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学习笔记第3章 数据链路层层(灰灰题库)
题目 1
1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路由器具有路由选择功能,交换机没有路由选择功能
B. 三层交换机具有路由选择功能,二层交换机没有路由选择功能
C. 三层交换机适合异构网络,二层交换机不适合异构网络
D. 路由器适合异构网络,交换机不适合异构网络本题考查路由器、交换机(二层、三层)在路由选择功能及适用网络场景的区别,解析如下:
选项 A
错误。部分交换机(如三层交换机 )具备路由选择功能,可基于 IP 地址进行数据包转发、选择路径,并非所有交换机都无路由功能。
选项 B
正确。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基于 MAC 地址转发,无路由选择功能;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支持基于 IP 地址的路由选择,可实现不同网段间的数据转发,该选项符合设备功能逻辑。
选项 C
错误。“适合异构网络” 本质是能否跨网段 / 协议通信,二层交换机因无路由功能,无法直接连接异构网络(不同网段);但三层交换机的 “适合”,核心是路由功能支持,并非 “三层交换机专属适合逻辑”,且表述未聚焦路由本质,逻辑不准确。
选项 D
错误。交换机中三层交换机可适合异构网络(因有路由功能);路由器虽适合异构网络(不同网络间选路),但该选项否定交换机(含三层)适合性,与实际功能矛盾。
综上,正确答案是 B ,关键区分二层(数据链路层,无路由)、三层交换机(网络层,有路由)的功能本质,以及路由设备对异构网络的适配逻辑 。
交换机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通常没有路由功能。但是本题BCD选项都对交换机分层次了,需要考虑到各层次交换机,所以这类说法不严谨。
第二层交换机: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它依据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进行数据帧的快速交换;第二层交换机是没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仅能依据MAC地址完成数据帧的交换。第三层交换机: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即网络层。第三层交换机是具有路由功能的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依据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进行路径选择和快速的数据包交换。它可以实现不同逻辑子网和不同VLAN之间的数据通信。在第三层交换机中,增加了一个第三层交换模块,由该模块完成路径选择功能,而第三层交换机的数据交换仍由第二层交换模块完成。
故B正确。题目 2
2 单选题
通过提高信噪比可以降低其影响的差错是______。
A. 随机差错
B. 突发差错
C. 数据丢失差错
D. 干扰差错这道题考查通信差错与信噪比的关系,解析如下:
关键概念理解
信噪比: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反映信号受噪声干扰的程度,信噪比越高,信号越 “干净”,噪声对信号的影响越小。
随机差错:由信道中随机的、持续存在的噪声(如热噪声)引起,噪声与信号叠加导致比特错误,具有随机性、单个或少量比特出错的特点。
突发差错:由短暂、强烈的干扰(如电磁脉冲)引起,表现为连续多个比特出错,其根源不是常规的 “持续噪声”,而是突发干扰。
数据丢失差错:通常由网络拥塞、缓冲区溢出等引起,与信噪比无直接关联。
干扰差错:表述较笼统,“干扰” 是宽泛概念,而通信中差错需结合成因分类,“随机差错” 已精准对应噪声(含干扰)引发的常规差错。
选项分析
A. 随机差错
正确。随机差错由持续的背景噪声(如热噪声、电子噪声)导致,提高信噪比(增强信号、削弱噪声)可直接降低噪声对信号的干扰,减少随机差错。
B. 突发差错
错误。突发差错由短暂、高强度干扰(如雷电、电磁脉冲)引发,并非持续的 “信噪比” 问题,提高信噪比无法有效抵御这类突发干扰。
C. 数据丢失差错
错误。数据丢失通常因网络拥塞、设备缓冲区不足等导致,与信号和噪声的比值无关,提高信噪比不能解决这类问题。
D. 干扰差错
错误。“干扰差错” 并非通信中标准的差错分类,且笼统的 “干扰” 未区分随机噪声与突发干扰。通信中,常规因持续噪声引发的差错已归类为 “随机差错”,提高信噪比可针对性解决;突发干扰引发的差错属于 “突发差错”,与信噪比关联弱。因此该选项表述不精准,逻辑不对应。
综上,正确答案是 A ,核心逻辑是:随机差错的根源是持续背景噪声,提高信噪比可直接削弱噪声影响;其他选项的差错成因与信噪比无直接或有效关联 。
本题主要考查传输差错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一般来说,数据的传输差错是由噪声引起的。通信信道的噪声可以分为两类:热噪声和冲击噪声。热噪声一般是信道固有的,引起的差错是随机差错,热噪声可以通过提高信道的信噪比来降低它对数据传输的影响。冲击噪声一般是由外界电磁干扰引起的,导致的差错是突发差错,冲击噪声是无法通过提高信道的信噪比来避免的,它是引起传输差错的主要原因。
题目 3
3 单选题
零比特插入法规定,发送端在两个标志字段之间的比特序列中,如果检查出连续的_____个 1,则不管它后面的位是 0 还是 1,都增加一个 0。
A. 4
B. 5
C. 6
D. 8
- 答案:B
- 解析:零比特插入法是为了保证在帧同步标志(通常为 01111110 )之间的比特流中,不会出现连续的 6 个 1 而误判为帧同步标志。其规则就是发送端在两个标志字段之间的比特序列里,若检查出连续 5 个 1 ,就不管后续位是 0 还是 1 ,都插入一个 0 ;接收端则进行反向操作,若收到连续 5 个 1 后紧跟一个 0 ,就删除该 0 ,以此实现透明传输 ,所以选 B 。
题目 4
4 单选题
在 HDLC 协议中,若主站要求发送方对 3 号帧开始的所有帧进行重发,则相应的控制字段为_____。
A. 1010P011
B. 1001P011
C. 1101P011
D. 1011P011
- 答案:B
- 解析:HDLC 协议的控制字段用于区分帧的类型(信息帧、监控帧、无编号帧 )。本题涉及监控帧(用于流量和差错控制 ),主站要求发送方对 3 号帧开始的所有帧重发,属于选择重发请求(SREJ )。监控帧中,控制字段格式为:第 1 位为 1 表示监控帧,第 2 - 4 位表示功能,选择重发时对应编码是 001 ,帧编号等信息结合起来,控制字段为 1001P011(P 为轮询 / 终止位,本题不影响核心判断 ),所以选 B 。
题目 5
5 单选题
HDLC 协议所采用的帧同步方法是_____。
A. 使用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B. 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法
C. 字节计数法
D. 物理编码违例法
- 答案:A
- 解析:HDLC 协议采用使用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实现帧同步,以特定的标志字段 01111110 作为帧的起始和结束标识 。为避免比特流中出现连续 6 个 1 干扰帧同步,配合零比特插入 / 删除技术 ;B 选项 “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法” 是像 PPP 协议早期的做法;C 选项 “字节计数法” 因计数出错后难以恢复同步,很少使用;D 选项 “物理编码违例法” 常见于以太网(如曼彻斯特编码利用违例编码做帧边界 ),并非 HDLC 所用,所以 HDLC 采用 A 选项的帧同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