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实战——架构重构内功心法第三式(运筹帷幄)
目录
本文来源:极客时间vip课程笔记
-
真正要开始重构的时候,架构师识别出系统关键的复杂度问题后,如果只针对这个复杂度问题进行架构重构,可能会发现还是无法落地,因为很多条件不具备或者有的问题没解决的情况下就是不能做架构重构。
-
架构师在识别系统关键的复杂度问题后,还需要识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哪些准备事项,或者还要先解决哪些问题。
-
经过分析和思考,我们可能从最初的 100 个问题列表,挑选出其中 50 个是需要在架构重构中解决的,其中一些是基础能力建设或者准备工作,而另外一些就是架构重构的核心工作。有了这样一个表格后,那我们应该怎么去把这 50 个问题最终解决呢?
-
最简单的做法是每次从中挑一个解决,最终总会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这种做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效果会很差,为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没有区分问题的优先级,所有问题都一视同仁,没有集中有限资源去解决最重要或者最关键的问题,导致最后做了大半年,回头一看好像做了很多事情,但没取得什么阶段性的成果
第二个原因:没有将问题分类,导致相似问题没有统筹考虑,方案可能出现反复,效率不高。
第三个原因:会迫于业务版本的压力,专门挑容易做的实施,到了稍微难一点的问题的时候,就因为复杂度和投入等原因被搁置,达不到重构的真正目的。
-
以架构实战——架构重构内功心法第一式(有的放矢)文章的 X 系统为例,在我加入前,其实也整理了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大的项包括可用性、性能、安全、用户体验等,每个大项又包括十几二十个子项。但是实施时基本上就是挑软柿子捏,觉得哪个好落地、占用资源不太多,就挑来做,结果做了半年,好像做了很多功能,但整体却没什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