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深入剖析React框架原理:从虚拟DOM到Fiber架构

Hi,我是布兰妮甜 !很多开发者会使用React,却不明白它为什么这样工作。这就像会开车却不懂发动机原理——能上路,但遇到故障就束手无策。本文将用最直白的语言,带你深入React核心:虚拟DOM如何像"智能草稿本"提升性能、组件如何像乐高积木灵活组合、Fiber架构如何实现流畅交互,不需要高深技术背景,只要用过React基础功能,你就能轻松理解这些原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正是成为高级开发者的关键一步。


文章目录

    • 一、React是什么?
    • 二、虚拟DOM:React的"智能草稿本"
      • 2.1 真实DOM太慢了
      • 2.2 虚拟DOM工作三步走
    • 三、组件:乐高积木块
      • 3.1 两种组件写法
      • 3.2 Hooks:给简单积木加记忆
    • 四、React的"找不同"算法
      • 4.1 比较新旧虚拟DOM的秘诀
      • 4.2 Fiber架构:React的"多任务系统"
    • 五、状态管理:组件的大脑
      • 5.1 setState的"延迟更新"秘密
      • 5.2 Context:组件间的"广播系统"
    • 六、React事件:统一的事件管家
    • 七、性能优化小妙招
    • 八、总结


一、React是什么?

想象你在搭积木。React就像是一个智能积木盒子,它帮你:

  • 把积木分成小块(组件)
  • 记住每个积木的样子(状态)
  • 自动找出变化的积木并调整(虚拟DOM)

二、虚拟DOM:React的"智能草稿本"

2.1 真实DOM太慢了

直接改网页(DOM)就像用钢笔写字,写错就要整页重写。React发明了"铅笔草稿本"(虚拟DOM):

  1. 先在草稿本上修改
  2. 比较新旧草稿的不同
  3. 只修改实际网页上真正变化的部分

2.2 虚拟DOM工作三步走

// 1. 创建草稿(虚拟DOM)
const vDom = {type: 'div',children: [{ type: 'h1', text: 'Hello' }]
}// 2. 状态变化时创建新草稿
const newVDom = {type: 'div',children: [{ type: 'h1', text: 'Hello React!' } // 文字变了]
}// 3. React自动比较并只更新变化的文字

三、组件:乐高积木块

3.1 两种组件写法

  1. 函数组件(简单积木):
function Welcome({ name }) {return <h1>你好, {name}!</h1>
}
  1. 类组件(带机关的积木):
class Counter extends React.Component {constructor() {super()this.state = { count: 0 } // 内置记忆功能}render() {return <button onClick={() => {this.setState({ count: this.state.count + 1 })}}>点击了 {this.state.count}</button>}
}

3.2 Hooks:给简单积木加记忆

function Counter() {const [count, setCount] = useState(0) // 记忆数字useEffect(() => {document.title = `点了${count}` // 副作用操作}, [count]) // 只在count变化时执行return <button onClick={() => setCount(count + 1)}>点击 {count}</button>
}

四、React的"找不同"算法

4.1 比较新旧虚拟DOM的秘诀

  1. 同层比较:只比较同一层的积木
  2. 钥匙(key)识别:给列表中的积木贴标签
  3. 类型不同就重建:方形积木换成圆形就整个换

4.2 Fiber架构:React的"多任务系统"

  • 可以暂停渲染来做更紧急的事(如动画)
  • 把大任务拆成小任务块
  • 优先处理用户交互

五、状态管理:组件的大脑

5.1 setState的"延迟更新"秘密

// 看似简单的点击计数器
handleClick() {this.setState({ count: this.state.count + 1 })console.log(this.state.count) // 还是旧值!
}// 因为React:
1. 把更新请求放进待办清单
2. 找个合适的时间批量处理
3. 最后才真正更新

5.2 Context:组件间的"广播系统"

// 1. 创建广播频道
const ThemeContext = React.createContext('light')// 2. 发送端(电台)
<ThemeContext.Provider value="dark"><App />
</ThemeContext.Provider>// 3. 接收端(收音机)
<ThemeContext.Consumer>{theme => <div>当前主题: {theme}</div>}
</ThemeContext.Consumer>

六、React事件:统一的事件管家

React把所有事件都交给一个"管家"处理:

  1. 不是每个按钮都绑事件
  2. 所有事件先报到顶层
  3. 管家找到真正的事件处理人
  4. 解决了浏览器兼容问题

七、性能优化小妙招

  1. 记忆化:避免重复计算
const memoizedValue = useMemo(() => computeExpensiveValue(a, b), [a, b])
  1. 避免多余渲染
// 用React.memo包裹组件
const MemoComponent = React.memo(function MyComponent(props) {/* 只在props改变时重新渲染 */
})
  1. 懒加载:像翻书一样加载组件
const OtherComponent = React.lazy(() => import('./OtherComponent'))

八、总结

React就像是一个智能的UI组装工厂,你只需要告诉它"最终产品应该长什么样",它就会自动找出最高效的组装方式。理解这些核心原理,你就能更得心应手地使用React构建应用了!

http://www.dtcms.com/a/320097.html

相关文章:

  • PCA9541调试记录
  •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第6版教材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下)
  • ansible 操作家族(ansible_os_family)信息
  • 网页中 MetaMask 钱包钱包交互核心功能详解
  • Redis缓存数据库深度剖析
  • ESXI7.0添加标准交换机过程
  • 通过CNN、LSTM、CNN-LSTM及SSA-CNN-LSTM模型对数据进行预测,并进行全面的性能对比与可视化分析
  • [Oracle] DECODE()函数
  • [Oracle] GREATEST()函数
  • GCC与NLP实战:编译技术赋能自然语言处理
  • Kubernetes(k8s)之Service服务
  • 【C语言】深入理解编译与链接过程
  • Java中的反射机制
  • 【AxureMost落葵网】企业ERP项目原型-免费
  • 上位机知识篇篇---驱动
  • Xvfb虚拟屏幕(Linux)中文入门篇1:(wikipedia摘要,适当改写)
  • 函数、方法和计算属性
  • 计网学习笔记第3章 数据链路层(灰灰题库)
  • [激光原理与应用-169]:测量仪器 - 能量型 - 光功率计(功率稳定性监测)
  • 记录:rk3568适配开源GPU驱动(panfrost)
  • Linux中Docker Swarm实践
  • 12-netty基础-手写rpc-编解码-04
  • ubuntu 2024 安装拼音输入法
  • 【macOS操作系统部署开源DeepSeek大模型,搭建Agent平台,构建私有化RAG知识库完整流程】
  • Linux综合练习2
  • 电气设备与互感器全解析
  • 智能制造网络质量保障:德承 DX-1200多网口工控机在windows系统下的网络性能测试指南
  • 操作系统与并发底层原理多道技术
  • docker容器导出为镜像
  • 深度学习入门Day7:Transformer架构原理与实战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