t1+t2+t3)10000 (t_1+ t_2 + t_3)10000(t1+t2+t3)。如果使用异步编程,因为前端不必等待后端为每个循环返回计算结果,执行100001000010000次计算所花费的总时间可以减少到t1+10000t2+t3t_1 + 10000 t_2 + t_3t1+10000t2+t3(假设10000t2>9999t110000 t_2 > 9999t_110000t2>9999t1)。

小结

  • 深度学习框架可以将Python前端的控制与后端的执行解耦,使得命令可以快速地异步插入后端、并行执行。
  • 异步产生了一个相当灵活的前端,但请注意:过度填充任务队列可能会导致内存消耗过多。建议对每个小批量进行同步,以保持前端和后端大致同步。
  • 芯片供应商提供了复杂的性能分析工具,以获得对深度学习效率更精确的洞察。
http://www.dtcms.com/a/320810.html

相关文章:

  • 【入门级-C++程序设计:9、函数与递归-传值参数与传引用参数】
  • 数据持久化 —— `chrome.storage` 的记忆魔法
  • 服务器硬件电路设计之I2C问答(一):为什么I2C总线要加上拉电阻?
  • 华为USG防火墙双机,但ISP只给了1个IP, 怎么办?
  • WinForm 对话框的 Show 与 ShowDialog:阻塞与非阻塞的抉择
  • Java机密计算新维度:基于AMD SEV-ES的Enclave数据湖安全架构
  • 离线安装大语言模型管理工具Ollama
  • ArgoCD 与 GitOps:K8S 原生持续部署的实操指南
  • 使用 Grunt 替换 XML 文件中的属性值
  • Linux下GCC的C++实现Hive到Snowflake数据迁移
  • 在Java中,守护线程(Daemon Thread)和用户线程(User Thread)以及本地线程(Native Thread)的区别
  • 豆包新模型+PromptPilot:AI应用开发全流程实战指南
  • 深入掌握Prompt工程:高效构建与管理智能模型提示词全流程实战
  • Flutter Packge - 组件应用
  • [链表]142. 环形链表 II
  • 【洛谷题单】--分支结构(二)
  • 为什么需要锁升级?从CPU缓存到JVM的优化艺术
  • Autosar AP中Promise和Future的异步消息通信的详细解析
  • Kotlin 数据容器 - MutableList(MutableList 概述、MutableList 增删改查、MutableList 遍历元素)
  • 【JVM】流程汇总
  • OpenSCA开源社区每日安全漏洞及投毒情报资讯—2025年8月7日
  • OCC 主要库和功能模块
  • AI对互联网公司职位改变?
  • Android 系统的基本安全属性
  • 恒科持续低迷:新能源汽车股下跌成拖累,销量担忧加剧
  • ZCC3094--30V,-500mA超低噪声线性稳压电源
  • HFSS许可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分享超图提供的、很不错的WebGIS学习资源
  • 分布式微服务--GateWay的断言以及如何自定义一个断言
  • 【昇腾】基于RK3588 arm架构Ubuntu22.04系统上适配Atlas 200I A2加速模块安装EP模式下的驱动固件包_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