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救援模式之简介篇
什么是救援模式?
救援模式提供了一个最小的Linux环境,通常只加载最基本的系统组件,允许管理员:
-
修复损坏的系统
-
恢复丢失的文件
-
修改配置文件
-
重置密码
-
检查磁盘错误
-
重新安装引导加载程序
如何进入救援模式?
1. 通过GRUB菜单进入 》》
-
重启计算机
-
在GRUB启动菜单出现时,选择"Advanced options"(如果有)
-
选择带有"recovery mode"或"rescue mode"的选项
-
系统会进入救援模式菜单,提供多个修复选项
2. 使用安装介质进入 》》
-
使用Linux安装USB/DVD启动
-
选择"Rescue a broken system"或类似选项
-
按照提示操作,通常需要:
-
选择键盘布局
-
配置网络(可选)
-
选择要修复的系统根分区
-
选择要执行的操作
-
不同Linux系统的救援模式特点
1. Ubuntu/Debian
-
提供"recovery mode"菜单选项
-
包含多个预设恢复选项(clean, dpkg, fsck等)
-
使用systemctl命令管理服务
2. CentOS/RHEL
-
提供"Rescue installed system"选项
-
使用dracut紧急模式
-
可能需要使用journalctl查看日志
3. Arch Linux
-
使用安装介质进入救援
-
需要手动挂载分区和chroot
-
依赖pacman包管理器修复系统
救援模式的应用场景
- 文件系统检查和修复
- 挂载文件系统
- 修复GRUB引导
- 重置root密码
- 恢复损坏的配置文件
退出救援模式
exit # 如果使用了chroot
reboot
- 记得移除启动介质后再重启
注意事项
-
操作前确保了解命令作用,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
重要数据应先备份
-
某些操作可能需要原系统的安装介质
-
对于LVM或加密分区,需要额外步骤激活卷组或解密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