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读书笔记(黄帝内经)

1、《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
2、很多名医大家,如华佗、孙思邈张仲景、刘完素、朱丹溪、李时珍等人,都是在《黄帝内经》的帮助下,创立了各自的医学健康体系的。
3、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超过了百岁,但行动没有衰老的迹象:现在的人,年龄刚过五十,而动作就显得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的不同呢,还是今天的人们不懂得养生之道呢?
4、上古时代的人,大多懂得养生之道,能够取法于阴阳变化的规律而起居生活,并加以适应和调和,饮食有节制,作息有一定的规律,既不过度操劳,又不会过度行房事,所以形体和精神都很旺盛,能够协调统一,就能够活到人类自然寿命的期限,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同了,他们把酒当成水,豪饮而没有节制,把不正常的生活习惯当作常态,醉酒后还勉强行房事,纵情声色,以致精气衰绝,真气耗散,不知道保持精气的强盛,不善于调养精神,一味追求感官快乐,起居作息没有规律,所以龄刚过五十就衰老了。
5、上古时期,人们心志清净安闲,清心寡欲,心境平和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但不感到疲倦,体内真气和顺,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希望和要求。人们不管吃什么食物都感觉甜美,随便穿什么衣服也都感到舒服,喜爱社会的风俗习惯,无论社会地位是高还是低互相之间都不会羡墓和嫉妒,人们日渐变得自然朴实。所以,任何不正当的嗜好都不会干扰他们的视听,任何淫乱邪侈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性。不管是愚笨的还是聪明的、贤明的还是不贤明的,都不会因为外界事物的变化而费心忧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
6、女子到了七岁,肾气就开始旺盛,乳齿更换,头发生长。十四岁时,能够促进生殖机能的天癸开始成燕,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就具备了生育能力。二士一岁时,肾气平和充盈,智齿生出,身高长到最高点。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这时身体最强壮。三十五岁时,阳明经脉的气血逐渐衰竭,面容开始枯稿,头发也开始脱落。四十二岁时,三阳经脉的气血开始衰退,面容枯稿,头发逐渐变白。到了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衰弱,太冲脉的气血也逐渐衰弱,天癸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就丧失了生育能力。
7、男子到了八岁,肾气充实,头发开始生长,乳齿更换。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癸开始成熟,精气充盈而能外泄,如果男女交合,就可以生育子女。二十四岁时,肾气平和充盈,筋骨强健有力,智齿长出,身高也长到了最高点。三十二岁时,筋骨粗壮,肌肉充实。四十岁时肾气衰弱,开始脱发,牙齿也开始干枯。四十八岁时,人体上部的阳明经气逐渐衰竭,面部憔悴,两鬓开始变白。五十六岁时,肝气衰弱,筋脉迟滞,手脚运动不能灵活自如。六十四岁时,天癸枯竭,精气减少,肾脏衰弱,牙齿和头发脱落,形体和神气都非常衰弱。肾脏是用来调节水液的,它接受并储藏其他脏腑的精气,因此五脏功能旺盛,肾脏才能向外排泄精气。男子年老以后,五脏功能都已衰退,筋骨衰疲无力,天癸枯竭,所以发鬓斑白,身体沉重,脚步不稳,不能再生儿育女。
8、只有圣人能顺应自然的变化,注重养生之道,所以身体就不会患严重的疾病。
9、被称为“圣人”的人,他们平和地安居天地之间,顺从八风的活动规律,使自己的爱好与世俗社会的习惯相适应,没有恼怒埋怨的情绪。行为不背离世俗的一般准则,但举止也不受制于世俗的规矩。在外不使身体因为事务而疲劳,在内不使思想背负过重的负担以安逸、快乐、愉快为目的,以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他们的形体不容易衰惫,精神不容易耗损,寿命也可达到百岁左右。
10、食物经过生化而成为精,精气化后用来充养形体。如果饮食不节制,就会损害形体,气偏盛,也会损伤精。精血充足又能够化生为气,五味太过又能够伤害气。(吃的,营养物质,精神状态都会互相影响)

11、过食酸味,会使肝气集聚而亢盛,脾气就会衰竭;过食咸味,会使骨骼损伤,肌肉短缩、心气就会抑郁;过食甜味,会使心气满闷,气逆作嘴,面色发黑,肾气就会失去平衡;过食苦味,会使脾气过燥而濡滞,胃气就会薄弱;过食辛味,会使筋脉败坏,发生弛纵,精神就会受损。因此应该谨慎地调和五味。
12、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界气候状态,既是维持生命的基础,也可能在异常时转化为致病因素称为六邪。(这里的气指气候)
13、风邪,比较常见于春季,但是一年四季都可能会发病,主要是指风寒、风热、风湿而引起的疾病,使患者出现出汗、恶风、头痛、面部浮肿等相关的症状。体内风邪偏盛、形体就会动摇、颤抖,手足痉挛;热邪偏盛,肌肉就会出现红肿;邪偏盛津液就会出现干枯;湿邪偏盛,就会出现泄泻。
14、寒邪,多发病于冬季,分为内寒和外寒,外寒是指外界的寒气侵犯人体而形成的疾病,内寒是指人体的机能衰退,因为阳气不足而引起的疾病。
15、暑邪,主要发病于夏末秋初,分为伤暑和中暑。暑邪的特点是炎热并夹杂湿性黏滞的特点,所以是看作湿热相兼的病邪。
16、湿邪,容易出现头身沉重、四肢疲倦、关节肌肉疼痛,有的还会出现胸闷不舒、胃脘、胃部胀痛、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状。
17、燥邪,常发病于干燥的秋季,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口鼻干燥、干咳少痰等症状。热邪,容易出现发热、红肿、便秘、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烦躁、舌苔发黄、口渴、喜欢冷食的症状。
18、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就是息息相通的,这是生命的根本。如果经常违背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邪气就会伤害人体。
19、人处于自然,应与周围环境相适应,融为一体,使身体随机而动,协调发展,以避免六邪: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热邪。
20、心,是生命的根本,是精神意识存在的地方,其荣华表现于面部,所充养的组织在血脉。肺是气的根本,是魄所蓄藏的地方,其荣华表现在毫毛,所充养的组织在皮肤。肾主蛰伏,是封藏经气的根本是精气存在的地方,其荣华表现在头发,所充养的组织在骨。肝是耐受疲劳的根本,是魂的寄居之地,其容华表现在爪甲,所充养的组织在筋,可以生养血气。脾是水谷所藏的根本,为营气存留之地,其荣华在口唇四旁的白肉,所充养的组织在肌肉。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叫作器,能吸收水谷的精微,排出糟粕,管理饮食五味的转化、吸收和排泄。

21、人之情绪,人之思想,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应让自己处于平和安然的状态,不受外界影响。
22、过度地恐惧、惊骇、忧愁、思虑,就会损伤心神,损伤心神就会恐惧,使阴精流失不止。如果悲哀过度,就会伤及内脏,导致元气耗竭而死亡。喜乐如果过度,就会使神气涣散而不能归藏于心。忧愁如果过度,就会使气机闭塞不通。盛怒的人,会神智昏迷而失去
常态。恐惧的人,会神气消散流荡而无法收敛。
23、与万物一同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循环中运动发展。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律就会损坏人体的本元,使身体受到伤害。
24、身体如同一台机器,也有其寿命,要运作也需要休息,还需要保养和维修。不能过度消耗身体,方能延长寿命而不易衰老,累了困了,身体不适等,就应该休息。
25、中医调理思路:1、祛邪为主:根据邪气性质选择治法,如散寒、清热、祛湿。2、扶正固本:通过补气、滋阴等增强正气,减少邪气侵袭。3、调整环境:避免长期处于潮湿、高温等环境,顺应四时养生。
26、黄帝内经,准确的说是一种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
25、人是没有病的,免疫系统会自我修复,然过度消耗身体,不知调和,或感六邪而致病,病初或小病只需调理即可,若不管不顾形成大病,则为时晚矣。

http://www.dtcms.com/a/297026.html

相关文章:

  • Lua(迭代器)
  • 基于深度学习的胸部 X 光图像肺炎分类系统(二)
  • 实战演练11:生成式对话机器人(Bloom)
  • 硅基计划3.0 学习总结 叁 栈和队列 初版
  • 贪心算法Day6学习心得
  • 硬件基础 -- PLL锁相环
  • 从模型选型到实践的全景指南
  • 基于arduino uno r3主控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2
  • PCL 间接平差拟合球
  • 跨境支付入门~国际支付结算(电商篇)
  • 用Python玩转数据:Pandas库实战指南(二)
  • AudioLLM 开源项目了解学习
  • 【0基础PS】PS(Photoshop)与Ai( Illustrator )等相似软件区别
  • Java并发编程第八篇(CountDownLatch组件分析)
  • 在线工具+网页平台来学习和操作Python与Excel相关技能
  • 「Linux命令基础」查看用户和用户组状态
  • 基于arduino uno r3主控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1
  • MySQL八股篇
  • Task 02: 深入理解MARL
  • WPF基础内容记录
  • RPG65. 制作死亡画面(一):制作ui
  • OSPF路由协议(单区域)
  • 解决 SQL 错误 [1055]:深入理解 only_full_group_by 模式下的查询规范
  • ddos 放在多个云主机,同时运行
  • 计算机网络知识点总结 (1)
  • Web前端:JavaScript indexOf()方法
  • 腾势N9再进化:智能加buff,豪华更对味
  • 无线通信资源分配相关算法
  • ESP32-S3学习笔记<6>:ADC的应用
  • AI助力 三步实现电子发票发票号码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