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电路基础学习
一、基础元器件学习
1、电阻
1.1 作用
电阻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欧姆定律,即电阻的阻值取决于其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电阻的主要作用是限制电流,调节电压和电流,以及保护电路。
1.2 数值计算
欧姆定律

注意:上拉电阻、下拉电阻往往会选择1kΩ到10kΩ
2、电容
2.1 原理
2.2 作用
电容:电容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容器充放电的特性。当电容器两端加上电压时,电容器会充电,储存电荷;当电容器两端电压降低时,电容器会放电,释放储存的电荷。电容的主要作用是过滤电源上的波动和纹波(滤波)、耦合,平滑电源 通交隔直。
(1)滤波
需要认识到一点就是电路中的信号不是一成不变的直流电,而是混有波动信号的。将波形进行分解可将实际电压信号分解成一个直流(虚线)和一个交流(实线)
经典滤波电路:
滤交流留直流
此外对于交流信号有高低频之分,所以对于低频和高频信号需要不同的电容进行滤波,大电容滤低频 小电容滤高频。一般情况下,使用10uF滤除低频信号,100nF(0.1uF)滤除高频信号,且先滤低频后滤高频。
旁路电容滤波
统一使用100nF进行旁路滤波
RC延时电路
RC延时原理:如图,3.3V电源通过R1之后会给C1充电,A点的电压会从0开始升高,对于后续电路来讲,A点升高到后续电路所需有效电压的时间t就可以认为是延时的时间。
3、电感
3.1 作用
电感:电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磁场,磁通量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电感的主要作用是在电路中储能、滤波、阻抗匹配。“通直流,阻交流“
充磁
放磁
因为电流不变化时di/dt =0;(di/dt是电流的变化量,电流随时间变化越快,di/dt越大,如果电流随时间不变化,di/dt = 0);
因为感应电动势UL = L * (di/dt) ,得出电流不变化时。感应电动势为0,无感应电流
当电感通电的瞬间电流从0开始有值,这个变化时间很短,所以变化很快,di/dt大,
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由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和变化的方向相反,所以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正好和施加电流的方向相反,在这一瞬间产生的电流基本会被抵消,导致电感两端的电流为0;但是此时电感的电压并不是0;
4、二极管
4.1 介绍
二极管: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PN结的单向导电性。在正向偏置时,PN结中的电子会从N极流向P极,形成电流;在反向偏置时,PN结中的空穴会从P极流向N极,形成反向电流。
二极管的主要作用是整流、稳压和保护电路。
4.2 作用
(1)整流
通过整流桥实现:
(2)稳压和保护电路
通过 稳压二极管(齐纳Zener二极管)实现
普通二极管一般在正向电压下工作,稳压管则在反向击穿状态下工作,二者用法不同;普通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一般在40V以上,高的可达几百伏至上千伏,而且在伏安特性曲线反向击穿的一段不陡,即反向击穿电压的范围较大,动态电阻也比较大。
对于稳压管,当反向电压超过其工作电压Vz(亦称齐纳电压或稳定电压)时,反向电流将突然增大,而器件两端的电压基本保持恒定。对应的反向伏安特性曲线非常陡,动态电阻很小。
稳压管可用作稳压器、电压基准、过压保护、电平转换器等。
例:
5、三极管
5.1 介绍
三极管: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流放大和开关的原理。三极管有三个极: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当三极管工作时,基区内的电子会被激发到发射区,形成发射极电流;同时,集电区的空穴会被吸引到基区,形成集电极电流。三极管有两种:NPN型 和 PNP型
区分方法:首先,看箭头,都是(P→N),确定基极和发射极,集电极是P是N看发射极三极管有三种状态:截止态、放大态、饱和态![]()
当工作在放大态时:Ic=β*Ib ;I
e=Ib+β*Ib =(1+β)*Ib;( β为放大系数)
引用视频讲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_哔哩哔哩_bilibili三极管的主要作用是放大信号、电流控制,控制电压以及开关电路。
5.2 应用
开关
例:
6、MOS管
6.1介绍
MOS管:场效应管(MOS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电压控制特性。在MOS管的源极和漏极之间加上电压时,会产生一个垂直的电场,这个电场会控制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阻。MOS管的主要作用是放大信号、降低阻抗和开关电路。
6.2 PMOS 与NMOS
6.3 特点
特点:1、输入阻抗非常高,因为MOS管栅极有绝缘膜氧化物,甚至可达上亿欧姆,所以他的输入几乎不取电流,可以用作电子开关。
2、导通电阻低,可以做到几个毫欧的电阻,极低的传导损耗。
3、开关速度快,开关损耗低,特别适应PWM输出模式。
对比三极管开关与MOS管开关
三极管开关:流控,耗能,反应速度较慢(三极管打开要经历 截止-->放大-->饱和 状态的变化)
MOS管开关:压控,几乎无能耗,开关反应速度快
6.4 应用举例
二、运放-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1.运放定义与特性
把三极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导线制作在同一小块单晶硅的芯片上。这些元器件的组合电路具备一定的功能。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
2.分类
2.1 电压比较器

2.1 电压跟随器
在电压选择器的基础上引入负反馈
假设Un初始为0,Up输入3V电压,当Up输入的那一刻,Up>Un,按照运放特性曲线,Uo会输出高电平,但是这个高电平并不是突变的,而是线性变化,需要时间一点一点上升,因为Uo和Un短接,所以Uo上升,Un也跟着上升,当Uo上升到临近Up即Un≈Up时,此时由于运放的特性,Uo不变,此时可视作Uo=Up,所以输入的Up和输出Uo相等,将此称作电压跟随器。
虚短与虚断的概念
由上面的负反馈可以看出,只要存在负反馈,其Up=Un,就像短路了一样,称为虚短。而运放内阻很高,导致Ip和In几乎为0,就像两个点断开了一样,成为虚断。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负反馈存在,虚短才会存在。
2.3 同相比例放大器
分析:
2.4 反相比例放大器
分析:
2.5 同相加法器
补充:
2.6 同相减法器
2.7 反向加法器
三、常见运放芯片
LM358、LMV358、LM393
1. LM393
常见应用:
1.1 火焰传感器电路
分析:
反相端电压:由于断路,U6=3.3v
同相端电压:由于U5是R67上分压的一部分,由于R61的存在,R67上最大的分压也要小于3.3v,也就是U5一定会小于3.3v
同相端 < 反相端 ---> 输出低电平 ----> LD6熄灭
反相端电压:由于火焰传感器导通了,所以R76和R77那条线路会被短路,相当于反相端直接接地了,所以U6=0
同相端电压:由于U5是R67上分压的一部分,假设R67上半部分为a,下半部分为b,则U5=3.3 * b/(100R+a+b),一定大于等于0(默认大于0)
同相端>反相端 --->输出高电平 --->LD6点亮
1.2 光敏电阻模块电路
分析:
AO的作用是输出Up,AO可外界ADC,即可计算光照强度的大小
通过调节VR1,可以设置Un的大小,即可用于设定光照强度阈值
Up的大小等于光敏电阻的分压,
光照强度变大-->光敏电阻阻值降低-->光敏电阻分压降低-->Up减小-->若比Un(阈值)小,则DO为0
光照强度变小-->光敏电阻阻值升高-->光敏电阻分压升高-->Up增加-->若比Un(阈值)大,则DO为1
1.3 烟雾传感器电路
烟雾传感器特性:
当烟雾浓度增大-->烟雾传感器内部可导电颗粒物增多-->传感器导电性增强-->相当于烟雾传感器电阻降低
当烟雾浓度降低-->烟雾传感器内部可导电颗粒物减少-->传感器导电性降低-->相当于烟雾传感器电阻增加
分析:
AO的作用是输出Un,AO可外界ADC,即可计算烟雾浓度的大小
通过调节VR1,可以设置Up的大小,即可用于设定烟雾浓度阈值
Un大小等于 大小为1k的那个电阻(设为R1)分压,烟雾传感器电阻(Rs)
当烟雾浓度增大-->烟雾传感器电阻降低-->Rs分压降低-->R1分压增大-->Un增大-->若比Up(阈值)大,则DO为0
当烟雾浓度降低-->烟雾传感器电阻增大-->Rs分压增大-->R1分压降低-->Un降低-->若比Up(阈值)小,则DO为1
2.LMV358
两组运放组合
常见应用电路:电压跟随器
特点:U5=U7=U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