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逻辑回归、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XGBoost的广告点击预测模型的研究实现
文章目录
- ==有需要本项目的代码或文档以及全部资源,或者部署调试可以私信博主==
-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 二、数据概览与预处理
- 2.1 数据导入与初步分析
- 2.2 缺失值与重复值处理
- 2.3 目标变量分布
- 三、探索性数据分析(EDA)
- 3.1 数值变量分布
- 3.2 类别变量分布
- 3.3 特征关系分析
- 3.4 高级可视化分析
- 四、特征工程与数据准备
- 4.1 特征提取与转换
- 4.2 数据集拆分与标准化
- 五、模型训练与评估
- 5.1 模型训练与预测流程
- 5.2 评估指标与可视化
- 5.3 模型保存
- 六、模型推理与实战应用
- 七、总结与展望
- 7.1 项目成果总结
- 7.2 项目亮点
- 7.3 后续优化方向
- 每文一语
有需要本项目的代码或文档以及全部资源,或者部署调试可以私信博主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随着在线广告的普及,如何精准地判断用户是否可能点击广告成为数字营销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用户的日常行为、人口属性和上网习惯,我们可以利用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广告的点击率,进而优化广告投放策略,提高转化率和广告效益。
本项目旨在基于一份包含10000条用户行为记录的数据集,构建多个分类模型,预测用户是否会点击广告。通过数据探索、特征工程、模型训练和评估,我们希望选出性能最佳的模型并用于后续实际推理。
二、数据概览与预处理
2.1 数据导入与初步分析
原始数据位于 CSV 文件中,共包含以下特征字段:
Daily Time Spent on Site
:每日在网站上停留时间Age
:用户年龄Area Income
:所在地区收入水平Daily Internet Usage
:每日互联网使用时间Ad Topic Line
、City
、Country
:文本类信息Timestamp
:用户活动的时间戳Gender
:性别Clicked on Ad
:目标变量(是否点击广告)
通过 df.info()
和 df.describe()
等函数,我们对数据结构和变量范围有了初步了解。
2.2 缺失值与重复值处理
为保证数据质量,我们进行了以下清洗步骤:
- 使用
dropna()
删除所有缺失值记录; - 使用
drop_duplicates()
去除重复记录。
2.3 目标变量分布
通过柱状图和饼状图分析发现,点击广告(1)和未点击广告(0)的数量基本持平,表明数据集是平衡数据集,无需进一步处理不均衡问题。
三、探索性数据分析(EDA)
我们对多个特征进行了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以更好地理解它们与广告点击行为的关系。
3.1 数值变量分布
通过直方图观察可知:
- 大多数用户在网站停留时间在32到55分钟之间;
- 年龄主要集中在27到40岁之间;
- 日常互联网使用时间多为180~240分钟;
- 地区收入大致分布在30000~80000之间。
3.2 类别变量分布
- 性别分布:男女用户数量大致相等;
- 国家分布:国家类别众多,但前几个国家的数据量明显较高;
- 性别与点击的关系:男性点击广告的比例略高于女性。
3.3 特征关系分析
使用散点图和相关性热力图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
Age
和Daily Time Spent on Site
与是否点击广告存在显著模式;Daily Internet Usage
与广告点击呈负相关;- 特征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总体不高,适合用于机器学习模型。
3.4 高级可视化分析
我们还使用 Plotly 绘制了多个交互式箱型图,进一步观察数值型特征和目标变量之间的关系:
- 花更多时间在网站上的用户更可能点击广告;
- 年龄在40岁上下的用户点击广告的概率高于年轻用户;
- 高收入用户点击广告的倾向略低。
四、特征工程与数据准备
4.1 特征提取与转换
- 从
Timestamp
中提取Hour
、DayOfWeek
和Month
; - 将
Gender
映射为 0(Male)和 1(Female); - 删除冗余或无关列如
Ad Topic Line
、City
、Country
和原始Timestamp
。
4.2 数据集拆分与标准化
使用 train_test_split()
将数据按7:3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由于逻辑回归模型对特征尺度敏感,我们使用 StandardScaler
对数值特征进行标准化处理并保存了标准化器以供后续使用。
五、模型训练与评估
本项目采用以下四种主流分类模型进行建模:
- 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 梯度提升树(Gradient Boosting)
- XGBoost 分类器
5.1 模型训练与预测流程
对于逻辑回归,我们使用标准化后的数据,其余模型使用原始特征值。训练完成后,每个模型都输出了预测类别和预测概率。
5.2 评估指标与可视化
我们采用多种评价指标进行模型评估:
- Accuracy(准确率)
- Precision(精确率)
- Recall(召回率)
- F1 Score
- AUC(ROC曲线下面积)
此外,我们还绘制了:
- ROC曲线用于比较分类性能;
- 混淆矩阵直观展示各类预测的准确性;
- 柱状图对比各模型在5项指标上的得分。
5.3 模型保存
使用 joblib
将每个模型保存为 .pkl
文件,便于后续推理使用。
六、模型推理与实战应用
我们通过以下步骤完成模型预测流程:
-
加载指定的模型(如 Logistic Regression)和标准化器;
-
构建输入样本,例如:
{'Daily Time Spent on Site': [60.0],'Age': [35],'Area Income': [60000],'Daily Internet Usage': [200.0],'Gender': [1],'Hour': [14],'DayOfWeek': [2],'Month': [4] }
-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如使用逻辑回归);
-
进行预测并输出类别与点击概率。
例如某个预测结果为:
- 预测类别:1(点击广告)
- 预测概率:0.85
说明该用户点击广告的可能性为85%。
七、总结与展望
7.1 项目成果总结
- 构建了从数据探索到模型推理的完整机器学习流程;
- 成功训练并评估了四个分类模型;
- 选出了表现最佳的模型(如XGBoost在AUC上表现最优);
- 实现了可复用的模型预测接口。
7.2 项目亮点
- 使用多种可视化手段深入理解特征与目标之间的关系;
- 采用交叉验证和多指标综合评估模型效果;
- 完善的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流程提高了模型鲁棒性;
- 提供了模型保存与加载接口,具备实际应用潜力。
7.3 后续优化方向
- 可引入更多行为数据或用户画像提升模型表现;
- 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如多层感知机)进一步优化;
- 实现线上API接口进行实时广告点击预测;
- 增加模型调参流程(如GridSearchCV)提升精度。
广告点击预测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典型的二分类任务,具备数据清晰、目标明确、应用场景广泛的特征。通过本项目,不仅提升了我们对数据建模全过程的理解,也为未来在数字广告、精准营销等领域的实战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每文一语
要有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