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技术人生——第17集:京城首发,AI叩问

梁敬彬梁敬弘兄弟出品

往期回顾
技术人生——第1 集: 机械出身,我不机械
技术人生——第2 集: 膨胀自信,午夜惊魂
技术人生——第3 集: 穿越救赎,因祸得福
技术人生——第4 集: 便捷惨案,泣血蜕变
技术人生——第5 集: 剑破冰山,畅行无阻
技术人生——第6 集: 收获惊喜, 不止O记
技术人生——第7 集: 一本书籍,一所小学
技术人生——第8 集: 打破枷锁,火箭跃升
技术人生——第9 集: 拓荒立制,创研究院
技术人生——第10集:幸运敲门,新曲线成
技术人生——第11集: 收获不止,SQL优化
技术人生——第12集:思想破晓,功能相随
技术人生——第13集:敢于质疑,手起刀落
技术人生——第14集:超越快慢,全局为王
技术人生——第15集:跨越山海,难忘之旅
技术人生——第16集:千金不换,心安吾乡

1. 千番签名,百感交集

随着《收获,不止SQL优化》即将出版,我专程飞了一趟北京。第一站目的地是印刷厂。去完成一项极具仪式感,也极具体力挑战的任务。

一进厂区,一股混合着油墨与纸张的清香味道扑面而来。耳边是印刷机“轰隆隆”的巨大轰鸣,脚下是成千上万本还带着温度的新书,被打包成一座座小山。我随手拿起一本,抚摸着光滑的封面,心中那份成就感,在机器的轰鸣声中,被放大了许多倍。

但很快,这份满足,就被艰巨的体力活所取代。出版社为我们预留了整整1000本书的扉页,需要我们一一签名留念。我有点手心冒汗的老毛病,为了不弄脏书页,只能在手下垫着一块小白板,小心翼翼地写。

一个上午,我们一刻不停,也仅完成了三成的工作量。中午,为了补充“能量”,热情的工作人员特意为我们点了一道“特色菜”——一大盘炸得金黄酥脆的蚱蜢。我看着那盘蛋白质含量极高的“硬菜”,硬着头皮夹起一个,故作镇定地放进嘴里,嘎嘣脆。发现还挺好吃的,最后,一大盘被我们一扫而空。

午饭后,我们继续奋战。当签完最后一本时,天完全黑了,我的手指已经僵硬得不听使唤。但一想到,未来的某一位幸运儿读者,恰好买到有签名的书,在塑封的书里,能翻到作者亲笔的签名和祝福,这份小小的“惊喜”,或许能给他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我又觉得,这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双喜临门,新书首发

我们签完名后,腰酸背痛手抽筋,感觉身体被掏空,正准备返程时,接到了张编辑的一个电话。这个电话,像一剂强心针,瞬间让我们满血复活。

“梁老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电话那头,张编辑的语气很是兴奋,“刚得到最新统计结果,因为上一本《收获,不止Oracle》的成功,您现在这本新书,在京东、当当网的预售效果非常好,已经被平台当成重点图书来推荐了!”

我和弟弟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疲惫的眼中,看到了瞬间被点燃的光芒。

“还有第二个好消息!”张老师继续说道,“我们社里刚刚开了会,一致决定,在《收获,不止Oracle》的基础上,为您出第二版,把Oracle新版本的新特性加上,您看如何?”

我们知道,“2版”和“第2次印刷”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只是简单的重复印刷,而前者,则意味着全新的出版号、全新的合同、全新的生命力。这表示,出版社要再出一本我的新书!

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就在电话里,无比开心地答应了下来,并当场和弟弟设计了新的封面(后续这本书也得以顺利出版,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带着这份“双喜临门”的巨大鼓舞,几天后,我们迎来了《收获,不止SQL优化》新书的首次发布会。我站在台上,面对着众多热情的读者和媒体朋友,分享着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思想,永远比技术更为重要。

当我讲完,台下掌声雷动。那一刻,之前所有的辛苦、所有的付出,都化作了巨大的、温暖的成就感,将我紧紧包围。

3. 石破天惊,AI叩问

分享过后,是现场的提问环节。起初,气氛非常热烈,读者们提出的,都是基于我的分享及网上试阅读章节的“深度思考”。

有读者问:“梁老师,您提到敢于质疑,手起刀落。我们平时工作中,也怀疑过一些老代码没用,但根本没人敢动。您当时是怎么说服业务和项目负责人,让他们同意您‘砍掉’那条运行多年的‘功勋SQL’的?”

还有读者问:“您一直在强调‘思想比功能更重要’,我们非常认同。但对于我们这些经验还不够丰富的工程师来说,怎么才能培养出您那种跳出技术本身、敢于质疑一切的‘批判性思维’呢?这感觉太难了!”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在我的“射程范围”之内,我结合具体的案例,一一进行了解答,现场仿佛成了一场大型的技术解惑会。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主持人正准备结束提问时,我看到后排,有一位看起来很沉稳的中年朋友,从一开始就举着手,一直耐心地等待着。我示意主持人,把最后一个提问的机会,留给他。

他站起来,接过话筒,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直接提问。他先是微笑着,表达了对我新书的喜爱,然后,他话锋一转,用一种非常平静,却又极具穿透力的语气,问道:“梁老师,您这本书,可以说是SQL优化领域的‘屠龙之技’。但我想问的是,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数据库的发展会何去何从?数据库从业人员的工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AI会不会让您这本书,变得毫无用处?”

最后一句话,带着一丝善意的调侃,逗得全场都笑了起来。但这句玩笑,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我的思绪。

4. 道无止境,智者思存

我示意大家安静,认真地回答道:“这位朋友的问题,非常好,也非常深刻。关于未来,我只有一些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首先,我认为,数据库操作一定会从复杂化走向‘傻瓜化’,数据的处理,也一定会从被动走向主动,甚至‘智能化’。未来,数据库从业人员要做的事会越来越多,从管理、开发到数据治理,但整体工作,却可能比现在更轻松。”

“至于这本书未来还有没有用,我的答案是——既没用,又有用。”

看着台下疑惑不解的眼神,我继续解释道:“说它‘没用’,是因为,我相信,一个足够聪明的AI,完全可以深度学习并掌握这本书里所有的方法论,甚至比人类做得更好。到那时,我们确实不再需要手动去遵循这些法则。”

“但说它‘有用’,也有两点。第一,在AI能做到那一步之前,这本书,会是AI极好的学习素材。第二,也是更重要的,这本书里强调的、那些基于业务层面的‘减法’优化思想——比如‘这SQL,真的要执行吗?’——这种需要对商业逻辑进行深刻理解和大胆判断的能力,是AI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替代的。”

我的回答,再次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发布会比预想的要成功很多。但在回酒店的路上,我却陷入了更深的思索。我不知道,我刚才在台上那番充满信心的回答,是否真的能实现。

虽然AlphaGo已经击败了人类顶尖棋手李世石,但我深知,那并非是机器真正理解了围棋的玄妙,它更多的是基于海量数据的深度学习,在无数种可能性中,计算出那个获胜概率最高的“最优解”,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概率输出”。

而我所说的,是AI要真正“读懂”人类语言逻辑中的上下文和潜台词,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做出创造性的判断。这两者之间,还隔着一道巨大的、名为“语义理解”的鸿沟。而彼时的AI,甚至连通顺地翻译一篇文章都还很吃力。

但我坚信,这一天,不会太远。

未完待续…

系列回顾

“大白话人工智能” 系列
“数据库拍案惊奇” 系列
“世事洞明皆学问” 系列

http://www.dtcms.com/a/306818.html

相关文章:

  • C++中sizeof运算符全面详解和代码示例
  • 15.网络编程:让程序学会上网
  • 【读书笔记】设计数据密集型应用 DDIA 第二章
  • RPA软件推荐:提升企业自动化效率
  • 无线土壤水分传感器的结构组成及工作特点
  • Vue 3 入门教程 3- 响应式系统
  • Qt知识点3『自定义属性的样式表失败问题』
  • 飞算JavaAI自动设计表结构:重塑数据库开发新范式
  • 土木工程相关优化的C++实践
  • 《Spring Security源码深度剖析:Filter链与权限控制模型》
  • GitHub 上 Star 数量前 8 的开源 MCP 项目
  • <RT1176系列13>LWIP概念介绍
  • CSS 常用属性汇总
  • Thales靶场通关攻略
  • 【25-cv-08323】Keith携Olha Moroz13张版权画发案!
  • JAVAEE--4.多线程案例
  • Kettle 开源ETL数据迁移工具从入门到实战
  • 【swoole Windows 开发(swoole-cli 开发 hyperf)】
  • SpringBoot升级2.5.3 2.6.8
  • 原生C++实现信号与槽机制:原理详解
  • 【案例教程】基于python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图像分类、定量评估及机器学习方法应用
  • 自定义Linux登录前的欢迎信息
  • 无人机入门--个人笔记
  • Set集合
  • Windows管理用户脚本
  •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原理解析与案例
  • 【硬件】Verilog相关
  • 高程DEM文件下载
  • 开发避坑短篇(9):解决升级Vue3后slot attributes废弃警告
  • 电子电气架构 --- 区域架构让未来汽车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