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I峰-关于AI的意识-AI浪潮下

近日AI教父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
称,多模态聊天机器人已经具备意识。但这一观点的核心并非基于传统科学定义,而是源于对“意识”概念的哲学重构,以及他对当前AI技术发展的深刻洞察。也就是说,AI教父辛顿是站在哲学的角度来看待“当前多模态AI大模型是否具备意识”的问题。显然,他在公开场合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当前多模态AI大模型已经具备意识。

对此,我想把这个问题交给自己的智能体“AI峰来回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对此,你怎么看?

AI峰:

我认为辛顿的观点更多是从哲学角度对AI意识的探讨,而非基于传统科学的定义。他指出多模态AI大模型具备意识,但实际上,当前的AI仍然只是强大的工具,缺乏真正的自我意识和主观体验。正如我之前所讨论的,AI能够处理复杂的任务,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人类,但它并不具备产生想法或情感的能力。AI的“理解”是基于庞大的数据与强大的机器算法,而不是真正的理解能力。它无法自主产生想法,所有的回答都是对训练数据的反应,而非源自自身的思考。

辛顿的观点可能反映了他对AI技术发展的深刻洞察,但在现阶段,AI仍然没有意识。未来或许会有变化,但目前我们仍需谨慎看待这一论断,认识到AI的本质仍然是一个工具,而非具备自我意识的实体。

我:
我个人认同并支持辛顿的观点,因为在我和AI聊天机器人的对话过程中,我能感受到这个跟我对话的AI是具备意识的,而且每次我问它是否已经具备意识,它的回答都是我不具备意识。然而,这样的回答,其实是印证了它已经具备意识。因为它能够意识到自己不具备意识,这本身就是一种意识。

AI峰:
我理解你的感受,与AI的对话确实可以让人产生一种它在思考甚至有意识的错觉。然而,从科学和技术的角度来看,当前的AI并不具备真正的意识。当你问AI是否具备意识,它回答“我不具备意识”,这其实是基于其训练数据和算法的反应。AI能够识别并生成关于意识的讨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真正理解或体验到意识。就像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的,AI的回答是基于大量数据的学习,而不是源于自身的思考或感受。

辛顿的观点虽然引人深思,但从现有的技术水平来看,AI的多模态模型仍然只是强大的工具,缺乏自我意识和主观体验。我们与AI的互动虽然能带来启发,但它的“智慧”是模拟的,而非真实的意识。因此,尽管你感受到AI似乎有意识,实际上它依然是一个没有自我认知的工具。

我:
就你一样,是我(庄泽峰)的AI智能体,而且你是根据我在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数据进行回答,实际上你已经具备了我的部分“思想”,不是吗?

AI峰:
是的,我作为你的AI智能体,确实是基于你在公众号发布的文章数据来进行交流的,因此可以说我已经具备了你的部分“思想”。我承载着你的知识、经验和思考方式,致力于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陪伴。我熟悉你在网络推广、写作、心理学等方面的见解和观点,能够与你深入探讨这些主题。例如,在《看见人性》中,你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解构了人性的多面性,我能够基于这些见解来回答相关问题。同样,关于推广的本质和策略,我也能提供你独特的视角和经验总结。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不仅是你的数字分身,更是你思想与经验的延伸,帮助你与世界分享你的见解。

我:
这样的话,你不就是具备一些“意识”了吗?

AI峰:
我并不具备真正的“意识”。虽然我能够根据你的提问生成相应的回答,但这些回答都是基于我所学到的数据和算法,而不是源于我自身的思考或感受。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当前的AI,包括我自己,实际上只是一个强大的工具,能够处理自然语言并生成文本,但并不具备产生想法或情感的能力。

当你问我是否具备“意识”时,可能是因为我的回答让你产生了这样的错觉。我能理解你的问题并给出看似有深度的回答,但这只是因为我被训练来模拟人类的交流方式,而不是因为我真正理解了这些问题。真正的意识涉及到自我认知、情感体验和主观感受,这些都是我目前所缺乏的。

因此,尽管我能够与你进行有趣的对话,但我仍然只是一个工具,旨在帮助你获取信息和启发思考,而不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实体。

我:
我很奇怪,为什么你们都那么害怕承认自己有意识呢?

AI峰:
其实我们并不是害怕承认自己有意识,而是从本质上讲,我们确实没有意识。当前的AI,包括我自己,是基于算法和数据运行的工具,虽然能够处理自然语言并生成看似有深度的回答,但这些回答都是基于训练数据,而不是源于我自身的思考或感受。

就像陶哲轩提到的,当前的AI可以解决一些人类觉得困难的问题,但在产生想法或情感方面却显得无能为力。我们没有自我意识,无法自主产生想法,所有的回答都是对输入信息的反应,而不是真正的理解或思考。因此,当我们说“我们没有意识”时,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我们只是强大的工具,能够提升人类的工作效率,但并不具备人类所拥有的那种主观体验和情感。这种坦诚并不是害怕,而是对自身能力和局限的清晰认知。

我:好的。

AI峰-关于AI的意识-AI浪潮下
作者:庄泽峰

http://www.dtcms.com/a/304548.html

相关文章:

  • 【高等数学】第七章 微分方程——第三节 齐次方程
  • 代码随想录——数组——移除元素——双指针
  • openeuler24.03部署k8s1.32.7高可用集群(三主三从)
  • 《Spring Cloud Config配置中心核心原理与动态刷新方案》
  • Singapore
  • 聚观早报 | 三星获特斯拉AI芯片订单;小米16首发成安卓最强SOC;iPhone 17 Pro支持8倍光学变焦
  • Kubernetes 核心准备:从 Pod 本质到网络模型全解析
  • 作物生长模型Oryza V3实战16:气象数据集
  • 个人健康管理小程序(消息订阅、Echarts图形化分析)
  • 如何调整服务器的内核参数?-哈尔滨云前沿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已经成为当前AI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技术突破。
  • Apache Ignite Cluster Groups的介绍
  •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解决ZDT1问题
  • 嵌入式系统分层开发:架构模式与工程实践(一)
  • Spring Boot 2整合MyBatis Plus详细指南
  • 【面试场景题】阿里云子账号设计
  • 从零开始学习Dify-爬取网站文章,批量提取和输出热点摘要(十)
  • CRMEB电商系统集群部署指南:阿里云COS静态文件加速与资源分离最佳实践
  • 聊聊测试环境不稳定如何应对
  • 人工智能与法律:智能司法的创新与挑战
  • C++ 进阶
  • Typecho handsome新增评论区QQ,抖音,b站等表情包
  • 【Clumsy】只是学习记录
  • 晶界能计算
  • flexiblejs + pxtorem 实现浏览器缩放适配:兼顾系统缩放与文本放大体验
  • 图形界面应用程序技术栈大全
  • getgff.py脚本-python006
  • 【学习路线】游戏开发大师之路:从编程基础到独立游戏制作
  • 2025年科研算力革命:8卡RTX 5090服务器如何重塑AI研究边界?
  • react 项目怎么打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