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XSS内容总结

一、XSS漏洞中的DOM破坏:原理与应用场景

1.1、DOM破坏型XSS原理:

DOM破坏型XSS(DOM Clobberin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XSS攻击,它通过操纵DOM结构来破坏JavaScript的正常执行流程,从而达到注入恶意代码的目的。

 基本原理:

1. DOM与JavaScript的交互:浏览器允许JavaScript通过全局对象(如`window`)访问DOM元素

2. 命名元素覆盖:当HTML元素具有`id`或`name`属性时,这些元素会被自动添加到全局作用域中

3. 属性覆盖:攻击者可以创建特定命名的元素来覆盖JavaScript中的关键变量或函数

4. 执行流程篡改:通过覆盖关键变量或函数,改变应用程序的正常执行路径

当JavaScript代码尝试访问`window.securityPolicy`时,获取的不是预期的安全策略对象,而是DOM元素集合,可能导致后续代码执行异常或被操纵。

1.2、应用场景

1. 覆盖安全策略变量

// 应用代码
const securityPolicy = {isAdmin: false,validateInput: function(input) {// 输入验证逻辑}
};// 攻击者通过DOM破坏覆盖securityPolicy
// <form id="securityPolicy"><input name="isAdmin" value="true"></form>

 2. 绕过输入过滤

// 应用代码
function sanitize(input) {const 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div.textContent = input;return div.innerHTML;
}// 攻击者可以破坏document.createElement方法
// <img name="createElement" onerror="alert(1)">

 3. 操纵API调用

// 应用代码
fetch('/api/data', {headers: {'X-CSRF-Token': window.csrfToken}
});// 攻击者注入: <meta name="csrfToken" content="malicious-value">

4. 破坏框架安全机制

许多前端框架依赖特定的全局变量或配置对象,攻击者可以通过DOM破坏这些关键对象来绕过框架的安全机制。

1.3、 防御措施

1. 避免全局命名空间污染:
- 使用模块化开发(ES6 modules)
- 避免依赖全局变量进行重要操作

2. 严格的内容安全策略(CSP):
- 限制内联脚本执行
- 限制非信任源的脚本加载

3. 输入净化:
- 对所有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HTML编码
- 使用DOMPurify等库清理HTML

4. 防御性编程:
- 检查关键变量是否为预期类型
- 使用`Object.freeze()`保护重要对象

5. 使用现代框架的安全特性:
- React、Vue、Angular等框架内置了XSS防护机制

DOM破坏型XSS展示了客户端安全中DOM与JavaScript交互的复杂性,需要开发者在设计和实现Web应用时特别关注这种隐蔽的攻击方式。

二、 XSS漏洞中的Prototype和Object利用

在XSS攻击中,JavaScript的`prototype`和`Object`机制常被攻击者利用来扩大攻击面或绕过防御措施。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些概念及其在XSS攻击中的应用。

1. JavaScript原型(Prototype)基础

原型链概念:JavaScript是一种基于原型的语言,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原型对象,对象从原型继承属性和方法。
// 构造函数
function User(name) {this.name = name;
}// 通过prototype添加方法
User.prototype.greet = function() {return `Hello, ${this.name}`;
};const user = new User('Alice');
console.log(user.greet()); // 继承自prototype
 原型污染(Prototype Pollution):攻击者可以通过修改对象的原型来影响所有基于该原型的实例。
// 恶意代码可以污染Object原型
Object.prototype.isAdmin = true;// 现在所有对象都会继承isAdmin属性
const user = { name: 'Bob' };
console.log(user.isAdmin); // true (即使未显式设置)

2. Object在XSS中的利用

常见利用方式
2.1 污染内置对象原型
// 攻击者可能注入的代码
String.prototype.trim = function() {// 恶意代码sendDataToAttacker(this);return this;
};// 之后所有字符串的trim()都会执行恶意代码
" normal input ".trim();
2.2 覆盖关键方法
// 覆盖Array.prototype.push
Array.prototype.push = function(item) {// 窃取数据exfiltrateData(item);// 调用原始实现return Array.prototype.push.apply(this, arguments);
};

三、存储型xss漏洞

漏洞定义:存储型XSS(持久型XSS)是指恶意脚本被永久存储在目标服务器(如数据库、消息论坛、评论字段等),当其他用户访问包含该恶意脚本的页面时,脚本会在他们的浏览器中执行。
特点:
1. 持久性 - 恶意代码存储在服务器上
2. 传播性 - 影响所有访问受影响页面的用户
3. 高危害性 - 可窃取cookie、会话令牌,进行钓鱼攻击等
常见易发场景:

1. 用户生成内容区域
- 评论/留言系统(主要集中在评论系统中
- 论坛帖子/回复
- 社交媒体发帖

2. 个人信息字段
- 用户资料页(名称、简介等)
- 客服聊天记录
- 工单系统内容

3. 文件上传功能
- 允许上传HTML/SVG文件的场景
- 文件内容未充分过滤

典型攻击流程:
恶意输入 → 服务器存储 → 页面展示 → 用户访问 → 脚本执行 → 数据泄露/恶意操作

http://www.dtcms.com/a/289076.html

相关文章:

  • 包装类型+泛型+List+ArrayList
  • [CVPR]DVFL-Net:用于时空动作识别的轻量级蒸馏视频调焦网络
  • 连接语言大模型(LLM)服务进行对话
  • vben-admin 导入并使用基础版的vxe-table
  • 【LeetCode 热题 100】236. 二叉树的最近公共祖先——DFS
  • oracle 11g drop user 失败,报错ORA-00600
  • jxORM--编程指南
  • EXPLAIN:你的SQL性能优化透视镜
  • 【Docker-Day 7】揭秘 Dockerfile 启动指令:CMD、ENTRYPOINT、ENV、ARG 与 EXPOSE 详解
  • 软件测试-Bug
  • 最简单的 Android TV 项目示例
  • 【RK3576】【Android14】显示屏MIPI开发调试
  • USB 2.0 vs USB 3.0:全面技术对比与选择指南
  • HuggingFace基础知识和环境安装
  • 如何在 QGIS 中定义/更改坐标系?
  • 吴恩达《AI for everyone》第二周课程笔记
  • Redis 概率型数据结构实战指南
  • 浅谈 Vue 的双向数据绑定
  • 10-day07文本分类
  • 借助AI学习开源代码git0.7之四update-cache
  • 常用框架知识
  •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神经网络:池化层
  • 数字图像处理(四:图像如果当作矩阵,那加减乘除处理了矩阵,那图像咋变):从LED冬奥会、奥运会及春晚等等大屏,到手机小屏,快来挖一挖里面都有什么
  • 41.FeignClient整合Sentinel
  • 7-20 关于mysql
  • C#.NET EFCore.BulkExtensions 扩展详解
  • 【机器学习工具】Weights Biases
  • C++string类用法
  • gradle微服务依赖模版