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固定网络位长度子网划分flsm和可变长子网掩码划分vlsm的区别
在计算机网络中,子网划分和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 是IP地址管理的核心技术,用于优化IP地址利用率、控制广播域并支持层次化网络设计。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子网划分(Subnetting)
子网划分是将一个大的IP网络(如A类、B类、C类网络)分割为多个更小的子网(Subnet)的过程。其核心目的是提高IP地址利用率、缩小广播域(减少网络流量拥堵),并便于网络管理。
1. 核心原理
- IP地址结构:IPv4地址由32位二进制组成,分为“网络位”和“主机位”(如C类地址默认前24位为网络位,后8位为主机位)。
- 子网掩码:用于区分网络位和主机位(二进制“1”代表网络位,“0”代表主机位)。例如,C类默认掩码
255.255.255.0
(二进制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 - 借位操作:子网划分通过“借主机位作为子网位”实现——从主机位中借用若干位作为子网标识,剩余的主机位用于标识子网内的主机。
2. 关键计算公式
- 子网数量:若借
n
位主机位作为子网位,则子网数 = (2^n)(n
为借位数量)。 - 每个子网的可用主机数:剩余主机位为
m
位(m = 原主机位 - n
),则可用主机数 = (2^m - 2)(减2是排除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