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三省】(C语言基础)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SDN 时时三省
一个函数可以返回一个整型值、字符值、实型值等,也可以返回指针型的数据,即地址。其概念与以前类似,只是返回的值的类型是指针类型而已。
例如“int * a ( int x,int y );”,a是函数名,调用它以后能得到一个int*型(指向整型数据)的指针,即整型数据的地址。x和y是函数a的形参,为整型。
请注意在“* a”两侧没有括号,在a的两侧分别为*运算符和( )运算符。而( )优先级高干x,因此a先与( )结合,显然这是函数形式。这个函数前面有一个x,表示此函数是指针型函数(函数值是指针)。最前面的int表示返回的指针指向整型变量。
定义返回指针值的函数的原型的一般形式为:
类型名*函数名(参数表列);
使用时要十分小心。通过下面的例子可以初步了解怎样使用返回指针的函数。
例题1:
有a个学生,每个学生有b门课程的成绩。要求在用户输入学生序号以后,能输出该学生的全部成绩。用指针函数来实现。
解题思路:
定义一个二维数组score,用来存放学生成绩(为简便,设学生数a为3,课程数b为4 )。定义一个查询学生成绩的函数search,它是一个返回指针的函数,形参是指向一维数组的指针变量和整型变量n,从主函数将数组名score和要找的学生号k传递给形参。函数的返回值是&score [ k ] [ 0 ](即存放序号为k的学生的序号为0的课程的数组元素的地址)。然后在主函数中输出该生的全部成绩。
编写程序:
运行结果:
程序分析:
函数search定义为指针型函数,它的形参pointer是指向包含4个元素的一维数组的指针变量。pointer +1指向score数组序号为1的行(学生序号是从0号算起的),* ( pointer +1 )指向1行0列元素(对pointer +1加了“*”号后,指针从行控制转化为列控制了)。search函数中的pt是指针变量,它指向float型变量(而不是指向一维数组)。main函数调用search函数,将score数组首行地址传给形参pointer(注意score也是指向行的指针,而不是指向列元素的指针)。k是要查找的学生序号。调用search函数后,main函数得到一个地址& score[k][0](指向第k个学生第0门课程,),赋给p。然后将此学生的4门课程的成绩输出。注意p是指向float型数据的指针变量,* ( p + i )表示该学生第i门课程的成绩。
请注意指针变量p,pt和pointer的区别。如果将search函数中的语句
pt = * ( pointer + n );
改为
pt = ( * pointer + n );
运行结果:得到的不是第1个学生的成绩,而是二维数组中score[0][1]开始的4个元素的值。
例题2:
对例1中的学生,找出其中有不及格的课程的学生及其学生号。
解题思路:
在例1程序基础上修改。main函数不是只调用一次search函数,而是先后调用3次search函数,在search函数中检查3个学生有无不及格的课程,如果有,就返回该学生的0号课程的地址& score [ i ] [ 0 ],否则返回NULL。在main函数中检查返回值,输出有不及格学生4门课的成绩。
编写程序:
运行结果:
程序分析:
函数search的作用是检查一个学生有无不及格的课程。在search函数中的pointer是指向一维数组(有4个元素)的指针变量。pt为指向float型变量的指针变量。从实参传给形参pointer的是score + i,它是score第i行的首地址,
在search函数中,先使pt = NULL(即pt = 0)。用pt作为区分有无不及格课程的标志。若经检查4门课中有不及格的,就使pt指向本行0列元素,即pt = & score[i][0];若无不及格则保持pt的值为NULL。将pt返回main函数。在main函数中,把调用search得到的函数值(指针变量pt的值)赋给p。用if语句判断p是否等于*(score + i),若相等,表示所查的序号为i的学生有不及格课程( p的值为* ( score + i ),即p指向i行0列元素),就输出该学生(有不及格课程的学生)4门课成绩。若无不及格,p的值是NULL,不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