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第四节】C++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Builder(建造者)模式

目录

引言

一、Builder 模式概述

二、Builder 模式举例

三、Builder 模式的结构

四、Builder 模式的实现

五、Builder 模式的优缺点

六、总结


引言

        Builder 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旨在将复杂对象的构建过程与其表示分离。通过一步步构建对象,Builder 模式允许在构建过程中引入参数,从而生成不同的对象表示。本文将通过理论讲解和代码示例,深入探讨 Builder 模式的核心思想、适用场景及其实现方式。

一、Builder 模式概述

核心思想
        Builder 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复杂对象的构建过程分解为多个步骤,并通过一个指导者(Director)对象来协调这些步骤。这样做的好处是:
        构建过程与表示分离:对象的构建过程独立于其最终表示,使得相同的构建过程可以生成不同的对象。
        灵活性:通过在每一步骤中引入参数,可以灵活地调整对象的构建过程。

适用场景
Builder 模式适用于以下场景:
        需要创建的对象非常复杂,由多个部分组成。
        对象的构建过程需要分步骤进行,且每个步骤可能需要不同的参数。
        希望将对象的构建过程与其表示分离,以便生成不同的对象表示。

二、Builder 模式举例

建造一栋房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分为多个步骤,例如:
        (1)打地基:为房屋奠定基础。
        (2)搭建框架:构建房屋的主体结构。
        (3)安装水电:布置水管、电线等基础设施。
        (4)装修: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装饰。

每个步骤都需要不同的材料和工艺,且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例如,地基的深度、框架的材料、装修的风格等都可以根据房屋的用途和预算进行定制。


在房屋建造过程中,Builder 模式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
        分步骤构建:将房屋的建造过程分解为多个步骤(如打地基、搭建框架等),每个步骤由专门的工人或团队负责。
        参数化构建:在每个步骤中引入不同的参数(如材料选择、设计风格等),从而生成不同的房屋。
        统一管理:通过一个总指挥(Director)来协调各个步骤,确保房屋的建造过程有序进行。


通过 Builder 模式,相同的建造过程可以生成不同的房屋。例如:
        经济型房屋:使用低成本材料,简化装修。
        豪华型房屋:使用高端材料,精心设计装修。
        环保型房屋:采用绿色建材,注重节能设计。


Builder 模式解决的问题与此类似:当我们需要创建的对象非常复杂时,可以通过分步骤构建对象,并在每一步骤中引入参数,从而生成不同的对象表示。

三、Builder 模式的结构

典型结构图


Builder 模式的典型结构包括以下几个角色:
        Product(产品):最终要构建的复杂对象。
        Builder(构建者):定义构建对象的各个步骤的接口。
        ConcreteBuilder(具体构建者):实现 Builder 接口,完成对象的具体构建。
        Director(指导者):负责调用 Builder 的步骤,控制对象的构建过程。

关键点
        分步骤构建:Builder 模式通过分步骤构建对象,使得构建过程更加清晰和可控。
        参数化构建:在每一步骤中引入参数,可以生成不同的对象表示。

四、Builder 模式的实现

代码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Builder 模式实现示例,展示了如何分步骤构建一个复杂对象。


产品类定义

// Product.h
#ifndef _PRODUCT_H_
#define _PRODUCT_H_

class Product {
public:
    Product();
    ~Product();
    void ProducePart();
protected:
private:
};

class ProductPart {
public:
    ProductPart();
    ~ProductPart();
    ProductPart* BuildPart();
protected:
private:
};

#endif // ~_PRODUCT_H_

构建者类定义

// Builder.h
#ifndef _BUILDER_H_
#define _BUILDER_H_
#include <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roduct;

class Builder {
public:
    virtual ~Builder();
    virtual void BuildPartA(const string& buildPara) = 0;
    virtual void BuildPartB(const string& buildPara) = 0;
    virtual void BuildPartC(const string& buildPara) = 0;
    virtual Product* GetProduct() = 0;
protected:
    Builder();
private:
};

class ConcreteBuilder : public Builder {
public:
    ConcreteBuilder();
    ~ConcreteBuilder();
    void BuildPartA(const string& buildPara);
    void BuildPartB(const string& buildPara);
    void BuildPartC(const string& buildPara);
    Product* GetProduct();
protected:
private:
};

#endif // ~_BUILDER_H_

构建者类实现

// Builder.cpp
#include "Builder.h"
#include "Product.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Builder::Builder() {}
Builder::~Builder() {}

ConcreteBuilder::ConcreteBuilder() {}
ConcreteBuilder::~ConcreteBuilder() {}

void ConcreteBuilder::BuildPartA(const string& buildPara) {
    cout << "Step1: Build PartA..." << buildPara << endl;
}

void ConcreteBuilder::BuildPartB(const string& buildPara) {
    cout << "Step2: Build PartB..." << buildPara << endl;
}

void ConcreteBuilder::BuildPartC(const string& buildPara) {
    cout << "Step3: Build PartC..." << buildPara << endl;
}

Product* ConcreteBuilder::GetProduct() {
    BuildPartA("pre-defined");
    BuildPartB("pre-defined");
    BuildPartC("pre-defined");
    return new Product();
}

指导者类定义

// Director.h
#ifndef _DIRECTOR_H_
#define _DIRECTOR_H_

class Builder;

class Director {
public:
    Director(Builder* bld);
    ~Director();
    void Construct();
protected:
private:
    Builder* _bld;
};

#endif // ~_DIRECTOR_H_

指导者类实现

// Director.cpp
#include "Director.h"
#include "Builder.h"

Director::Director(Builder* bld) {
    _bld = bld;
}

Director::~Director() {}

void Director::Construct() {
    _bld->BuildPartA("user-defined");
    _bld->BuildPartB("user-defined");
    _bld->BuildPartC("user-defined");
}

测试程序

// main.cpp
#include "Builder.h"
#include "Product.h"
#include "Director.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Director* d = new Director(new ConcreteBuilder());
    d->Construct();
    return 0;
}

五、Builder 模式的优缺点

优点
        构建过程与表示分离:对象的构建过程独立于其最终表示,使得相同的构建过程可以生成不同的对象。
        灵活性:通过在每一步骤中引入参数,可以灵活地调整对象的构建过程。
        易于扩展:新增构建步骤或调整构建顺序非常方便。

缺点
        复杂性增加:随着构建步骤的增多,Builder 模式的实现可能变得复杂。
        代码冗余:每个具体构建者类都需要实现相同的构建步骤接口,可能导致代码冗余。

六、总结

        Builder 模式是一种强大的设计模式,适用于复杂对象的构建。它通过分步骤构建对象,并将构建过程与表示分离,提供了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然而,在面对简单对象的构建时,Builder 模式可能显得过于复杂。因此,在实际开发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

相关文章:

  • 2025年-G14-Lc88-278.第一个坏版本 -java版
  • 【电机控制】42步进电机+arduino:WHEELTEC_MS42DDC
  • ubuntu部署小笔记-采坑
  • 【Java】File 类
  • SQLite 删除表
  • 054 redisson
  • 安全面试3
  • Python 中read、readline、readlines 有哪些区别?
  • 针对不同文本长度的处理方案,结合层次化编码和检索优化策略
  • C语言数据结构———循环消息队列,数组方式实现
  • 零基础学QT、C++(六)制作桌面摄像头软件
  • 利用miniqmt实现远程下单:量化交易的新突破
  • Python爬虫-批量爬取股票数据猫各股票代码
  • Open WebUI 是什么
  • centos9安装k8s集群
  • C#从入门到精通(34)—如何防止winform程序被同时打开多次
  • 嵌入式之宏定义编程机制
  • vue中将el-table导出为excel文件
  • Django Admin: 动态合并数据库和预定义选项的高级过滤器实现
  • 【废物研究生刷算法】字符串
  • 广东7月起施行: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购买中小学校服或捆绑销售
  • 在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上打头阵、当尖兵!陈吉宁调研复旦大学
  • 印度空军为“阵风”战机换装国产导弹,以增强作战能力推动国防自主
  • 马上评|劳动课该如何找回“存在感”
  •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申请新业务、设立新产品
  • 全球前瞻|特朗普19日将与俄乌总统分别通话,英国脱欧后首开英欧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